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14個國家加征關稅,居然特意把中國排除在外。
對于日本的態度尤為嚴苛,原來的關稅是24%,如今硬生生漲到25%。
作者-楊 編輯-楊
特朗普這招“加稅狂魔”可以這么總結:誰跟我不對勁,關稅就狠狠貼臉。
同時順便還展示了他自己對日本的“鐵血態度”,他把日本與其他國家區分開來,
就好像是想告訴日本:“你們不該在對美國的貿易上占便宜?!?/strong>
這種操作,大家多少已經習以為常,不就是特朗普風格么?
問題是,這次他主動下了道總統令,我們中國竟然被排除在外了。
特朗普不僅僅是在打擊日本,他還對韓國、馬來西亞等國的稅率都在逐步提高,關稅達到了驚人的40%。
這些舉措看似是特朗普想通過“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方式,讓其他國家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低頭妥協。
特朗普簽署總統令,延長了“對等關稅”的暫緩期,直至8月1日,意味著,中國并未被納入他宣布的加稅名單
而特朗普則明確表示,他會繼續專注于其他14個國家,這無疑是想為自己與中國的貿易談判留出空間,給自己留下談判的余地。
這也表明了一個重要的信號:特朗普并不想和中國對立太久,甚至有些“心虛”了。媒體披露,他計劃在秋季訪問中國。
為什么要親自去?或許是想親自觀察一下中國的態度,看看中國市場是否能夠“妥協”。畢竟,中國市場對美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朗普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中,明顯露出了“如意算盤”。他想通過與其他國家的“拉鋸戰”,讓中國感受到更多的壓力。
特別是,他希望通過這些國與國之間的博弈,迫使中國做出更多讓步,最終在與中國的談判桌上占得上風。
就像他以往的做法一樣,他總是喜歡采取“零和游戲”策略,一方贏,另一方輸。和中國的談判,顯然也是如此。
根據當前的局勢來看,日內瓦和倫敦的談判成果已經逐漸浮出水面,與中國的關稅談判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
特朗普也意識到,中國經濟的強勁反彈,讓他在談判中并沒有那么大的話語權。
畢竟我們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市場對于美國而言,至關重要。
雖然特朗普在公開場合上不斷喊話對中國強硬,但其背后的動作卻常常充滿了復雜的政治算計。
特朗普為何會選擇“排除”中國,專注與其他14國的談判呢?他想必會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其他國家會因為經濟壓力而妥協,于是決定暫時放緩與中國的談判,集中精力在與其他國家的博弈上。
而他的最終目標,還是在于加大對中國的壓力,在條件更加有利時,再一次將中國推上談判桌,逼迫中國做出更多讓步。當然其他國家的情況也不容忽視。比如,老撾、印尼、日本等國,已經陷入了無法退讓的困境。
在經濟困局的壓迫下,這些國家的立場變得更加堅定,幾乎不可能在短期內達成妥協。特朗普自然知道,單純依靠對這些國家的加稅并不能改變什么,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隨著美國經濟的萎縮和貿易赤字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美國未來經濟的走向表示擔憂。這種做法是否能夠幫助美國經濟復蘇,恐怕連特朗普自己都沒有足夠的信心。
美國的盟友也并未完全站在特朗普的一邊,尤其是歐洲國家,
他們對特朗普的一些決策持批評態度,
認為其孤立主義的政策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帶來長期的不良影響。
各國紛紛開始重新評估與美國的經濟關系,甚至在某些方面采取了反制措施。
美國無論是與14個國家的談判,還是與中國的博弈,
他的最終目標都是想通過貿易戰的方式逼迫對方讓步。
只不過,這樣的方式是否真的能夠最終獲得美國的勝利,依然充滿了不確定性。
參考信源
特朗普對日韓等14國加稅,最高40%。2025-07-08 09:34·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