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國安曾經分享過一件趣事,陳曉旭和畢彥君離婚后,作為兩人好友的他曾經試圖撮合他們破鏡重圓,結果好心辦壞事,兩頭不討好。
一跟陳曉旭提到畢彥君說他的好話,本來還熱情洋溢的陳曉旭就立馬拉下臉不再說話,另一邊的畢彥君更是直截了當地說沒有復合的可能,還直言鮑國安不了解陳曉旭的性格。
陳曉旭和畢彥君原本是一對金童玉女,年少相知相伴,然而步入婚姻殿堂才3年就感情破裂分道揚鑣,離婚后更是閉口不提對方。
兩人之間經歷了什么樣的情感糾葛,以至于對鮑國安的撮合如此反感?為什么陳曉旭彌留之際最想見的人是畢彥君?畢彥君為什么在陳曉旭離開后特地發文澄清與陳曉旭的關系?
讓我們從頭說起。
1979年,14歲的陳曉旭進入遼寧鞍山話劇團成為一名報幕員,也就是在這里認識了畢彥君。
陳曉旭曾經說她理想中的伴侶:我喜歡的男子要有理想、有才華、有好的修養,并且能夠尊重我。
畢彥君恰恰就是這樣的人,畢彥君比陳曉旭大10歲,成熟穩重,平時很照顧陳曉旭,兩人在日常相處中逐漸暗生情愫,由于陳曉旭年紀還小,畢彥君是等她長大了才和她在一起。
陳曉旭后來參加《紅樓夢》的海選也是因為畢彥君的鼓勵。
1983年紅樓劇組全國海選演員,盡管陳曉旭非常心動希望自己能出演林黛玉,但她也明白競爭之激烈,所以一直猶豫不決要不要報名,畢彥君鼓勵她大膽參與。
陳曉旭給劇組寫自薦信,信中表達了她對《紅樓夢》及林黛玉的理解,并且附上了一張個人生活照,照片的背面寫有她的詩《我是一朵柳絮》。
文字樸素無華,情感真摯又帶有淡淡的憂郁,這深深打動了導演王扶林,他親自回信邀請陳曉旭來北京面試。
就這樣陳曉旭踏上了去北京的旅程,并在一眾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林黛玉的扮演者,這一進組就待了三年。
畢彥君在陳曉旭進組拍戲時考取了上海戲劇學院,1985年畢業后又重回鞍山話劇團。
兩人雖然分隔兩地,但是感情并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紅樓夢》拍完后他們就領證結婚了。
1987年《紅樓夢》一經播出便萬人空巷,陳曉旭一夜成名。
《紅樓夢》讓陳曉旭看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所以結束拍攝之后她并沒有像劇組大部分人那樣返回原單位,而是開啟了北漂生活,闖蕩影視圈。
為了結束異地分居的生活,畢彥君也離開了鞍山話劇團來到北京發展。
相愛容易相守難,婚姻生活不似戀愛時那么甜蜜,待在一起的時間越長滋生的矛盾與摩擦越多,最終耗盡了所有的情分,3年后他們選擇和平結束這段婚姻。
關于離婚的原因眾說紛紜,如說性格不合、事業差距太大、畢彥君家暴等等,兩人都沒有做出回應,直到2003年紅樓劇組參加《藝術人生》陳曉旭才首次做出了回應。
她說進入了婚姻后他們才發現了之前很多沒發現的問題,并把婚姻的破裂歸結于那時候的自己性格棱角太多了,不能夠包容別人,很難相處。
雖然陳曉旭把問題都攬到自己身上,沒有說一句畢彥君不好的話,但是感情的破裂肯定是雙方都有問題的,除了性格的原因,或許跟未來道路的選擇存在比較大的分歧有關。
陳曉旭演藝道路不順便果斷改行下海經商,是個心氣高,想法多,有頭腦有魄力,敢想敢干的人;畢彥君則是穩扎穩打,深耕演員路,是個求安穩的人。
這兩種選擇沒有對與錯,只能說追求不同不是同一類人,分開也就成了必然。
他們離婚幾年后鮑國安還試圖撮合他們破鏡重圓,但是兩人都秒拒,表示絕無可能,短短的3年婚姻生活早就讓他們看清彼此不是能攜手共度一生的人,不合適還強行綁定在一起只會更加痛苦,各自安好才是最優解。
陳曉旭是成也黛玉敗也黛玉,黛玉成就了她但也禁錮了她,因為這個角色太深入人心且她的演技也沒有什么太大的突破,演什么角色都像林妹妹,漸漸地就無戲可拍。
她也沒有執著于當演員,此路不通就另謀他路,轉身投入廣告界,先是加盟長城國際廣告有限公司,攢夠經驗和資本后創建北京世邦聯合廣告有限公司,事業蒸蒸日上,身家上億。
在她投身商海期間遇見了第二任丈夫郝彤,兩人志同道合,一起創業打拼,把廣告公司經營得紅紅火火。
這一邊畢彥君則是深耕演員道路,默默拍戲,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如《三國演義》中的楊修和李儒、《大宅門》中的白二爺、《奮斗》中的陸亞迅、《闖關東》中的夏元璋、《覺醒年代》辜鴻銘……是個實力派演員,也是觀眾眼熟的老戲骨。
畢彥君的私生活非常地低調,他再婚生子了妻子是圈外人,他從未蹭過陳曉旭的熱度和消費她,很多年輕一代都不知道他是陳曉旭的前夫。
陳曉旭和畢彥君自離婚后就斷了來往,直到2007年陳曉旭病重才再度聯系,陳曉旭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在告別這個世界之前很想再和畢彥君通一次電話,于是委托《紅樓夢》的編劇周嶺幫忙聯系畢彥君。
周嶺輾轉找到了畢彥君說明了來意,不過畢彥君剛開始并不愿意,或許是存在點心結情感上轉不過彎,不過后來還是被說服了,他們倆電話講了3個小時,都是泣不成聲。
除了周嶺沒人知道他們說了什么,但兩人之間的心結應該是打開了也放下了,后來周嶺提到畢彥君時說他是個很不錯的演員,對陳曉旭也非常好,他和曉旭之間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感情糾葛,對雙方都造成了一些遺憾。
陳曉旭離世后不久,有人假借作家王朔的名頭爆料陳曉旭和畢彥君有個20歲的兒子,陳曉旭把遺產留給了兒子才導致陳曉旭基金遲遲未能成立,爆料的內容很詳細,孩子的名字、年齡、在哪里上學都寫得清清楚楚,連照片都有。
這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轟動,輿論嘩然,不過也有人指出倘若真有孩子,光是年齡這一點就對不上,87年出生,那會兒陳曉旭還在劇組拍紅樓夢呢,哪有時間懷孕生孩子。
媒體向畢彥君求證時畢彥君也否認了。
畢彥君不想陳曉旭離開后還要遭受非議,于是特地注冊了博客寫了一篇澄清文《回我與曉旭有一子之事》,這是他唯一一次主動公開提及陳曉旭。
事件平息之后畢彥君又重歸平靜低調的生活,兢兢業業拍戲,踏踏實實過日子,除了電視上看到他的戲,平時很少聽到看到關于他私生活的新聞,只知道他一家三口過得很好很幸福。
如今的畢彥君已經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但是依然活躍在熒屏,貢獻一個又一個好角色。
陳曉旭離開了18年,她的一生短暫而絢爛充滿了傳奇色彩,演藝生涯雖然很短,但僅憑一個“林黛玉”就永遠被觀眾記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