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須眉,困擾了我國無數科學家整整50年的導彈難題,卻被一名女子輕而易舉的解決了!
就是來自山東的魏詩卉,什么樣的巧思,能夠讓多位前輩贊不絕口,大呼神奇?
又是怎樣的成長經歷,才讓她能夠擁有如此過人的天分?
最為重要的是,在她的帶領下,我們的國防科技的未來,究竟又會駛向何方?
一、相識于偶然
1978年,在山東的一戶軍人家庭中,魏詩卉出生了。
作為一名“軍三代”,她從小就受到了長輩們的影響,當其他女孩子們還在擺弄自己的新裙子新玩具的時候,她卻早早地就對飛機、大炮入迷了。
從一些資料中也能發現,魏詩卉的外公正是建國時期的一名西北地區軍工專家。
并且是響應國家號召,離開故鄉,自愿支援西北地區建設的那一批!
也是這種甘愿奉獻的精神,以及他為國家做出的種種貢獻,使得這位老人還曾經被周總理接見過!
至今,魏詩卉的家中還掛著兩人的合影。
至于魏詩卉的父親則是一名空軍的飛行員。
和她外公不同的是,她父親常常需要奔走在軍事的一線,每一次出任務,其實都是可能的生死死別。
在這種熏陶下,魏詩卉可以說從小就是以報效祖國為目標奮斗的。
但她最開始選擇的方向是海軍領域的——她想成為一名測繪員,或是戰場上的指揮官。
97年,她考入大連艦艇學院測繪系開始學習,01年攻讀研究生。
若是按照她原先的人生軌跡的話,或許將來她會成為一名海軍方面的人才也說不定。
結果機緣巧合之下,在一次外出學習的過程中,魏詩卉接觸到了導彈項目,并深深地對其入迷了。
由此,她選擇“半路出家”,在決定自己的博士方向時,她毅然選擇了過去從未接觸的導彈專業!
在這里,我們不得不稱贊一聲她的勇氣可嘉,作為我國的最高學位,博士的知識可是無比晦澀難懂的。
很多時候,就連長期學習的人也會在這其中誤入迷途,耗盡一生都難以尋求到真理的方向。
可魏詩卉不僅僅勇于挑戰,更是用事實證明,她就是最為優秀的那一個!
靠著學校里的優異表現,她在畢業后直接被分配進了一所知名的導彈研究所。
而在這里,一次意想不到的好運,對她的人生未來也發揮了奇妙的作用。
二、研究所里的實力派
原來,當時作為不少重要項目領頭人的肖龍旭專家正好自己的團隊缺人。
一門心思投入研究的她又不想分心在招聘的事情上,于是看到這個新面孔,粗略掃掃過往學歷經歷,就爽快地讓她加入了。
巧合下,魏詩卉就這么無比順利地進入了肖龍旭的團隊中,這才有了提前接觸導彈研發的機會。
不然的話,作為一名新人,想要直接上手開展項目,怕是得先積累個幾年。
否則,就算她的過往履歷無比輝煌,但在這些研究所里,最不缺的就是高素質的人才。
說句玩笑話,研究所里面的博士就像是菜市場里的大白菜一樣常見。
也是因為這種“平凡性”,使得初入研究所的魏詩卉立刻就定下決心要做出一番成就,擺脫這種邊緣人和新人的地位來。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為國家貢獻的好時候。
而她最開始接手的項目,其實就已經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疑難雜癥——如何提高導彈的抗擊打性?
大家可以想一想這個項目的難度,導彈在飛行的過程中基本上是處于隨時可擊發的狀態!
基本隨便碰到一點動靜就會爆炸!這就使得導彈十分容易被攔截,甚至是在飛行過程中就爆發了。
可萬一抗擊性做的太強,那萬一擊中了目標也沒爆炸,不就成了一發啞彈了嗎?
魏詩卉的任務,就是盡量找到這個平衡的界限,讓導彈更難被攔截,卻又要保證在命中時能夠準確擊發。
結果,靠著無數個日夜泡在模擬實驗室里,魏詩卉這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居然真的把這個課題給啃了下來。
一下子就震驚了研究所內的全部人,肖龍旭專家也因此對她刮目相看,點頭同意讓她加入了一個無比棘手的課題——導彈零部件的老化問題。
通俗的來說,一枚導彈上零零散散的部件加在一起說是數以萬計都是少的了,而任何一枚零件,哪怕是出了最微小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導彈的性能出現問題。
其中最嚴重的情況,就是導彈還沒發射就直接爆炸了!
這會對我們的導彈倉儲和前線士兵造成巨大的威脅!
而一枚導彈,在最開始被制造出來的時候肯定是沒問題的,可怕就怕在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導彈的零件都漸漸老化了。
竟,一枚導彈不可能生產出來就直接被發射出去,在絕大多數時候,或許直到它退役被銷毀,或許都會安安靜靜的存放在某個不知名的倉庫里。
這就使得對那些年代久遠的導彈,往往難以保證它們的殺傷力、安全性。
一直以來,這都是一個困擾了無數人的大問題。
太多的前輩試圖在這上面尋求解決的方案,卻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思路,而也正是因為這一限制,導致我們的國家每年不得不浪費大量的資金。
而初接手項目的魏詩卉并沒有如大家所想的一般立刻從事研究。
要知道,這可是一個縈繞在導彈界幾十年的難題,又豈是隨隨便便就能解決的?
不搞清楚狀態就貿然著手,萬一把自己的銳氣給消磨殆盡了又該如何?
也因此,魏詩卉先是平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從被夸的有些飄飄然的心態中走出來。
隨后更是沉下心去鉆研前輩們的報告、總結,以此來對問題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這樣的準備工作持續了一段時間后,她才正式開始攻克這一難題,并且早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心理建設。
她明白,真正攻克需要的時光是無比漫長的,急功近利自然是不可取的。
白天,她就泡在實驗室里做計算、思考解決方案,而到了晚上,她則會選擇外出透透氣,給自己放松放松。
可隨著時間慢慢的過去,她也不可避免地開始沉入進思維的世界中,有時候在實驗室一呆就是一整天!差點就忘了吃飯。
更值得令人敬佩的是,有時候計算數據出現問題,她還會不顧路途遙遠前往導彈的發射基地親眼觀察情況。
甚至有一段時間,她堅持帶孕上陣,差點就急壞了一眾同事和前輩!
畢竟,導彈的發射現場輻射還是很強的,誰也說不好會不會影響到她肚子里的孩子。
可對她來說,這一切都不重要,解決縈繞在心頭的難題,才是她最想做的事情。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漫長的付出后,某天清晨,她終于是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激動,有欣喜,也有對過往漫長歲月的感慨。
通過她的方案,如今,我國的導彈零件性能相比過往大大進步,順利打造出了導彈制導的控制系統,從而提高了我們的打擊能力和攔截能力。
這個困擾了無數人50年的難題,也終于是迎來了自己的落幕。
且,魏詩卉的前進之路,并沒有因此而停下。
在攻克了上述難題后,她又扭頭思索起了其他的課題。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她已然手握整整26項專利,是當之無愧的杰出科學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