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大年三十,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83歲的“老戲骨”高明卻經歷了人生最黑暗的時刻——50歲的兒子高亮突發肝病,倒在了年夜飯桌上,搶救無效離世。
兒子走了,他的魂兒也跟著碎了一半。
之后半年,高明幾乎消失在公眾視野,直到最近被網友拍到現身新疆餐廳,滿頭白發、神情恍惚的樣子,直接沖上熱搜第一。
2025年2月11日,農歷大年初二。當千家萬戶仍沉浸在團圓喜慶中時,50歲的演員高亮卻在成都的病房里永遠閉上了眼睛。
除夕夜突發的肝病,讓這位在《打狗棍》《光榮時代》中塑造過經典角色的演員,在萬家燈火中悄然離去。
留給老父親高明的,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徹骨之痛。
高亮走得實在太突然。就在他去世前一周,由他主演的電視劇《駐站》還在熱播。
觀眾們記得劇中那個鐵路警察“大劉”,那句“肩章見證擔當”的臺詞猶在耳邊回響。
沒人想到,這竟成了他的遺作。
更令人心酸的是,當《借命而生》劇組在片尾打出“紀念我們的好兄弟高亮先生”的字幕時,許多觀眾才驚覺——那個在熒幕上生龍活虎的演員已經不在了。
高明如今的沉寂,與他往日的形象判若兩人。
作為國家一級演員,他曾在《孔繁森》《闖關東》等作品中塑造了無數深入人心的角色。
生活中,他總以和藹慈善的形象示人,每次露面都笑意盈盈。而今的沉默背后,是白發人送黑發人的錐心之痛。
“目前我能做的就是陪伴和守護,你們能開心快樂就是我最大的欣慰。”高亮的妻子在社交平臺上這樣寫道。
鏡頭前,她努力維持著這個破碎的家——兩個年幼的女兒需要母親,八旬的公婆更需要支撐。
在曝光的家庭視頻里,她細心照料著公婆用餐,卻掩不住高明眼中深深的空洞。
4月24日深夜,高亮妻子發布了一篇字字泣血的長文。
文中沒有煽情的哭訴,卻讓無數讀者潸然淚下。
她用“舊時光里走出的匠人”形容丈夫,透露高亮把表演視為“生命的修行”,而非謀生手段。
“他拒絕炒作與流量追逐,在片場低頭打磨角色,如同雕刻一塊玉,不爭鋒芒。”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丈夫藝術追求的深刻理解與無限尊重。
最令人心碎的是那句:“多希望你也能‘借命而生’”。
在演藝圈這個名利場里,高亮像是個“老茶壺里的陳年普洱,越品越有味道”。
從話劇舞臺到影視熒屏,他跑了十年龍套,在《男人兵陣》中首次挑大梁飾演普通士兵時,翻閱大量史料,甚至跑到軍營體驗生活。
排戲時他一次次摔在硬邦邦的舞臺上,膝蓋磨破也不喊停。
這種“笨拙”的認真,在當今摳圖就能拿天價片酬的演藝圈里,顯得既奢侈又心酸。
高亮妻子在悼文中點明:“時代配不上你的認真,但幸好,你有配得上自己的驕傲!”
父子間的故事,藏著中國式父子特有的沉默與深情。
高明這位老戲骨對兒子要求嚴苛。
拍攝《打狗棍》時,他曾當著全組人的面訓斥高亮入戲太慢。
兒子一聲不吭,回去連夜修改表演,第二天硬是讓父親挑不出毛病。
高亮離世時,留下的未完成劇本《父子》扉頁上,寫著一行給父親的話:“獻給總說我不夠好的老頭”。
這行字跡潦草卻有力,仿佛主人隨時會回來繼續書寫。
高明如今每日在家中觀看《駐站》,每逢兒子戲份便按下暫停鍵,將短短幾分鐘反復觀看。
那份獨屬于父親的思念與痛悔,全藏在這無聲的重復里。
高亮病逝于除夕夜的悲劇,更添幾分宿命般的哀傷。
當千家萬戶圍坐守歲時,他卻在醫院與死神搏斗。
妻子后來整理遺物時才發現,高亮在除夕夜腹痛難忍時,仍強忍病痛修改《父子》劇本,還特意叮囑別讓父親知道病情。
如今在北京的同一個小區,同一層樓里,高明夫婦與兒媳、孫女依然住著互為鄰居的房子。
只是那個曾經穿梭于兩家之間的身影,再也不會出現了。
83歲的高明坐在餐桌前,碗里堆滿了兒媳夾的菜。他機械地咀嚼著,嘗不出滋味,卻咽下了整個春天最深的痛。
高明低頭吃飯的樣子,像一座沉默的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