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今日開放,五千余件展品沉浸式展現抗戰史

0
分享至

7月8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對公眾恢復開放,經過改陳升級的《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同步與公眾見面。地上地下兩個展廳,1.22萬平方米的展陳面積,超5000件展品,展出照片1525張、文物3237件,多維度展示偉大抗戰歷史和偉大抗戰精神。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媒體參觀《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近8個月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展覽面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羅存康介紹,去年10月份閉館以來,近8個月時間內,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實現了改擴建。原有67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擴增為1.22萬平方米,由原來的一個地上展廳增加為地上地下兩個展廳,陳列內容更加豐富。“此次展陳我們花了一年多時間籌備,今年4月份正式開始布展,花了三個月時間全面完成改陳工作。”

克服交叉施工的種種困難,羅存康表示,希望為社會各界推出一個高質量展覽,與世界上其他二戰類博物館的功能、作用更加一致。“特別是要通過我們的展覽,向世界人民介紹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中國人民不但為了自己而戰,而且是為了人類的和平而戰。我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同時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展出一級文物115件/套

“展覽展出照片1525張、文物3237件/套,其中一級文物有115件/套,新增文物、檔案400余件/套,向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國家博物館、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建川博物館、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等全國50余家博物館和私人藏家借展珍貴文物,在國內革命類展覽中屬于前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李志東說。

羅存康介紹,展覽共分為八個部分,主要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率先高舉武裝抗日旗幟和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東北抗日武裝斗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敵后戰場、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中國積極倡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中國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等抗戰歷史,同時展示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

“展覽注重將1931年至1945年14年的抗戰歷史貫通呈現,全面展示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的雄壯史詩。”羅存康說。

他表示,展覽注重突出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著力展現中國共產黨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凸顯中國抗戰的東方主戰場地位,著力展現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重大貢獻。此外,注重講好抗戰故事,深挖細節,以物證史,多維度展示偉大抗戰歷史和偉大抗戰精神。


展覽特別設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深切緬懷抗戰英烈”專區。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展示“勞工血淚史”、日本細菌戰證物

步入展廳,沿著歷史發展的脈絡,在一件件實物、影像中,配合展廳色彩色調、燈光的變化,觀眾能夠感受到由暗到明、由苦難到輝煌、由悲愴走向勝利的情感氛圍。

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狼牙山五壯士之一宋學義使用過的腰卡,重溫五名戰士的英勇事跡。1941年,日軍重兵圍攻易縣狼牙山地區。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第1團第7連第6班5人為掩護主力部隊轉移,將日軍誘向狼牙山主峰棋盤陀,激戰終日,造成敵人重大傷亡。在子彈耗盡的情況下,5名戰士誓死不屈,毅然砸毀武器,跳下懸崖。班長馬寶玉、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壯烈犧牲。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因被掛于樹上才得以脫險。五壯士的壯舉,表現了八路軍戰士崇高的民族氣節。

國家一級文物、張自忠初葬處石碑,上有“張上將軍初葬處”幾個字,背后有一段抗戰往事。1940年,抗日名將張自忠在襄陽與日軍戰斗中,不幸犧牲。在他犧牲后,日軍被他的英勇頑強震撼,鄭重裝殮他的遺體,葬在湖北襄陽縣內一處山坡上。第33集團軍派兵將張自忠遺體搶運出戰場,中國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后在其原安葬地立了一塊石碑。

廣受關注的“里斯本丸號”故事也在展覽中體現,觀眾可以看到“里斯本丸號”的黑白影像。據介紹,1942年10月,日軍征用“里斯本丸”號客貨船押運1800多名英軍戰俘從中國香港前往日本,途經浙江舟山東極島時被美軍潛艇誤判后擊中。日軍為防止戰俘逃跑而釘死艙門,企圖將他們永遠埋葬于這片海底。中國漁民冒死營救了384名英軍戰俘,并為他們提供食物、衣物和庇護所。中國漁民營救英軍戰俘的感人事跡,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盟友并肩作戰、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見證,也是兩國人民結下深厚情誼的歷史佳話。

