作者| 高凌朗
編輯| 汪戈伐
7月7日,華銀電力第四次封上漲停板。這個曾經在A股市場默默無聞的電力公司,突然成了資金追逐的熱門標的。從7月1日開始的四個交易日里,華銀電力錄得三個漲停,股價從年初至今累計上漲112.94%。
當天A股整體表現平淡,滬指僅微漲0.02%,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0.7%和1.21%。但電力板塊走出獨立行情,韶能股份連續兩日漲停,華電遼能、豫能控股、深南電A、樂山電力等十余只電力股封漲停板。主力資金向電力設備和公用事業板塊分別凈流入超過40億元。
這輪電力股上漲的直接原因是,全國大范圍高溫天氣推動用電需求激增。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創歷史新高,達到14.65億千瓦,比6月底增加約2億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
中國氣象局預警,7月4日至10日期間,黃淮、江漢、江南等地將持續高溫,部分地區氣溫可能創歷史同期新高。
華銀電力的漲幅在電力股中最為突出,從4月8日的3元多開始,到7月4日收盤的6.09元,三個月內股價幾乎翻倍。但這家公司的基本面改善程度是否足以支撐如此漲幅,市場存在分歧。
7月4日晚間,華銀電力就曾主動發布風險提示,稱公司股票市盈率為負277.06倍,顯著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提醒投資者注意交易風險。
華銀電力全稱為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電力生產與銷售為核心業務的綜合能源企業,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控股股東為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今年來,華銀電力業績改善的幅度確實驚人。公司7月3日公告稱,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8億至2.2億元,同比增長3600.70%至4423.07%。對比2024年同期僅486.4萬元的凈利潤,這個增長幅度堪稱爆發式。
我們認為,這種業績反轉建立在三個基礎之上。首先是發電量大幅增加。2025年1-5月,湖南省火電發電量增長12.3%,華銀電力同期增幅達到25.4%,遠超省內平均水平。
光是今年5月,華銀電力發電量69.8億千瓦時,占全省火電總量的63%,同比增長26.7%。作為湖南省裝機規模最大的發電企業,華銀電力在用電高峰期獲得了更多發電機會。
其次是燃料成本顯著下降,2025年以來煤價快速回落,5500大卡煤價降至700元/噸以下,市場煤價甚至跌破年度長協價。
這么一來,華銀電力一季度發電標煤單價同比下降54.08元/噸,每度電的燃料成本直接減少。一季度公司毛利率提升至11.12%,比2024年全年的4.99%大幅改善;凈利率從2024年全年的負1.23%轉為正3.53%。
第三就是新能源投資開始產生收益。華銀電力今年在清潔能源領域投資密集,3月投資15.57億元建設280兆瓦光伏項目,6月投資13.98億元啟動230兆瓦風電和光伏項目。公司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已超過30%,這些項目既增加了發電量,也符合國家"雙碳"政策方向。
財務數據證實了這種改善趨勢,2025年一季度,華銀電力實現凈利潤7567萬元,同比增長894.61%;經營活動現金流17.66億元,同比增長148.71%。這是公司多年來首次在一季度實現如此規模的盈利。
但需要注意的是,華銀電力此次業績大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極低的基數效應。2023年公司虧損1.87億元,2024年虧損1.13億元,2025年只要實現盈利就算大幅改善。而且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未披露營收情況和扣非凈利潤,盈利的可持續性仍需觀察。
盡管華銀電力交出了漂亮的半年報預告,但支撐股價繼續上漲的基礎并不牢固。公司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而目前的高估值已經透支了大部分利好預期。
從估值角度看,華銀電力當前總市值123.7億元。按照電力板塊18.4倍的平均市盈率計算,公司全年凈利潤需要達到6.72億元才能與行業估值匹配。但考慮到公司的歷史表現和經營環境,實現這一盈利水平的難度很大。
華銀電力長期虧損的根本原因是地理位置劣勢。湖南省不產煤,火電燃料完全依賴外地供應,且缺乏水運條件,運輸成本高于沿海地區。同時,華中地區豐水期水電大量供應,壓制火電價格。這種"高成本、低電價"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
財務負擔過重是另一個制約因素,華銀電力一季度資產負債率93.07%,遠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比同在湖南的長源電力高出近30個百分點。高負債率不僅增加財務費用,也限制了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能力。
從歷史表現看,華銀電力確實是A股市場的"虧損專業戶"。2013年至今的12年中,公司有11年處于虧損狀態。按扣非凈利潤計算,公司已連續虧損8年,2017年至2024年累計扣非凈虧損52.51億元。
事實上,市場炒作痕跡也相當明顯。今年以來,華銀電力的龍虎榜上頻繁出現知名游資席位輪番操作。此前公司總市值不到60億元,一季度末基金持股比例僅0.24%,為游資拉升提供了便利。
更值得關注的是,盡管今年電力行業迎來機構密集調研,已有27家電力公司接受機構調研,但華銀電力至今無一家機構前往調研。這從側面反映了專業投資者對公司基本面持續改善能力的謹慎態度。
對于華銀電力的13萬股東而言,在享受股價上漲收益的同時,需要理性評估風險。公司雖然實現了業績改善,但能否維持這種增長勢頭仍存變數。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