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給大陸賞飯吃的”!
在富士康最如日中天之時,面對媒體和公眾,郭臺銘狂妄放言。但7月3日觀察者網援引彭博社爆出猛料:富士康正緊急撤回派駐印度的300多名中國工程師!
這個戲劇性轉折,徹底撕碎了“賞飯論"的最后遮羞布。
撤走中國工程師,富士康“去中化”夢碎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場秘密撤離已持續兩月有余。更耐人尋味的是,撤離行動恰逢富士康在印度南部籌建新iPhone工廠的關鍵期。
具體原因雖然官方三緘其口,但卻暴露了富士康海外擴張的致命短板:若中國工程師撤離,將會導致印度工人培訓體系全面崩塌,生產線效率將會下降30%。
正如《紐約時報》披露,印度工廠至今無法獨立完成屏幕、面容識別等核心組件裝。與此同時,川普威脅對海外iPhone征收25%關稅,讓蘋果的印度戰略陷入兩難。
諷刺的是,郭臺銘曾豪言要“減少對中國依賴”,但現實是,富士康的全球擴張,仍然離不開中國工程師和中國供應鏈!
富士康的海外噩夢:印度工廠變“廢鐵墳場”
細數富士康的發家史,更是離不開中國大陸的紅利。
30年前,富士康不過是個在破產邊緣徘徊的小企業。因近幾十年來享受著大陸給予的稅收減免、低價土地等優惠,成為如今的“代工廠龍頭”。更是憑借中國完善的基建、高效的物流,輕松拿下蘋果訂單。
目前富士康在大陸已有40多個廠區,員工總數超過100萬。2022年,富士康更是登上《財富》榜第20位,實現了全年14900億的營收,與2015年的143億相比,足足翻了100多倍。
然而,郭臺銘卻徹底飄了,將時代機遇當作自身能力,甚至傲慢地認為“大陸離不開富士康”。結果呢?
離開大陸的富士康,讓郭臺銘接連受挫,才開始認識到,中國的得天獨厚,不是隨意一個地方就有的。
此前,郭臺銘緊隨蘋果步伐,斥資數十億美元在印度、越南等地大舉建廠,然而卻被一盆盆冷水澆得清醒。
郭臺銘試圖將大陸的成功模式照搬到海外,卻遭遇了"水土不服"的困境。印度工廠常因斷水斷電被迫停產,越南工人的生產效率僅達國內水平的60%,專業技能的欠缺更讓產品質量難以保障。
當富士康在印度舉步維艱時,中國制造已悄然升級:“蘋果新寵”立訊精密2023年營收破2000億,凈利潤反超富士康;宇樹機器人四足機械狗橫掃歐美,成為全球AI機器人黑馬。
當中國制造從代工走向智造,從跟跑變為領跑,那些把平臺當能力的商人終將被淘汰。正如富士康離職員工所說:"不是大陸需要富士康,而是富士康離不開大陸這片沃土。"
郭臺銘的傲慢,終將被現實碾碎
中國不再只是“世界工廠”,而是“創新中心”,這才是郭臺銘最不愿承認是現實。
也許是為了彌補之前的戰略失誤,去年7月,富士康與河南簽約,宣布投資10億進軍電動車和儲能。但市場并不買賬,股價短期疲軟、市盈率僅為比亞迪的約一半,蘋果訂單也面臨流失。
如今,印度工廠又陷入僵局,撤離中國工程師只是開始。
郭臺銘的“賞飯論”,本質上是誤判了中國制造業的進化速度過去富士康依賴中國的勞動力、政策、供應鏈。現在中國制造已邁向高端,而富士康仍困在低端代工。未來若無法適應中國的新節奏,富士康只會被時代拋棄。
歷史證明真正“賞飯”的,從來不是某個企業家,而是中國這片沃土。
郭臺銘的昔日傲慢,終嘗到了苦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