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馬斯克說成立新黨只是嘴上說說,沒想到這事兒就跟火箭發射似的,“轟”地一下就上天了。當地時間7月5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正式宣布“美國黨”成立,這速度快得連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的注冊表格都還沒填完。更讓人驚掉下巴的是,英國《獨立報》緊接著就甩出一份民調數據,直接把民主黨和共和黨按在地上摩擦——四成美國人支持他建黨,一成四明確站隊,兩成二搖擺不定,只有三成八直接反對。這哪是新黨啊,分明是顆政治原子彈,把美國兩黨制炸得灰頭土臉。
就這支持率,擱誰身上不得飄起來?可馬斯克還真不是空手套白狼。他在特朗普政府干過兩年“政府效率部”部長,雖說這個部門是個顧問性質的機構,但架不住馬斯克手里握著X平臺(原推特)這張王牌,隨便發條投票帖就能讓124萬人參與,65.4%的支持率直接把“美國黨”的準生證給搶了下來。更絕的是,他還拉來特朗普前顧問斯卡拉穆奇和億萬富翁馬克·庫班站臺,這倆人一個是共和黨老油條,一個是民主黨金主,現在齊刷刷站到馬斯克旗下,明擺著要挖兩黨的墻角。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威脅,特朗普坐不住了。7月6日,他在社交媒體上發了篇千字文,那語氣簡直比哄女朋友還溫柔。先說“看到馬斯克脫軌很心痛”,接著解釋倆人翻臉的原因:一是取消了電動汽車稅收減免,斷了馬斯克的財路;二是沒讓他的哥們兒當NASA局長,壞了馬斯克的仕途。最后還不忘給自己立牌坊:“我這么做都是為了美國人民。”這話聽著挺高尚,可明眼人都知道,特朗普這是怕馬斯克把共和黨選民分流了,畢竟民調顯示,馬斯克的支持者里有不少是原本鐵打的紅脖子。
不過特朗普這招確實高。他沒像共和黨其他議員那樣威脅馬斯克“讓你成為無國籍人士”,反而擺出一副老大哥的姿態,既給自己留了余地,又暗示馬斯克手里可能握著他的黑料。想想也是,馬斯克在白宮混了兩年,知道的秘密估計能裝滿一整個SpaceX火箭艙。要是真把他惹急了,指不定哪天就把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里那些見不得人的交易抖出來——比如法案通過后,特斯拉股價暴跌12%,而特朗普的金主們卻在新能源領域賺得盆滿缽滿。
但馬斯克也別高興得太早。美國兩黨制都160多年了,哪是說推翻就能推翻的?先不說成立新黨得在各州收集幾十萬個簽名,單是共和黨已經成立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就準備砸幾十億美元來狙擊他。更要命的是,馬斯克本人出生在南非,連總統都沒資格競選,他得找個靠譜的代言人,可放眼望去,美國政壇哪有第二個馬斯克?
再說了,馬斯克的優勢也是他的軟肋。他號稱代表80%的中間派,可中間派恰恰是最搖擺的群體。就像今年4月,他砸了2000萬美元支持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選舉,結果還是輸給了民主黨,這說明光有錢沒用,還得有能打的政治團隊。而且他旗下的特斯拉、SpaceX都和政府有巨額合同,一旦被對手揪住“利益輸送”的小辮子,分分鐘就能把他的政治理想燒成灰。
現在最有意思的是,馬斯克和特朗普這出戲還沒演完。特朗普這邊剛示好,馬斯克那邊就放話要在2026年中期選舉拿下關鍵議席,直接當國會的“造王者”。要是真讓他成了,以后美國國會吵架的時候,可能得先看看馬斯克的臉色。但這也意味著美國政治將徹底撕裂,原本兩黨還能勉強維持表面和諧,現在馬斯克帶著一群“中間派”橫插一腳,以后法案能不能通過,可能就不是看誰嗓門大,而是看誰能討好馬斯克背后的金主和網民。
這場政治鬧劇最終會怎么收場?是馬斯克真能打破兩黨壟斷,還是像歷史上無數第三黨一樣曇花一現?現在誰也說不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當世界首富帶著一群科技新貴殺入政壇,當政治斗爭從國會山轉移到社交媒體,美國的政治游戲規則已經徹底變了。接下來,我們就搬好小板凳,看看馬斯克這顆“政治火箭”到底能飛多高,是直沖云霄還是中途爆炸——畢竟,在這個連總統都能發推特治國的時代,什么奇跡都有可能發生,也什么笑話都有可能上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