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國家正在等待特朗普的信函,特朗普訪問中國的計劃要取消了嗎?
中國用7個字進行了回應,態度很堅決,根本沒有商量的余地。特朗普也表示沒有商量的余地,那么這12個國家怎么辦?
特朗普在7月6日的時候表示,因為越南和英國等國家之外的國家沒有和特朗普完成貿易談判,所以他要向每個國家發送一份函件,專門談關稅的問題。
告訴這些國家,他們將被征收的關稅稅率,7月9日不是最后期限。之后,特朗普的關稅新稅率就生效了,可能是原來的對等關稅稅率,也可能比原來的對等關稅高,不存在下調的可能性。
因為特朗普生氣了,給了90天的期限,這些國家都無動于衷,美國財政部長出來打圓場了,也許會繼續延期,以便進行談判。
但是這只是暗示,美國財政部長沒有明確的做出這樣的表態,他說特朗普的關稅信函中的政策在8月1日之后生效。根據特朗普的說法,美國東部時間7月7日中午12點各國就將陸續收到關稅信函或者貿易協議。
看來特朗普還沒有把最后的門關上,仍然希望能夠達成貿易協議,而不是以關稅戰的形式處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關系。
特朗普說可能是12個國家,隨后他又補充說也可能是15個國家。不管多少個國家,他們被征收的稅率都可能高達70%。至少12個國家將在焦急中等待特朗普的消息。
他們原以為特朗普對中國的關稅戰失敗了以后對其他國家的關稅戰也會收官,沒想到特朗普并沒有這么做。實際上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戰也沒有完全停止,仍保留了10%的最低關稅。
還有20%多的關稅也延期了90天。特朗普也希望和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5月10日和6月10日的談判只是兩國的溝通,并不是達成了新的貿易協議。
據說特朗普將在9月3日帶著龐大的美國商界代表團訪問中國,這是來參加的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也可能想與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如果特朗普為了在9月3日之后與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會不會也對中國采取極限施壓政策呢?
美國財政部長強調,這些信函主要發生的那些與美國的貿易往來不多,甚至從來沒有聯系過美國的國家。英國和越南已經達成了貿易框架,中國已經和美國進行兩次聯系了。
實際上中美兩國的貿易一直比較緊密,就是在關稅戰最瘋狂的時候,兩國的貿易也沒有停止,只是比往常落寞了一些。
除此之外,還有100多個經濟體沒有和特朗普進行談判,更別提達成貿易協議了。印度還準備對美國進行報復,加拿大早就對美國進行報復了,歐盟還在猶豫不決。
日本與美國的談判沒有什么意義,因為沒有取得什么進展,所以也可能收到特朗普的信函。那么最有可能收到特朗普的關稅信函的經濟體有哪些呢?
英國和越南不會收到了。加拿大暫緩征收美國的數字稅,但是對美國的商品的其他關稅仍然在生效之中。
印度和日本拒絕接受美國的農產品,歐盟的體量非常龐大,一旦不與美國妥協,對美國的影響比較大。
7月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表示,在關稅問題上,歐盟準備好在7月9日前與美國達成原則性協議。
現在看來可能性不高了,如果剩下100多個國家都像歐盟這么想,在剩下的時間里,即便特朗普24小時不休息也談不完。
歐盟表示談判失敗,歐盟將采取堅決的反制措施,以維護歐盟的利益。現如今歐盟的鋼鐵鋁三種產品被征收了50%的關稅,汽車被征收了25%的關稅,剩下的產品被征收10%的最低關稅。
早在今年春天的時候,歐盟決定對美國產品征收至少25%的報復性關稅,有的可能被征收50%的關稅。
涉及到的商品總額達到210億歐元。但是當特朗普宣布延期90天政策以后,歐盟暫停了征收,將日期推遲到7月14日。
如果特朗普在發給歐盟的關稅信函中預留了一定的談判時間,比如到7月14日或者到8月1日。那么歐盟仍然有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歐盟應該仍然存在著僥幸心理。
第2個收到信函的可能就是日本了。日本的汽車產業在美國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實際上日本的農產品供應動不動就出現緊張的局面。
之前特朗普向日本推銷馬鈴薯和牛肉遭到日本的拒絕,但是對于日本每天都吃的大米,要遭到拒絕。
也許在發給日本的關稅信函中會提到大米貿易問題。特朗普表示日本非常強硬,被美國慣壞了,特朗普稱日本占了美國30多年的便宜。
如果日本不能滿足美國的要求,那么日本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被真實的關稅可能高達30%~35%。日本可能接受美國的汽車,也可以接受美國的大米,但是日本要求把汽車關稅鋼鐵鋁關稅捆綁在一起談判。
兩國境談了很多次,由于各執己見,美國不肯退讓,日本不可妥協,所以一直談不攏。
日本首相稱已經做好了應對最壞情況的準備工作,現在日本是第一大美債持有國,也許日本會大量拋售美債,與美國打匯率戰。
第3個與美國可能開戰的國家就是印度了。在印巴沖突期間,特朗普稱他調停了印巴沖突。到印度代表團去,美國宣講印巴沖突時沒印度的觀點時特朗普根本不予理會。
在加拿大召開七國集團峰會的時候,印度總理莫迪想與特朗普談一談關稅戰問題,特朗普提前離開會場。
不過印度的關稅談判代表團見到了美國人,在7月4日的時候與美國舉行了第2輪新一波的貿易談判,談判的結果并不理想。
在鋼鐵鋁關稅農產品進出口以及汽車產品的進出口方面,美國和印度也是各執己見。印度拒絕大量進口美國的農產品和乳制品,特朗普想把美國的大豆賣給印度。
自從美國對中國征收第2波芬太尼關稅之后,美國大豆在中國就滯銷了。大豆的儲存期是非常有限的,即便能夠長期儲存,儲存成本也是比較高。
所以特朗普追上了印度,在向印度推銷美國的農產品的同時,對來自印度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了很高的關稅。
同樣是因為談判無果,印度向世貿組織做了通報準備,對來自美國的部分產品贈送報復性關稅。印度表示了農產品和乳制品是印度的紅線,絕不允許美國飛越這一紅線。
關于加拿大無需多言,因為加拿大是特朗普發布對等關稅政策之后,唯有的兩個予以猛烈反制的國家之一。
還有韓國,去年年底韓國政壇發生劇烈波動。轉過年來韓國政壇還沒有穩定的時候,就收到了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
現在韓國換了新總統,想改善朝韓關系和中韓關系,但是又得維護好美韓關系。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卻有可能嚴重破壞美韓關系。現在韓國的經濟很糟糕,根本承受不起特朗普關稅大棒的打擊。
所以李在明希望美國不要對韓國征收很高的關稅,但是美國卻不愿意答應韓國的請求,韓國總統估計7月8日之前,兩國難以完成貿易協議談判。
韓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并不多,主要就是汽車、鋼鐵等產品,但是這兩樣產品都被特朗普征收了專項關稅。
韓國已經表示了最好是能夠談判成功,但是一定要維護好韓國的國家利益,這就是說韓國也可能因為關稅問題和美國翻臉。
根據當前的情況看,中國大概率不會受到特朗普的關稅信,但是特朗普是一個反復無常的人,在遭到在發送關稅信之后,如果沒有其他國家理會,特朗普有可能又采取錯誤的決策,連中國也被波及。
特朗普曾經說過支持一個重要原則,而且不止說過一次,但是經常推翻自己的承諾,因此無法排除他再次干涉中國內政。對于這種可能性,中國用7個字進行了態度堅決的回復:“我們就是要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