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華彩六盤:寧夏固原文物精品展”開展儀式在上海博物館東館舉行。本次展覽從寧夏固原博物館、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博物館和寧夏固原市彭陽縣博物館、原州區文物管理所甄選了300余件來自寧夏固原地區西周至隋唐時期的文物精品,匯集重要考古新發現和精美館藏文物。其中一級文物61件,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最新考古出土未定級文物25件。通過“鑄禮大原”“胡漢共舞”“原州風華”三個部分,不僅展示出古代固原地區多元文化交融的壯闊圖景,展覽以豐富的文物類型實證了中華文明具有的強大吸引力和突出的包容性特征,展現出一幅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智慧長卷。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本次展覽不僅是東南與西北文化對話的橋梁,更是滬寧文旅合作的嶄新篇章。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廣大觀眾不僅能領略古代固原作為絲路樞紐的壯闊圖景,也能更深刻理解兼收并蓄、開放包容的絲路文化和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歷史,從而深化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認知,增強文化自信,凝聚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磅礴力量。
從禮樂初融到絲路華章,三大篇章演繹多元文化交織
復原西周車
展覽第一部分“鑄禮大原”以固原兩周時期的文物為主,結合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最新考古發現,展現禮樂文明在固原地區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此地的交融與發展。
西周時期,固原是周王朝的戰略要地。孫家莊西周墓地出土的銅簋等器物,證實該地深受西周早期政治文化的浸潤;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姚河塬西周遺址,是目前所見西周最西北封國的都邑城址。姚河塬遺址出土“稼稷”卜骨聞名遐邇,與出土馬車及眾多車飾配件、玉禮器等文物,共同實證了周王朝的禮樂制度在此地的充分發展。
子母豹銅扣飾
春秋至秦漢時期,固原作為西北邊防重鎮,中原文化在此地不斷深化發展,同時融合了以動物紋飾牌、青銅短劍為代表的北方系青銅文化,使該區域呈現出多元文化蓬勃發展的面貌。
秦漢以來,中原制度在此已成氣候,這一時期當地的政治、經濟制度乃至社會風俗都與中原地區同步發展。漢代“朝那”銘文銅鼎見證了當地西漢初年的行政建制;“一刀平五千”銅幣和“貨泉”錢范體現其貨幣制度與中原同步發展。
柱國河西公(李賢)墓銘
李賢墓壁畫—侍女壁畫
展覽第二部分“胡漢共舞”以北周柱國大將軍李賢墓出土文物為主體,展現固原北朝時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繁榮景象。固原是西魏、北周的戰略要地,與中原地區的政治、文化聯系十分緊密。固原又是古代絲綢之路東段上的交通重鎮,在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出土諸多絲路珍品正是中西文明在此地交流融匯的生動縮影。
李賢是北周時期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其墓葬形制及墓志、壁畫等出土文物反映了對傳統漢制葬俗的沿襲。墓葬壁畫在表現方式上采用敦煌壁畫中常見的暈染法;彩繪陶俑群的配置沿襲北魏舊制,其造型又體現出時代特色。
凸釘玻璃碗
鎏金銀壺
玻璃器、金銀器為當時上層社會所喜好。李賢墓出土的凸釘玻璃碗、鎏金銀壺是自西亞、中亞傳入的舶來品,展現出固原作為絲綢之路東段北道重鎮,貿易與文化交流繁榮興盛的史實。李賢墓出土凸釘玻璃碗外壁飾以連續的圓形凸起的凹球面,是典型的薩珊風格玻璃制品。鎏金銀壺承載著希臘故事,裝飾著波斯紋樣,又通過絲路貿易傳入固原地區,將歐亞大陸上的希臘文明、波斯文明和中華文明串聯了起來。
史射勿墓壁畫
金面飾
展覽第三部分以固原隋唐史氏家族墓出土文物為切入點,展現入華粟特人的華夏化進程,充分彰顯出中華文明的強大吸引力和突出的包容性特征。固原地區史氏粟特人家族墓地是國內首次發現的隋唐時期粟特人墓群,出土墓志皆以漢文書寫,墓志四周多裝飾有四神與十二生肖圖像。史射勿墓壁畫人物造型方法為典型的中原式,線條遒勁有力,變化豐富。
入華粟特人面覆金飾、口含金幣的葬俗,又體現出對其部分傳統習俗的保留。金方奇上的狩獵圖像精美絕倫,樂舞綠釉陶扁壺見證了胡人樂舞隨著絲路傳入中原,最終升騰為盛唐氣象的鮮活注腳。這些文物不僅反映了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繁榮,更彰顯了中華文明“和而不同”的深厚底蘊。
開放式布局加特色文創,提升觀眾參展體驗
本次展陳設計充分依托建筑格局打造出一個無柱的展覽空間,構建開放式的空間布局與非線性的參觀動線,融合型、色、視覺單元、場景營造以及多媒體輔助闡釋等多種要素,緊密圍繞展覽主題與敘事內容,將空間敘事進行可視化轉譯。展廳以“三角形”作為核心視覺符號,通過二維與三維的表現手法,使其貫穿始終,隱喻固原在地理、歷史、軍事、貿易、文化交流等諸多方面的重要地位;同時,展覽結合三個部分的 內容,分別選取綠色、黃色、紅色作為各單元主色調,色彩整體典雅明快,與固原在西周、北周、隋唐三個重要時期所呈現出的初步發展、壯大交流以及強盛包容等特點相互呼應。
為全方位提升觀眾在展覽中的體驗感與參與感,寧夏固原文旅企業精心布局,緊密圍繞本次展覽的明星展品、固原傳統非遺技藝以及“紅色、綠色、古色、特色”四色固原等主題,推出近200款文創產品。“上海博物館作為博物館界領航者,擁有著卓越的展覽策劃能力與廣博的文化基礎。”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委書記滑志敏表示,“此次固原文物精品赴上海博物館展出,是兩地交流合作的良好開端。我們以盛會為橋,以文物為媒,愿這些承載著多元文化基因的瑰寶,于黃浦江畔再綻異彩、再述文明,也歡迎大家有機會走進寧夏,感受固原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本次展覽的特色文創涵蓋冰箱貼、毛絨玩具、布包、書簽、掛件配飾、首飾、裝飾擺件、主題郵票等多個品類,以滿足不同觀眾的喜好與需求。展覽同名圖錄亦將同步發售。
展覽自2025年7月9日起向公眾免費開放,將持續至2025年11月17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