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都說民國愛情十有九悲,張靈甫和王玉齡的感情便是如此,作為國軍一員悍將,他懷揣著復雜的心情奔赴了解放戰爭的前線,最終被包圍死于孟良崮戰役中。
而此時他和自己的第四任妻子王玉齡結婚還不到兩年,甚至還沒能見一眼自己的親生兒子,而對于王玉齡來說“丈夫戰死,幼子在腹”這樣的情節卻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
19歲失去了丈夫,獨自帶著年幼的孩子生活,一生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盡管如此她卻決定終生不再改嫁,將孩子撫育成人,他們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
王玉齡并不是張靈甫的原配夫人,他的一生經歷了四次婚姻,在1923年他與原配夫人邢鳳英結為了夫妻,因為兩人是包辦婚姻,所以并沒有太多的感情基礎。
在成婚后不久,張靈甫就因為想要加入黃埔軍校從而離開了家,自此之后邢鳳英就鮮少能夠見到張靈甫,久而久之,兩人的婚姻生活也就變成了“空殼”。
雖說沒有正式離婚,但邢鳳英也是一直獨守空房,唯一能夠安慰她的就是公婆對她的喜歡,因此邢鳳英一直都在老家侍奉公婆。
張靈甫經歷了第一段婚姻的不美滿之后也希望能夠找到一位自己非常中意的女生,終于在1933年認識了吳海蘭。
這張照片就是張靈甫作為國民黨74師將領時所拍攝的,能夠看到照片中的他容貌氣質都非常不錯,雖說出生于陜西,但張靈甫的五官卻非常深邃精致。
在王玉齡的回憶中也稱張靈甫非常帥氣,哪怕是兒子都沒能完美繼承到父親的優異身高和容貌,張靈甫身高1.89米,長相又非常出眾,因此非常討女孩子喜歡。
這也是為何早期吳海蘭經過朋友介紹與張靈甫相識后也決定和他結為夫妻的原因,1933年兩人成婚,次年女兒張清芳就出世了。
不過這段婚姻卻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在成婚的第三年,張靈甫不知因何緣故將妻子吳海蘭直接槍殺,這件事還導致他入獄十年。
不僅如此,張清芳也因為母親離世后無人照料,只得被原配夫人邢鳳英接回老家撫育,張靈甫雖說入獄,但卻因戰爭的緣故而恢復了自由之身,后來又再次投進了戰爭當中。
而對于張清芳,不知是對吳海蘭心中有怨還是其他緣故,張靈甫也從不過問,邢鳳英就一邊照顧公婆,一邊撫育丈夫和別的女人生下的孩子。
張靈甫的第三任妻子名叫高艷玉,他在恢復自由之身后與其相識并結為了夫妻,不過婚后感情也并不好,最終這段婚姻也以失敗告終。
照片中這位身穿貂毛的女子就是王玉齡,她也是張靈甫最后一任妻子,她與張靈甫的出生有所不同,王玉齡出生于富庶的家庭,因此身上也總有一股端莊、優雅的氣息。
這張照片拍攝于70年代,此時王玉齡帶著兒子前往了美國,雖說生活非常窘迫,但是她仍然不忘裝扮自己,淡雅的旗袍搭配上簡單的發飾,清新又優雅。
不僅如此,在美國期間她還一直保持著半工半讀的生活,一邊提升自己,一邊撫育她與張靈甫的孩子。
王玉齡從小就生活在錦衣玉食中,就連長沙營盤街的舊屋都是一棟三層樓的獨立洋房,并且她的祖上還曾是貴州總兵,由此可見,王玉齡的家境的確非常殷實。
然而隨著戰亂的來臨,她也不得不跟隨父母一起搬離了故鄉,直到八年以后才重新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鄉,也正是這一次歸鄉她遇見了足以驚艷自己一生的愛人張靈甫。
那時張靈甫正在陸軍大學深造,因為王玉齡在長沙的名氣非常大,所以他也決定前去一睹王玉齡的風姿。
在遇見王玉齡之前,張靈甫都以為他和其他追求者一樣,會看中他的樣貌和身份,只可惜這一次卻是張靈甫有些“自作多情”了。
兩人在理發店相遇,張靈甫就直勾勾的盯著王玉齡瞧,但王玉齡卻并沒有沉淪在他的帥氣容貌中,而是認為這樣的“審視”非常不禮貌,甚至有些“戲謔”。
從小就被家人保護和珍視的王玉齡自然不會慣著張靈甫這個行為,當即就回了一個白眼,也正因如此張靈甫發現了她的特別,并被她深深的吸引。
后來張靈甫就決定要追求這個“與眾不同”的姑娘,多次相邀她一同游玩,在兩人單獨的相處中,王玉齡也發現了張靈甫的優點,并深深地被他所吸引。
不過在兩人成婚的道路上卻有兩次“意外”,也差點因此錯過彼此,或許是“天命良緣”,兩人才順利結為了夫妻。
