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有記者提問,國際輿論關注中國外長近日正在歐洲進行訪問,認為此訪正值中歐經貿關系出現緊張之際,歐方人士近期就雙邊關系中的一些問題表達了關切。發言人能否介紹訪問有關情況?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外長在布魯塞爾會見了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并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第十三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還同比利時首相德韋弗、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雷沃分別會見、會談。
特朗普(資料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在布魯塞爾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第十三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即將舉行的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備受矚目。50年來,中歐關系歷經風風雨雨,邁過溝溝坎坎,只有全面回顧走過的路,才能正確把握前行方向。中歐關系發展歷程表明,雙方關系的定位是伙伴而不是對手,合作是主基調和壓艙石,雙方應在這一框架下通過溝通妥處分歧。
相比之下,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上任后,美歐關系直線下降,特朗普的高額關稅也導致美歐經貿往來困難,再加上距離特朗普設定的“關稅大限”已時日無多,歐盟甚至坦言根本不可能與美國達成協議,撐死也就是“原則性”一致。所以看到中歐關系穩中有進的美媒,自然要找點所謂“負面消息”大肆報道,替特朗普政府操控輿論。實際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對彭博社報道的所謂“中國取消中歐領導人峰會第2天的議程”作出解釋。可見,無論議程有任何更改,那都是中歐雙方共同商定的。
正如中國外長對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所說的話,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和兩大經濟體,中歐堅持對話合作,陣營對立就難以形成;中歐選擇開放共贏,經濟全球化潮流就不會逆轉;中歐攜手踐行多邊主義,世界就亂不到哪兒去。針對歐盟的顧慮,中國外長的講話更是一針見血。他對歐盟外長卡拉斯直言,中歐關系的定位是伙伴不是對手,因為雙方不存在根本利害沖突,卻有著廣泛共同利益,中國不是美國,不應該用美國走過的路鏡像中國。
特朗普(資料圖)
目前,美國的關稅大棒,正在歐盟頭上揮舞,跟中國沒有關系。而歐盟不想著反思自己,看清美國的丑陋面目,一些政客反而一再將矛頭對準中國,這顯然是不應該的。就像中國外長所說的那樣,歐盟的挑戰,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是來自中國。恰恰相反的是,只要歐盟能夠堅定的和中國加強合作,那么他們面臨的一些挑戰,反而能夠通過這種合作,不斷被化解。歐盟方面如果認不清這一點,只會將他們自己不斷推向深淵。
從數據上看,美國GDP穩居全球之首,但中歐加起來已經超過美國,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高達920億美元,中歐班列年運輸量160萬標箱支撐著亞歐大陸的供應鏈。因此中歐聯手是最佳出路,足以撼動美國經濟霸凌。若歐盟依然固守成見,會將自己一步步推入死角。當今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秩序重新洗牌,特朗普則是“加速劑”。中國已經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可歐盟經濟、軍事沒一項立得起來的,之前俄烏談判被踢下桌的情景歷歷在目,眼下關稅戰若再輸了,歐盟就只能上菜單了。
特朗普(資料圖)
事實已經證明,美國人是最靠不住的,特朗普政府悍然威脅對歐盟加征50%關稅、脅迫歐洲削減對華貿易、在慕尼黑公開羞辱歐洲領導人、強行要求歐洲盟友將GDP的5%用于購買美國武器,并通過系統性定向補貼掏空歐洲產業根基。一旦歐盟連這種堪稱“喪權辱國”的條件都可以答應下來,那特朗普一定會想要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