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拾榴詢財公眾號(2025年7月7日)
開篇預告下,《2025年如何理財(下半年)》即將于本周上線。
今年高考的熱度是真的低,也就出分數那幾天,相關話題上了熱搜。
要說根本原因,總結下來就是三點,一是學歷貶值太厲害,上了好學校不等于能找到工作,二是醫院門事件之后,很多人似乎看透了做人上人的邏輯,三是很多家長的確卷不動了。
不過,還是有不少有條件的家長,在努力為孩子規劃新賽道,希望能降低競爭壓力。
01
這幾年大家在社交平臺上,看到最多的廣告就是推薦拿香港身份,通過華僑港澳臺聯考的方式上國內名校。
也有不少做海外身份規劃的,尤其是非洲的幾內亞比紹和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圖,把華僑港澳臺聯考作為宣傳點。
真的就這么容易?客觀的說,早些年的確是個BUG,但有中國人之處,略有套利低洼之地,很快就會被填平。
雖然今年聯考試卷難度大體還是低過國內高考,但是相對錄取率已經讓這個套利變得無利可圖。
先來看幾個表,相信大家能一目了然地發現變化。
02
參加考試的人數,尤其香港籍最近幾年,在飛速增加。
據香港統計處發布的數據,內地孕婦赴港生子熱潮,自2005年起逐漸攀上高峰。
2001年,只有620名雙非嬰兒出生,僅占同年全港新生嬰兒數48219的1.2%。
2005年,有9273名雙非嬰兒出生,占當年全港新生嬰兒數的16.2%。
2006年人數首度破萬,達到了16044人。2007年和2008年分別為18816人和25268人(2007年出生的這波孩子,今年參加華僑生聯考),而2011年達到頂峰的35736人。
雖然2012年,時任特首梁振英一看,游戲規則被玩壞,要求所有醫院,停止接受雙非孕婦,在2013年1月1日或以后的預約分娩。
但別忘了,2022年末香港開始推的各種人才計劃,尤其是高才B要求的是頭部985第一學歷,國內這一波卷王家長,帶上考二代們轉戰香港,未來幾年也會加入香港升學的競爭。
由此估算,未來5年內,全國聯招的報考人數,或將持續上漲。
今年本科線就已經飆到460分,比去年暴漲70分,“高分線”直接沖到理科560分。
今年北大清華錄取分數線693分(前6名),667分排105名,復旦交大浙大統統沒戲,最多能上個北師大!
想想后續幾年升港的難度,應該也是天崩地裂的。
03
華僑港澳臺聯考還有意義嗎?性價比還高嗎?
這里還要打破一個信息差,那就是聯考難度,并沒有外界傳的那么低。
今年有個廣東考生,參加華僑港澳臺聯考拿到636分,參加普通高考拿到661分,你們說聯考簡單嗎?
有機構專門對試卷進行了分析,數學是聯考中最簡單的科目,的確比普高低了很多,英語比普高難不少,對語法要求很高。物理也比普高難,難在計算以及思維。語文和化學考得中規中矩,沒有普高難。歷史不算太難,和高考不同的是以背為主,出題范圍很泛。
所以華僑港澳臺聯考不是學渣的天堂,也不是逃避內卷的方式,已經不存在撿漏的可能,更不是低分上本科的捷徑。
換個角度,如果只是想上個普通本科,花這么多錢規劃身份,全家還搭進去,不如去日韓或者東南亞,要容易的多。
當然,中介一般也不會推薦,畢竟油水太少,信息透明,自己研究研究都能動手。
現在的華僑港澳臺聯考,只是在同等努力下,上名校的概率高一點,僅此而已。
優秀的人在哪里都優秀!
最后,用四個字來結尾:萬事趁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