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基層調解員隊伍法治素養與實務能力,筑牢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蓬江區司法局近期組織開展6場人民調解員培訓,以系統理論學習與實務操作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為人民調解員提供專題培訓,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邁向“專業化、數字化、高效化”新臺階。
開班啟新:錨定系統培訓“坐標系”
培訓開班時,由司法所負責人對第二季度工作進行系統總結,充分肯定了調解員在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中的成績。同時,以“扮演好新時代調解員的三個角色”為切入點,強調調解員需從“經驗型”向“專業型”轉型,并提出三點工作要求:
一是要當好“法治宣傳員”。調解員不僅要化解糾紛,更要在調解過程中向當事人和群眾講解法律政策,普及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切實提升全社會的法治意識。
二是要當好“矛盾化解者”。面對日益多樣化、復雜化的矛盾糾紛,調解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和調解技能,靈活運用各類調解方法,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
三是要當好“基層治理協同者”。調解員聯合網格員、“法律明白人”開展矛盾隱患排查,積極與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門聯動,對排查發現的矛盾糾紛進行及時化解,對超出調解范圍的糾紛,及時引導至法定程序。
學法強基:夯實法律素養“基本功”
培訓還邀請了多名法律顧問進行專題授課。鄭家雄律師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為核心,系統梳理了與基層調解工作緊密相關的重點法律條款。為了讓抽象的法律條文更易于理解和應用,精心選取了多個貼近基層實際的典型案例進行剖析,如“居住權設立如何保障老人住房”“禁止高利放貸有何具體規定”“AI換臉為何屬于侵權”等案例,把民法典的法律條文層層拆解為調解員能聽懂、會運用的調解實務指南。鐘玉田律師結合基層高頻糾紛場景,通過“法條拆解+案例推演+現場問答”的互動模式,以“離婚財產隱匿認定”“非婚生子女撫養權爭議”等典型案例為切入點,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夫妻共同債務“共債共簽”原則、子女撫養“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的司法適用,提升調解員化解婚姻家庭糾紛的能力。
多維賦能:構建業務提升“立體網”
本次培訓還引入“人工智能+人民調解”工具,運用“江門調解”ima知識庫進行智能化輔助,在處理常見的鄰里糾紛、勞資糾紛、婚姻家庭糾紛時,調解員將糾紛類型、案情、當事人訴求等信息錄入知識庫,借助大數據分析侵權行為和賠償標準,實現“糾紛類型—關聯法條—相似案例”一鍵檢索,同步生成調解方案,有效提升調解的精度與效率。司法所負責人還針對2025年蓬江區上半年人民調解檔案評審存在的調查記錄和回訪記錄等不規范的共性問題進行了反饋,采用“問題案例+規范模板”對比教學,開展“一對一”詳細指導,確保調解檔案制作規范化。同時,對“廣東省人民調解案件登記管理系統”的調解案件錄入歸檔、調解員信息更新等操作流程進行詳細講解,保證案件錄入規范高效,切實提升調解員應用能力與業務水平,為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筑牢人才根基。
此次培訓為調解員搭建了從理論認知到實踐操作的完整知識體系,是蓬江區司法局持續夯實基層調解力量、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具體舉措之一。下一步,蓬江區司法局將持續深化培訓機制,推動新任調解員在實戰中錘煉本領,真正將培訓成果轉化為化解矛盾的實效,讓法治思維扎根基層治理末梢。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記者/羅霈 通訊員/吳祎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