侵華戰爭中,日本帝國主義滅絕人性、喪心病狂,對中國人民進行駭人聽聞的屠殺、迫害、奴役和摧殘,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最殘暴、最丑陋的黑暗一頁。展覽展出吉林省檔案館保存的《郵政檢閱月報(二月)》,其中一封日軍信件摘抄記錄了日軍在掃蕩一個村落時,所有男子被殺,小孩被扔進火中,共殺死150人。信中寫道:“一想到這是敵國的孩子,他們長大了就不得了,于是一狠心將其扔到火中。”


展覽展出日軍殘害婦女兒童的歷史資料以及對幸存慰安婦的采訪影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南京大屠殺、“勞工血淚史”、日本實施細菌戰的證物等讓人觸目驚心。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由于日本勞動力缺乏,日本政府強征中國勞工政策出籠。日本從中國向其國內輸入中國勞工,共169批,人數達38935人,赴日本35家企業的135個作業場所從事無償繁重的非人苦役,造成眾多中國勞工死傷。

陳焜旺將保存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整整7箱、120袋,包含日本35家企業的124個作業場的373份報告和日本外務省報告書及附屬檔案32份,共405份日本奴役中國赴日勞工原始檔案轉贈抗戰館。日本這一侵華罪行最終大白于天下。展覽中,滿墻的中國赴日勞工檔案,控訴著日本政府對中國人民的壓迫。

在日本實施細菌戰部分,展示了日軍細菌部隊分布圖、第731部隊細菌實驗主要類型表,以及日軍實施凍傷實驗、進行活體解剖的圖像等,日軍細菌部隊制服、第731部隊培養細菌的燒瓶、第731部隊用于活體解剖的醫用掛架等實物,更是顯示了日軍罄竹難書的累累罪行。

揭秘

展覽7大亮點,集中展出高質量抗戰文物

數量如此多、質量如此高的抗戰文物、資料等能夠集中展出,背后是長達十年的努力。

李志東介紹,2015年以后,結合新時代文物征集和利用保護的新形勢,抗戰館通過加強社會捐贈、國際交流、革命后代介紹、收藏家增購等方式,征集了大量文物。“比較典型的是七七事變中第一位報道盧溝橋事變的中國記者方大曾在上海《世界知識》雜志發表的《盧溝橋戰記》,反映正面戰場中國空軍第8大隊隊員祁心誠搏擊藍天、英勇對敵作戰93次的飛行記錄簿,反映國際援華的美軍駝峰航線C-87型運輸機殘骸,1932年愛國紳士于登云為捐助東北抗日義勇軍被日憲兵逮捕后寫給其子于渤的遺書等。”

  • 多件文物、檔案在抗戰館首次亮相

如,盧溝橋事變中犧牲的第一位中共地下黨員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證書;1936年8月11日偽滿濱江省警務廳給偽民政部警務司關于趙一曼的報告;關東軍殘忍殺害楊靖宇后在他的頭顱前的合影;彭雪楓贈送給抗大四分校學員馮健的鋼筆;《論持久戰》日文版;1938年10月向宗圣到延安后寫給父親和哥哥的家信;渤海軍區回民支隊領導人劉震寰繳獲的日軍皮靴、冬帽;參加江陰對日作戰的中國海軍平海艦副艦長葉可鈺的陸海空軍獎章、指北針等相關文物。

  • 文物包含紙質、金屬、木質等多材質

展出的文物具有紡織、皮革、瓷器、玻璃等多種材質,增加了展覽的可看性,更加鮮活生動地展現抗戰歷史。如體現中國共產黨戰略戰術的相關檔案書籍、反映百團大戰激烈場景的相關武器裝備、反映大生產運動轟轟烈烈開展的紡車布匹、反映日軍暴行的各種罪證檔案和生化武器等。

  • 創新文物展陳形式

李志東表示,除巧妙運用大型文物、雕塑、油畫豐富展覽內容外,也積極配合有關場景進行文物的選擇和運用。其中,既有場景式文物陳列,如地道戰景觀處展出的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的鎬;中共七大會場景觀處展出的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作的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的多種版本、七大投票箱;國際援華“駝峰航線”景觀處展示的美國援華空軍C-87型運輸機上的氧氣瓶等。又有矩陣式文物陳列,如多種版本的《論持久戰》;日本外務省整理的中國赴日勞工檔案;一、二、三級獨立自由勛章等。

