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8 日,懸疑電影《冊殺》登陸院線,截至當日,票房僅收獲 30萬+,排片占比低至 0.7%。這樣的開局數據,不僅讓業內唏噓,也再次引發了關于國產懸疑片市場生存空間的討論。
影片以一場離奇的拍賣會拉開序幕 —— 李家百年書閣 "明淵閣" 的珍藏古籍意外現身拍場。私家偵探白飛(牛駿峰 飾)受雇展開調查,與李家大小姐李妙妙(尚語賢 飾)聯手探尋真相。隨著調查深入,密室兇案接連發生,古籍離奇失蹤,這場看似簡單的失竊案背后,逐漸浮現出李家深埋多年的家族秘辛。
《冊殺》由鄭文政執導,集結了牛駿峰、尚語賢、王奎榮等演員。主演陣容雖非頂流,但均具備扎實的表演功底和代表作,尤其是老戲骨王奎榮的加盟,一度讓觀眾抱有期待。從制作層面看,團隊在美術設計與攝影構圖上頗費心思,預告片呈現的畫面質感與懸疑氛圍,也展現出一定的創作誠意。
劇情架構上,以藏書樓失竊為切入點,串聯起密室兇案與家族秘聞,這樣的故事框架本應具備天然的懸疑張力。但從觀眾反饋來看,劇情存在明顯硬傷:敘事邏輯不夠縝密,線索鋪陳與收束缺乏合理性,導致關鍵情節轉折生硬,難以讓觀眾產生代入感;人物塑造流于表面,主角的行為動機缺乏足夠支撐,使得角色立體感不足,難以引發情感共鳴。
演技表現方面,年輕演員牛駿峰、尚語賢雖努力詮釋角色,但部分場景中表演痕跡過重,未能充分展現人物的復雜性與情感深度。王奎榮等資深演員雖發揮穩定,卻受限于單薄的角色設定和劇情安排,未能釋放出應有的演技光彩。整體而言,演員的表現未能成為影片的加分項,甚至因部分表演瑕疵,間接影響了觀眾對故事的接受度。
國產懸疑片的影院份額,近年來始終處于尷尬的夾縫之中。一方面,《誤殺》系列等佳作憑借精巧的劇情設計、演員的出色演繹以及精準的營銷策略,實現了票房與口碑雙豐收,證明優質懸疑片完全能夠撬動廣闊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更多像《冊殺》這樣的作品,面臨著票房慘淡、排片稀少的困境,折射出類型片發展的不均衡。
從市場環境分析,國內影院市場競爭堪稱白熱化。好萊塢視效大片、國產商業巨制以及喜劇、愛情等熱門類型片常年占據排片主力,懸疑片作為相對小眾的類型,若缺乏有力的宣發支撐,很難在激烈競爭中突圍。更重要的是,觀眾對懸疑片的品質要求日益提升 —— 他們不僅期待環環相扣的謎題設計與反轉,更看重劇情的思想深度、人物的情感厚度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映射。一旦作品達不到預期,口碑便會迅速滑坡,進而影響票房走勢。
創作層面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國產懸疑片長期受困于題材同質化:多數作品局限于傳統犯罪推理模式,缺乏新穎的敘事視角與表現手法;部分影片為追求 "燒腦" 效果強行設置反轉,卻忽視了邏輯自洽與情感共鳴,導致作品空有形式而無內核;此外,不少影片受限于制作成本,在畫面質感、音效配樂等技術層面存在短板,難以滿足觀眾的視聽期待,最終影響整體觀感。
《冊殺》的票房遇冷并非個案,而是國產懸疑片在劇情打磨、表演水準、市場競爭等多重壓力下的集中體現。要想在影院市場站穩腳跟,國產懸疑片需要在三個維度突破:創作者需深耕劇情,強化邏輯嚴密性與人物塑造的豐滿度;演員需精進演技,用更細膩的表達賦予角色生命力;片方則要優化宣發策略,提升作品的市場曝光度。更重要的是,整個行業需打破題材固化的桎梏,以創新精神提升制作水準,用真正優質的作品贏回觀眾信任,開拓屬于國產懸疑片的市場藍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