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消息,美國眾議院近日全票通過所謂“臺灣地區非歧視法案”,要求美政府支持中國臺灣地區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舉行的布雷頓森林國際會議上成立,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截至2024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共有191個成員國。而該組織《章程》明確規定,僅主權國家才具備成員資格。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3日的記者會上明確指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地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地區沒有任何根據、理由或權利參加聯合國及其他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我們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停止推進有關法案,停止借臺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停止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中國臺灣地區士兵(資料圖)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也強調,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美國國會一些議員重炒涉臺廢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我們堅決反對。必須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只有主權國家才有資格參加。臺灣地區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無權參加。從美國國內立法程序來看,一項議案即使在眾議院通過,仍需參議院審議并由總統簽署才能正式生效。
有分析認為,美國政客此舉更多是在為中美之間可能出現的更深層次戰略博弈預作鋪墊。最近一段時間,中美在經貿等議題上博弈加劇,美國有意通過主動設置議題、打出“臺灣地區牌”,來為未來的戰略拉鋸提前布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地區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楠指出,從本質上看,這不過是美國政客又一次借所謂“臺灣問題”、插手臺海事務的明目張膽的操作。他們打著“公平對待”的幌子,實則還是在打“臺灣地區牌”,搞“政治牌桌”的老把戲。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盡管這項法案在現實中難以落地,但其“示范效應”不能低估。美國在IMF擁有最大的出資比例和話語權,如果它在臺灣問題上帶頭松動立場,極有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錯誤示范,引發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誤讀,制造不必要的國際雜音,甚至可能演變成對現有共識的逆流。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孤立事件。在一個月前,美國眾議院就曾以全票通過的方式強行推出兩項涉臺法案——“臺灣地區保證實施法案”與“臺灣地區國際團結法案”。
在中美之間,“臺灣地區”這張牌似乎成了美國政客最樂于掏出的底牌,不是因為它真能改變局勢,而是它最能制造“噪音”。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國對外交往的紅線,任何外部勢力都無權染指。中國不可能拿臺灣問題與他國交換利益,也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作任何妥協。如果美方在臺灣問題上繼續越線、不斷加碼,我們勢必會在其他領域采取有力反制。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當前,民進黨當局正面臨內部治理困境,執政壓力上升,急需外部支持來穩住局勢。美方此舉無異于給民進黨當局“撐腰打氣”,但這種干涉行為終將破壞臺海穩定,也只會加劇中美關系的緊張。歷史早已證明,靠編造謊言、制造對立換取政治利益的做法注定不會得逞,祖國的統一進程勢不可擋。任何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行為,都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