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日報記者 劉青
在石家莊市正定縣盛世華安社區,提起“花姐”,居民無不豎起大拇指。王花君,這位扎根基層的人民調解員,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書寫著關于責任與溫情的動人故事。
盛夏的正定縣,熱浪裹挾著蟬鳴撲面而來。王花君剛踏進盛世華安社區調解室,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兩戶居民因空調外機震動噪聲爭執不下。“這就去!”她抓起記錄本沖出調解室。
原來,新租戶將外機裝在鄰居嬰兒房正上方,震動噪聲嚴重超標。王花君帶著物業人員三次登門測量分貝值。“長期暴露在超標噪聲中會影響孩子聽力發育。”經過耐心溝通,外機最終移位,兩家人握手言和。
2015年12月,王花君成為盛世華安社區的民調主任。十年間,她調解的糾紛超過700余起,鄰里矛盾、家庭糾紛等,沒有一起矛盾激化升級。“社區雖小,但和諧大家庭的建設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這是她常掛在嘴邊的話。
調解室的鐵皮柜里,一本泛黃的記錄冊靜靜躺著。去年此時,頂樓一家住戶因父親突發心肌梗死時電梯故障延誤送醫,拒繳物業費。王花君連續半個月奔波調解,白天走訪物業查維修記錄,晚上登門安撫家屬情緒。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協議:物業減免部分費用,業主補繳欠款并簽訂諒解書。翻開那頁記錄,一張平平整整的電梯維修單還夾在其中。
墻角文件柜里整整齊齊碼著王花君的“調解三件寶”:翻出毛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插滿便簽,社區自印的《鄰里公約》落著茶漬,半盒潤喉糖下壓著充電寶。柜門內側貼著一張字條,鋼筆字已有些褪色:“法理是骨架,真情是血肉。”
除了調解工作,王花君還積極組織社區活動。普法講座上,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到防詐騙知識,再到反家庭暴力法,枯燥的法律條文在她口中變成了生動的故事。
在社區“兒童家園”建設中,王花君更是傾注了大量心血。她定期組織課外教育、家長培訓,通過“紅色基因傳承”等主題活動,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暮色漸沉,電話又響了——廣場舞隊和夜跑團為場地使用起了爭執。她沒有絲毫猶豫,步履匆匆地走向社區廣場,現場氣氛緊張。王花君微笑著走上前,用她那特有的溫和語調安撫雙方情緒,耐心傾聽各自的訴求。王花君提議,廣場舞隊調整音量,夜跑團則盡量避開高峰時段。最終,兩隊人馬握手言和,約定輪流使用場地。
夜幕降臨,社區恢復了寧靜。王花君回到調解室,打開那本已經略顯陳舊的筆記本,記錄下今天的調解心得。2023年,王花君獲評“最美正定人”;2025年5月,她榮登“河北好人榜”。這些榮譽的背后,是無數個日夜的堅守與付出。
來源:石家莊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