此外,圍繞重點、亮點文物量身定制的高標準展柜、展臺、掛龕等展示道具,展示文物細節和歷史信息,體現以文物為中心,突出展陳與文物保護并重的理念。


多媒體展示“地道戰”場景。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 突出互動性打造沉浸式體驗

以實物展品和場景展示相結合,以靜態陳列和動態演繹相結合,突出互動性,增強參與感,打造沉浸式參觀體驗,是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

據介紹,展覽依據歷史照片、山川地理、遺址遺跡,提取代表性元素和標志性內容,運用文物、圖片、圖表、視頻等元素,對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戰役戰斗等進行場景化復原和情景化展示,營造現場感、代入感。例如,第一部分東北抗聯戰斗場景采用模擬雪景、白樺、松林等再現東北抗聯艱苦斗爭環境;第二部分七七事變場景運用視頻、醒獅、彈坑、《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造型等,反映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突出展示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危亡之際的引領作用。


展廳為抗戰歌曲設置了互動播放裝置。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 重點文物立體展示,強化組合敘事

展覽將文物與特定的歷史場景和故事情節相結合,采用島臺式中心展柜、半開放式展柜、互動式展柜、情景式展柜等,使文物展示更加動態、富有層次感。如島臺式展示李少言版畫、緬北滇西反攻作戰文物、獨立自由勛章和抗戰紀念章,半開放式展示蘇式高射炮、南京受降桌椅,定向音箱點播收聽義勇軍進行曲等抗戰歌曲,集中展示八路軍華北反“掃蕩”檔案,抽拉式展示日本強擄勞工檔案和華僑抗戰檔案,聽筒式收聽羅斯福對日宣戰錄音。

  • 運用契合主題的油畫、國畫、雕塑等藝術品

通過這些藝術品,提升展覽藝術張力,強化主題敘事理念,增強展覽的藝術水準和感染力。部分作品不僅為展覽增添藝術氛圍和審美價值,也彌補了史料的不足,補充反映展覽內容,如浮雕《一二九運動》、雕塑《我要去延安》、大型組雕《根據地軍民》等。

  • 通過小切口講述大歷史

通過新解密檔案、新征集文物等反映抗戰英雄、烈士的家國情懷和精神偉力。如吉林省檔案館新近公布的楊靖宇信件,中央檔案館保存的趙一曼檔案,左權家書原件和劉老莊連指導員李云鵬的照片,荷蘭攝影師拍攝的一二九運動珍貴歷史視頻,北京大學學生聲援第29軍抗戰的會議記錄,美國《紐約時報》、蘇聯《真理報》關于七七事變的報道等。

觀展提示

1.實行免費免預約參觀,請持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安檢入館。

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有組織到館參觀,請提前溝通聯系(聯系電話:010-63777088、63777188)。

2.開放時間:9:00-16:30,按規定時間提供定時講解,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重要抗戰紀念日照常開放。)

其中,7月8日、7月9日、7月11日、7月15日至7月18日的每日上午組織專場參觀,不對外開放,每日13:00-16:30對外開放。7月19日至8月31日,實行延時開放服務,開放時間為每日9:00-18:00,17:30停止入館。

3.咨詢電話:010- 63777088、63777188

新京報記者 展圣潔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京報 incentive-icons
新京報
好新聞,無止境
519809文章數 250200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万宁市| 綦江县| 恩施市| 吉木萨尔县| 沂水县| 迁西县| 克东县| 南岸区| 荥经县| 日土县| 陵水| 本溪| 南康市| 巨野县| 清丰县| 日土县| 浏阳市| 武平县| 寿宁县| 余干县| 保康县| 台前县| 阿拉善右旗| 定远县| 宿迁市| 家居| 康乐县| 江安县| 忻城县| 三门峡市| 新郑市| 循化| 辉县市| 广德县| 昌图县| 岐山县| 洪泽县| 策勒县| 鹤峰县| 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