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蔡良承與警衛員崔藏生(修復后)
智闖匪關:縣委書記蔡良承與警衛員崔藏生的驚險時刻
福建解放初期,匪患猖獗,敵特活動頻繁,基層政權尚未穩固。 從河南省林縣隨長江支隊南下的蔡良承同志(山西昔陽人),作為新任海澄縣委書記,肩負著重建地方政權的重任。在一次赴龍溪地委參加完重要會議后,他僅帶著警衛員崔藏生同志(河南林縣河順段家窯村人)一人,踏上了返回海澄的艱險歸途。
當時的閩南地區,交通閉塞。兩人一馬,穿行在蜿蜒崎嶇的鄉間小路上,時刻保持著高度警惕。經過一整天的艱難跋涉,行至一處險要路段時,突然發現前方二十余名持槍匪徒正在設卡盤查過往群眾。
形勢萬分危急:敵我力量懸殊達十倍之多,強行突圍無異于自投羅網;但若繞道而行,又勢必延誤重要會議精神的傳達。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蔡良承同志沉著冷靜,迅速下馬與警衛員崔藏生商議對策。
崔藏生同志曾在武裝隊擔任偵察兵,具有豐富的對敵斗爭經驗。兩人當即決定:由崔藏生走在馬前應對盤查,蔡良承則佯裝隨從跟在馬后。他們不動聲色地將武器藏在便于快速取用的位置,雙手始終不離扳機,緩步向前。
由于崔藏生偵察兵出身的經歷,應對盤問滴水不漏。而蔡良承則低著頭,擺出一副隨從的恭順模樣,始終不發一言。 匪徒見他們衣著普通,對答如常,未起疑心,最終放行。
就這樣,兩人有驚無險地通過了關卡。直到匪徒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視線之外,蔡良承才翻身上馬,與崔藏生快馬加鞭趕回海澄縣城。
這段驚心動魄的經歷,生動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干部臨危不懼的膽識和智慧。蔡良承同志的沉著果斷,警衛員崔藏生同志的專業素養,以及二人默契的配合,共同譜寫了這段剿匪斗爭中的傳奇故事。正是無數這樣的英勇事跡,鑄就了新中國基層政權的堅實基礎。
《河南省林縣南下長江支隊英名錄》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輝煌歷程中,有一支隊伍承載著非凡的使命與崇高的榮耀,它便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這支隊伍的根基深深扎根于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太行與太岳兩大革命圣地,由英勇的老紅軍、堅韌的老八路以及解放區內杰出的地方干部和軍隊與地方武裝的精英骨干共同鑄就,肩負著接管新解放區政權、開啟新時代的重任。
在這支光榮的隊伍中,涌現出了一批英勇無畏、身先士卒的領導者。中共林縣縣委書記馬興元,在1949年1月便率先垂范,主動報名南下,他的英勇行為極大地激發了全縣干部的積極參與熱情。林縣12個行政區積極響應,幾乎每區都貢獻了一半的干部,總數達到了114人。這些關鍵人物包括:馬興元(兼任長江支隊第五大隊組織部長)、蔡良承(組織部長)、郭丹(宣傳部長)、楊保成(縣委秘書)、郭景周(副縣長)、董清晨(縣委社會部部長),以及谷文昌、羅全貴、張全金、王虎、張金川、劉成水、袁萬昌、王永邦等杰出干部。他們毅然踏上了南下的征途,被編入南下區黨委第五地委。此外,還有11位巾幗英雄,如鄭惠蘭、王蓉香、趙鋒、李月英、栗秀琴等,展現了女性的堅韌與擔當。
值得一提的是,隨長江支隊南下的還有林縣籍在湯陰工作的楊廷英、郭有藩,在淇縣工作的李宋保,以及長江支隊警衛連的林州籍士兵張春山、李官全等34人。同時期,還有冀南三地委委員兼河北省成磁縣縣委書記萬達、李富華等林縣籍干部,他們則從河北省南下湖南,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長江支隊五大隊三中隊南下行軍大事記,記錄了他們的英勇與艱辛:
長江支隊的南下之路充滿了艱辛與挑戰,歷經9個月行軍,艱苦跋涉6000里,途經8個?。ㄉ轿?、河北、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福建),65個縣,穿越了千山萬水,克服了無數艱難險阻,戰勝了種種困難,終于到達了目的地——福建龍溪地區。
當時的南下干部絕大多數是二十剛出頭的小伙子、大姑娘,當年風華正茂的優秀太行、太岳兒女,如今大多已離世,160多位林縣籍南下隊員將他們的青春和熱血永遠獻給了福建人民。
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作為人民解放戰爭進入全國勝利決定性階段的歷史見證,其組建與南下歷程,不僅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更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和人民群眾不屈不撓、勇于勝利的革命精神。這支隊伍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是新中國歷史上的璀璨星辰,他們的事跡將永遠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微信公眾號ID:LinzhouInfo
參考資料:
1.《回望太行》(主編 未金林、楊州毅 副主編 張國聲、賈少杰等)
2.林州市新聞中心《長江支隊林縣籍隊員追記》
3.本文內容由長江支隊崔藏生之子崔漳林同志提供,細節內容略作修改
投稿/建議請發郵件:627005285@qq.com
【欄目導航】
【紅旗渠專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