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開發署被關閉、參議院以“51票贊成5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大而美”法案后,特朗普在7月2日表示,美國已經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
按照特朗普的表態,美國出口至越南的商品,將不被征收任何關稅,但越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被征收20%的關稅。在特朗普看來,這是一次屬于他的勝利。
特朗普有可能也沒想到,在美國發出最后通牒,白宮要求各大經濟體在7月9日之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情況下,率先對美國讓步的,居然是越南,而不是日本。
但這不意味著特朗普能笑到最后。
關鍵時刻,特朗普迎來了至少5個噩耗。
第一件事,奧巴馬重出江湖,小布什譴責特朗普。奧巴馬在7月2日發文表示,呼吁美國民眾要求眾議員們反對特朗普支持的“大而美”法案。
奧巴馬認為,如果眾議院通過該法案,聯邦醫療補助資金就會被削弱,有關成本將因此增加,這會對美國民眾造成傷害。因此,美國民眾應該立即給眾議員打電話,要求他們對“大而美”法案投反對票。
不難看出,在民主黨議員諷刺稱該法案是“大而丑”法案的情況下,奧巴馬這么說,主要是為了通過美國選民去施壓共和黨眾議員。在這之前,曾有多名共和黨參議員臨時倒戈、導致“大而美”法案差點沒在參議院通過,特朗普對此感到怒不可遏。
小布什與奧巴馬認為,特朗普關閉國際開發署的行為,損害了美國利益。這一次,奧巴馬又將目標指向了“大而美”法案,肯定會徹底激怒特朗普。
第二件事,特朗普決定暫停向烏克蘭提供部分關鍵武器,沙利文譴責白宮,烏克蘭很憤怒。
白宮以“美國利益優先”與“美國武器庫存過低”為由,暫停為烏克蘭提供部分武器,其中包括數十枚“愛國者”防空導彈,還有數十枚地對空導彈與空對空導彈。
與此同時,特朗普卻大手一揮、批準向以色列出口大批武器彈藥。這不由得讓人疑惑不已:美國到底是在為軍援以色列、打擊伊朗做準備,還是真的武器彈藥庫存告急?
忍無可忍的烏克蘭,選擇了諷刺與譴責美國。
烏克蘭認為,美國的這一決定令人心痛,會讓烏克蘭陷入不利境地。烏克蘭在7月2日告訴美國,美國繼續軍援烏克蘭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暫停向烏克蘭提供的部分武器,當下就在波蘭。這讓人想到了另一件事:在以色列打擊伊朗之前,美國緊急將原本要提供給烏克蘭的2萬枚無人機導彈,給轉移到了中東。沒過多久,以色列就不宣而戰、打了伊朗一個措手不及。
烏克蘭議員科斯堅科在7月2日諷刺了美國。科斯堅科認為,特朗普曾揚言只要24小時就可以結束戰爭,然后又說100天,但在當下,美國卻一事無成。對于“美國將原本準備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轉送給以色列”這件事,科斯堅科表示憤怒。
烏克蘭認為,白宮與基輔達成了礦產協議,現在卻暫停部分軍援烏克蘭,這不可接受。
特朗普的所作所為,連美國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沙利文在7月2日表示,特朗普聲稱可能會增加對烏克蘭的援助,現在卻暫停已承諾的軍事援助,特朗普曾威脅要對俄羅斯擴大制裁,至今都沒有采取實際行動。這些事實表明,特朗普正在拋棄烏克蘭,且沒有真正地向俄羅斯施壓,以迫使俄羅斯結束戰爭。
沙利文認為,在普京看來,時間站在俄羅斯那邊,時間拖得越久,俄羅斯在戰場上的優勢就越大,普京想消耗烏軍。美國這么做,實際上是在對俄羅斯“間接投降”。
當然,從以往的例子看,特朗普不會在意沙利文的諷刺,也會無視烏克蘭的怒火。但對歐盟與基輔而言,特朗普這么做,是拋棄盟友的表現。
第三件事,默克爾痛斥美國。在特朗普要求歐盟對美國妥協,否則美國就會對歐盟加征關稅的情況下,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開始急了。
默克爾在7月2日表示,歐盟不應該懼怕美國的關稅。默克爾認為,如果特朗普試圖用關稅去威脅歐盟,歐盟就應該團結一致、用關稅去反擊美國,而不是對美國妥協。默克爾表示,歐盟必須與美國談判解決問題,特朗普的關稅會導致美國民眾為商品付出更多費用,這會對特朗普自己造成影響。
言下之意無非就是:如果特朗普不知悔改、真的對歐盟加征關稅,用不了多久,特朗普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不愿意為此買單的普通美國民眾,就會施壓特朗普。還有就是,歐盟絕不能屈服于美國施壓。
本想著用最后通牒去迫使歐盟日本低頭,結果卻是碰了一鼻子灰,特朗普確實太自以為是了。
第四件事,日本譴責美國。美日貿易談判還沒有結束,特朗普的態度很強硬,但日本也不是好惹的。
在特朗普威脅要對日本征收30%至35%,甚至是“任何數字”稅率的情況下,日本在7月2日表示,與其加征關稅,不如通過貿易去維護國家利益。
日本釋放了一個強硬信號:日本不會為了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而去損害日本的利益。
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結果:特朗普對日本很生氣很憤怒,日本很無奈卻不肯輕易讓步。美國想要的,是讓日本從美國購買更多產品、替美國承擔更多軍費支出以及接受其他各種條件,忍無可忍的日本,選擇了直接拍桌子。
這確實不多見。
第五件事,一架美國飛機墜毀了。7月1日,一架小型飛機在美國本土上空墜毀了,這起悲劇造成了十幾人受傷。
很快,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就介入了調查。當下,美國還在調查墜機原因。
更早些時候,美國緊急情況部曾證實,一架載有6人的輕型飛機,在美國俄亥俄州上空墜毀了,機上6人全部遇難,其中包括2名機組人員與4名乘客。
數十年來,美國沒少發生“機毀人亡”的悲劇,連F-35戰機都墜毀過多架。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當美軍戰機數量太多,軍演力度居高不下、隔三岔五就出動戰機去試探別國時,類似于戰機墜毀與無人機被擊落的悲劇,就難免會發生。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胡塞武裝曾擊落大批“MQ-9”無人機,讓美國付出了沉重代價,就是例子。
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不愿意讓美軍進入伊朗作戰,是明智之舉。伊朗的軍事實力不是胡塞武裝能比較的,一旦美軍戰機被伊朗導彈擊落,或者是美軍航母被擊沉,特朗普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內塔尼亞胡很快就會訪問美國,接下來何去何從,是保持克制、用談判解決問題,還是再次打擊伊朗,特朗普該三思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