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中考生來說,決定命運的一天即將到來,是要進入高中繼續學習,還是進入職高學一門技術?
這對唯分數論的選拔對優等生和差生來說并不算什么難題,畢竟分數早已替他們決定好了命運,忐忑不安的只有那些在普高分數線徘徊的中等生。
但今年他們好像不用那么擔心了,因為傳統的五五分流正在瓦解,不少地區的高中名額在不斷增加。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觀察者網】【新華社】(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分流要消失了嗎?
國務院關于高中教育資源供給的文件一出,不少網友就感嘆這是要取消五五分流了嗎?
各地對于該政策的響應也十分迅速,不少地區都增加了高中的錄取名額,可仔細一看,增加的名額大多是民辦高中,不少家長表示,這跟讓花錢買學籍有什么區別。
但從政策上來說,中考分流已經是歷史了,但要明白中考分流為什么會消失,還是要先明確為什么會出現中考分流。
五幾年的時候,國家急需建設人才,但教育資源實在不足,只好開辦夜校,讓普通工人能夠更快地掌握一定技術。
隨著工業的發展,人才缺口越來越大,但教育資源也提升了不少,高中與職業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同等重要,甚至對于一些家庭來說,中職教育更加吃香,畢竟畢業就能給分配工作。
在那個時候,進入高中的學生是沒能成功考上中專的,高中與中職教育的地位簡直跟現在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等到90年代中后期,中職教育的紅利逐漸消失,一大波的下崗潮讓中專跌下神壇。
從此,高中的地位逐漸上升,上大學成了寒門學子逆天改命的最好選擇。
但這樣也造就了中職學校沒有生源的情況,不少家長寧愿給孩子繳納高昂的擇校費也要讓孩子上高中。
為了挽救中職教育的頹勢,國家使用不少行政手段,才將中考分流的政策確立下來。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最終確立了五五分流的制度,但社會在不斷發展,該政策在現在的作用仿佛已經變成了某些學校肆意勸退學生的免死金牌。
所以在綜合考慮之后,五五分流制度成為了時代洪流中的一粒沙。
但自從中考五五分流的確立后,關于它的爭論就沒停過。
五五分流合理嗎?
對于家長來說,孩子能繼續上學才是最好的,就算是砸鍋賣鐵也想讓孩子能繼續讀下去,就算中考沒能考上高中,也想要花高額的擇校費,就算沒有學籍也要塞進高中。
對于這些家長來說,五五分流并不合理,這讓某些孩子失去了繼續受教育的機會。
在這些家長心中,自己的孩子初中時貪玩,高中開竅了就好了,中考就五五分流有些太早了。
但一些學生和一線教師表示,分流還是有必要的。
不少網友表示,雖然不能以成績論人品,但初中時班里那些不學無術,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人比高中多出來不少。
甚至有位十幾萬粉絲的博主直接為分流站臺,他的小學和初中生活很是痛苦,他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沒有能力選擇更好的學校。
他那段痛苦的回憶來自班里那些“壞學生”,他們擾亂普通學生的學習進度,有些人真的很壞,自己不愛學習也見不得別人學習,把人性的惡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在他考上高中后,環境大變樣,博主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了當地的一所重點高中,雖然里面的學生也并非都是好人,但沒有人打擾他學習了。
有些老師也認為完全不分流、普及高中教育在現在看來有些不切實際。
網友表示雖然自己作為老師,看見有些學生因為分流制度考不上高中也會心疼,但有些學生在初二的時候就已經兩極分化了,現在上課像在聽天書,等學習高中知識的時候該怎么辦?
如果真的完全普及高中教育,這些孩子在高中的三年對他們來說跟坐牢沒什么區別。
有時候進入中職學習一門技術對他們來說并不算什么壞事,因為不少學生雖然對傳統文化課沒什么興趣,但身上有獨有的特長。
有些網友表示,自己就是因為中考失利才進入中職的,但中職學校中也有繼續提高學歷的途徑,這些真心想要學習的人,總歸是有機會的。
這位網友進入的是“3+2”的學校,中專直升大專后選擇了專升本,后面又考研成功,成為了一名碩士研究生。
但這位網友也說了,自己能取得如今的成績離不開亡羊補牢后那超強的自制力,但轉念一想,如果沒有自制力,進入高中后不也是要被高考篩選掉。
但如今對于分流的爭論會這么大,歸根結底還是如今的職業教育培養上不夠合理。
根源還在職業教育上
大多數人心中還存在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再加上對于中職學生的偏見,中職教育越來越不好過。
特別是如今的一些中職學校簡直是跟“黑心工廠”劃上等號。
雖然中職學校內也有好學生,他們也想要好好學一門技術。但學校內有些老師并沒有用心教育他們,甚至有些教師壓根配不上“教書育人”這四個字。
在面對職業學校的學生時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明明學生上課時并沒有做出違反紀律的事情,但只是因為在職高,就要被老師針對。
那些想要好好學習的學生在這種學校中終于熬過這痛苦的幾年后本以為能夠得到一份好工作,卻在實習期被學校給賣進了工廠。
學會計去當收銀員,學機械進廠擰螺絲。不僅工作與專業不對口,就連工資也要被克扣。
湖北省的某所中專學校簡直把學生當“黑奴”,90多個學生被送到了電子廠,每天工作12個小時,還不能請假,請假次數超過兩次就直接開除,有些學生被折磨到跳樓。
但這樣的悲劇并非孤例,還有不少中職學生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受苦。
正是因為這些現象的存在,才讓中職在人們心中的印象越來越差,但好在現在這些在慢慢改變,現在還有一些學生主動選擇職高學習。
長沙市的某所職高就接收了不少普高轉過來的學生,這所職高中也是分為兩大塊,一部分走升學道路,一部分學習技術,進行職業高考。
在這里的學生通過職業高考考上大學后,要比其他同學的起點高一些。
因為他們在職高中就學習了相關的專業技能,在這里,一些學生剛畢業就拿到了專業的電工證,而大學同學甚至還沒怎么摸過電路。
這種優勢讓他們變得比之前更加自信,或許這是未來職業教育發展的模樣吧。
想單純走文化課的學生也能在這里學習,更多的還是培養專業對口的學生讓他們自由選擇,可以走職業高考升學,也可以直接進入社會尋找工作。
但不少網友認為,想要改變如今職業教育的形象,更重要的還是提高待遇和轉變人們心中的固有觀念。
如果如今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與普通高中教育的學生在找工作中的待遇是一致的,甚至說如果中職與四十年前一樣包分配,那又是另一番場景了。
不過說到底,還是希望不管是選擇普通高中還是選擇職業教育,學生們都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畢竟無論是讀書還是學技術,都是為了能有一份好工作。
結語
此次改革更多是想要調整社會中存在的對中職教育的偏見,讓人們都能正視中職教育。
但教育改革畢竟還是一個需要長期推進的工作,希望以后孩子們的生活能越來越好,不必有那么多的內卷,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文信息來源:【觀察者網】【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