起初王玉玲一直以為張靈甫是“跛腿將軍”,并直言稱如若真是,哪怕自己再喜歡他恐怕也不會嫁給他,但她不知道的是,張靈甫的確右腿膝蓋受過傷,但好在后來治好了。
因此并不影響走路,而第二個“意外”就是王玉齡的母親不同意兩人的婚事,雖說那時張靈甫身份地位都非常高,可作為母親,面對沒有“保媒”的婚姻總是有些不太放心的。
張靈甫得知這一情況以后,當即就找到了薛岳,希望他能充當“保媒人”,這也是基于當時薛岳的身份,他正時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有了他的“擔保”,王母也就放心將女兒嫁給了張靈甫。
在結婚當天兩人也十分匆忙,因為此時張靈甫接到了前往南京的調令,只能匆忙辦一個簡單的婚禮。
在王玉齡晚年的回憶中還笑稱自己那天穿的鞋都不合腳大了一碼,丈夫張靈甫身上的西裝都是借來臨時穿一穿的,在別人洞房花燭時,他們卻在前往南京的火車上。
這張照片就是張靈甫和王玉齡結婚時所拍攝的,盡管匆忙,可兩人容貌氣質都非常不錯,妥妥的“郎才女貌”。
張靈甫和王玉齡的婚姻生活并沒有甜蜜多久,國共矛盾雖然隨著《雙十協定》的簽訂得到了短暫的緩解,但最終卻隨著解放戰爭的打響而被終結。
1946年蔣介石單方面撕毀了《雙十協定》發動了全國內戰,作為國軍悍將的張靈甫也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妻子奔赴戰場。
盡管張靈甫的作戰策略非常驍勇可他最終卻難抵解放軍的實力,在1947年5月16日,華東野戰軍向張靈甫的部隊發起了總攻,最終他難敵解放軍,國軍的“王牌”主力部隊全部被殲滅。
張靈甫殞命于山洞中,而在他離世時孩子還未出生,直到幾個月后,此時孩子剛剛滿月不久張靈甫的部下才將他離世的消息告知給了王玉齡。
這張照片就是王玉齡和孩子在一起拍攝的照片,此時張靈甫已經離世,王玉齡生完孩子還處于恢復階段,面對丈夫的離世,心中悲痛卻也不得不收拾好心緒。
因為現如今她早已不是孤身一人,她還有孩子,哪怕心中想要隨著丈夫一同離去可也要考慮到年幼的孩子。
在這張照片中王玉齡的雙眸是暗淡且悲傷的,可盡管如此在孩子面前她卻盡力表現出自己的堅強,令人想不到的是,如此堅強的她此時也才年僅19歲。
從那之后王玉齡就獨自帶著孩子生活,在她的照料下,孩子也一直茁壯成長,這張照片拍攝于張靈甫離世的一年后。
此時雖說王玉齡臉上有著淡淡的笑意,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內心的傷痛和思念從未散去,或許你都難以想象,王玉齡經歷了怎樣的苦楚。
在蔣介石敗退臺灣后,她的生活也一落千丈,沒有了政府的補貼,每月只能領取到撫恤的幾十斤米,維持生活都非常勉強。
無奈之下她只能選擇前往美國尋求一線生機,在美國一邊打工,一邊提升自己,還要照顧孩子的起居生活。
“絕境逢生”對于王玉齡來說是不得已的“下策”,在美國的日子王玉齡可謂是咬緊牙關在艱難度日,可正是她的堅毅讓她在1953年順利考取到了美國紐約大學財會專業。
并在畢業后一直在美國航空公司工作直至退休,而她的努力和剛毅也被周總理發現,在1973年王玉齡就接到了周總理的親自邀請。
并為她開放了簽證特權,可以在大陸來去自由,而在當時除了王玉齡以外也只有楊振寧擁有這份殊榮,不僅如此周總理還認可了張靈甫的能力,表示曾經是想要將他爭取過來,只可惜沒能成功。
周總理的這一席話也無疑是給王玉齡吃了一顆定心丸,因此在次年她就決定回到國內,這張照片就是王玉齡歸國時所拍攝的,就連鄧穎超都親自去接見她,由此可見她的國家對她的尊重。
雖說父親曾是國民黨將軍,但他的孩子在王玉玲的教導下也懂得何為是非真理,因此張道宇在長大后也選擇歸國生活,在上海定居。
2005年,母子二人接到了粟剛兵的邀請前往了孟良崮,雖說粟裕曾是張靈甫的“對手”,但兩人卻也只是因為政局不同,作為將領,生死早已由不得自己。
因此王玉齡也放下了心中的成見和芥蒂,和兒子張道宇一起前往了丈夫戰死的地方,在碑文前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曾驚艷過自己人生歲月的人,終其一生都難以忘懷,晚年的王玉齡也一直保留著張靈甫的照片,甚至每日都會擦拭干凈。
曾經與丈夫生活在一起的點滴時光都成為了王玉玲前行的動力,那些珍藏于心中的美好記憶也成為了她此生都難以割舍的寶貴財富。
參考資料:
人民網——張靈甫遺孀王玉齡亂世佳人的愛情傳奇 《 環球人物 》(2008年第14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