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割舍不下的 “貓主子”“狗寶貝”,
一邊是長期咳嗽、打噴嚏的身體不適。
近年來,隨著寵物市場的爆發(fā)式增長
寵物過敏已悄然
攀升至過敏排行榜第三位,
僅次于螨蟲和花粉。
在醫(yī)院門診中,
很多人因寵物過敏向醫(yī)生求助。
當聽到要與寵物分開的建議時,
80%的患者首選都是拒絕,
“實在舍不得”,
成了診室里最高頻的無奈回應。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對于“過敏星人”來說
真的不能和“毛孩子”共存嗎?
該如何在健康和感情之間做抉擇?
診室里的兩難:“我真的不能繼續(xù)養(yǎng)貓嗎?”
“醫(yī)生,我真的不能繼續(xù)養(yǎng)貓嗎?就沒有別的方法嗎?”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奧體院區(qū)變態(tài)(過敏)反應中心診室里,29歲的女白領林薇(化名)攥著化驗單,聲音帶著哭腔。
林薇鼻子通紅,說話時頻繁吸著鼻子,時不時還咳嗽幾聲,袖口沾著的幾根貓毛——是她養(yǎng)了兩年多的布偶貓留下的痕跡。
林薇單身,“貓主子” 是她最親密的 “家人”。但最近,她的不適從最初的鼻子癢、打噴嚏,逐漸發(fā)展到胸悶氣喘。
檢查結果顯示,她對貓過敏原的特異性IgE抗體數值遠超正常值——那只被她視為 “家人” 的貓咪,正在悄悄摧毀她的呼吸道健康。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像林薇這樣的患者并不是孤例,每次門診都能碰到幾個。” 福建衛(wèi)生報健康大使、該院變態(tài)(過敏)反應中心主任許元騰表示,國內數據顯示,寵物過敏已躍升至常見過敏原第三位,僅次于塵螨和花粉。
遲來的警報:過敏如何 “潛伏” 又 “升級”?
許多人像林薇一樣,并非一接觸寵物就立刻 “中招”。養(yǎng)寵半年到一兩年后,過敏癥狀才悄然浮現、逐步升級。這遲來的 “警報”,源于身體免疫系統(tǒng)被反復刺激后逐漸 “爆發(fā)” 的過程。
過敏初期癥狀極具欺騙性:
鼻子癢、接連不斷的噴嚏、鼻塞流涕——典型的過敏性鼻炎表現,常被誤認為普通感冒。
隨著接觸時間拉長,咳嗽、胸悶乃至氣喘等呼吸道癥狀陸續(xù)出現,少數人還會出現皮膚瘙癢或紅疹。
“寵物過敏原的傳播無聲卻無孔不入。”許元騰解釋,貓狗脫落的皮屑、干燥后漂浮在空氣中的唾液蛋白質,甚至尿液與糞便的微小顆粒,都是隱形的 “攻擊者”。
尤其貓的致敏性更強:其皮屑更輕更小,能長時間懸浮,腺體分泌的特殊蛋白質(Fel d 1)更是強力過敏原。
更令人憂心的是其 “復合效應”:塵螨本就占過敏原的60%-70%,而寵物(尤其是貓狗)蓬松的毛發(fā),恰是塵螨滋生的絕佳溫床;每天外出的狗狗,皮毛易沾染花粉、霉菌孢子,回家后便成了移動的“過敏原播種機”,將季節(jié)性過敏原帶入室內。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醫(yī)學結論與情感困境:“回避” 是最優(yōu)解,卻最難做到
對于寵物過敏,醫(yī)學結論殘酷卻清晰:已確診的過敏者,“回避”是最有效、最基礎的首選策略。
持續(xù)暴露于過敏原,不僅會誘發(fā)咳嗽打噴嚏,還可能導致長期氣管炎癥、痙攣,損傷肺功能,進而引發(fā)哮喘,甚至發(fā)展成慢阻肺。
但面對毛茸茸的 “家人”,情感的天平往往嚴重傾斜。過敏中心的數據顯示,80%的患者在醫(yī)生建議“最好別養(yǎng)了”時,首選都是拒絕棄養(yǎng)寵物。
在快節(jié)奏、高壓力的都市生活中,寵物提供的情感支持與陪伴,早已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心靈慰藉。“實在舍不得”,成了診室里最高頻的無奈回應。正如林薇最后也是選擇了用脫敏療法,而不是丟棄。
當回避難以實現,
醫(yī)學干預成了 “次優(yōu)解”:
?第一步通常是藥物治療,通過抗組胺藥、鼻噴激素、哮喘吸入劑等,快速壓制噴嚏、喘息與瘙癢,保護器官免受持續(xù)損害。但這治標不治本。
?若癥狀頑固或患者極度抗拒送走寵物,脫敏治療是另一條路。其原理是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過敏原提取物接觸,“訓練” 免疫系統(tǒng)耐受,需堅持3-5年,70%-80%的人能從中獲益。
?同時需加強環(huán)境控制:不讓寵物進臥室、固定活動區(qū)域,每周用帶HEPA濾網的吸塵器打掃,開空氣凈化器,定期在室外給寵物梳毛、每1-2周洗一次澡。
但即便如此,過敏仍難完全避免。許元騰提醒:“貓狗被帶走后,即使徹底清潔,半年內環(huán)境中殘留的過敏原仍可能持續(xù)引發(fā)癥狀。”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低敏寵物”:是希望還是心理安慰?
面對龐大的需求與兩難困境,市場推出了 “低致敏性” 寵物—— 無毛貓(如斯芬克斯貓)、卷毛貓(如德文卷毛貓)、某些梗犬(如雪納瑞、貝靈頓梗)被貼上 “低敏” 標簽,成了過敏人群的希望。
但“低敏”的真相可能
遠非營銷那般美好:
?降低≠消除:低敏寵物體型較小、掉毛少、皮屑或唾液蛋白濃度稍低,能減少過敏原暴露總量,卻無法徹底消除風險;
?個體差異巨大:過敏成因復雜,有人對皮屑敏感,有人對唾液蛋白反應強烈,“低敏” 寵物的腺體分泌物、皮脂仍可能觸發(fā)特定人群過敏;
?管理仍是關鍵:即便飼養(yǎng)低敏品種,仍需頻繁清潔、使用高效空氣凈化器、限制活動區(qū)域、定期專業(yè)洗護。
低敏寵物,低敏狗糧、貓糧等更像是為“無法割舍”人群提供的一種可能性探索,而非一勞永逸的保障。飼養(yǎng)前,充分的接觸測試和過敏原檢測仍至關重要。
寵物帶來的情緒價值無可替代,但當這份陪伴威脅到健康,理性選擇尤為重要。只有重視過敏問題,科學規(guī)避風險,才能在陪伴與健康間找到平衡。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wèi)生報全媒體記者:劉偉芳
編輯:小楓
審核:黃美輝、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