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烈日炙烤著大地,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淄博先創區的農村大集依舊熱鬧非凡。在來來往往的趕集人群中,一抹抹深藍色的身影格外醒目——淄博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的執法人員正穿梭于各個攤位之間,用汗水筑牢農村大集的食品安全防線。
“夏季溫度高,食品容易變質,我們必須盯得更緊些!”一名執法人員一邊擦拭額頭的汗水,一邊仔細翻看攤販的進貨臺賬。針對夏季食品易腐敗的特點,執法人員重點檢查散裝熟食、冷藏食品的存放條件,并逐一核對進貨票據和檢疫證明。
在一處豬肉攤位前,執法人員反復核驗當日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每一斤肉都要有‘身份證’,老百姓才能吃得放心。”攤主老張連連點頭:“他們這么認真,我們更不敢馬虎!”
除了食品安全,市場監管的觸角還延伸到服裝、玩具、日化等民生領域。針對農村大集常見的“三無”產品、仿冒名牌等現象,執法人員采取“一看二問三查”的方式,現場責令下架不合格商品,并指導攤主辨別正規進貨渠道。
一名帶著孩子趕集的村民看到執法人員說:“以前總覺得大集東西便宜但質量沒保障,現在有他們現場把關,買起來踏實多了!”
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已對轄區內16個農村大集完成“摸底建檔”,動態更新經營戶信息、風險清單和整改記錄。通過“定期巡查+突擊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的轉變。“我們的目標是讓農村大集從‘煙火氣’升級為‘放心購’。”淄博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高溫下的堅守”詮釋了監管為民的溫度。從一紙票據到一餐一飯,從“有沒有”到“好不好”,淄博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用精細化服務撕掉農村大集“低質低價”的舊標簽,正是鄉村振興中“品質生活”的生動注腳。他們用汗水澆灌信任,以專業守護民生,讓熱鬧的農村大集既保留傳統市井的煙火氣,更煥發出新時代的安全與品質。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伊巍 通訊員 朱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