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2025年,長安汽車對深藍的發展提出了兩個要求,一個是實現正向盈利循環,另一個是實現行業領先。但如今來看,深藍正與這兩個要求“背道而馳”。
2025年已經過半,不少車企都在第一時間積極發布上半年“考卷”,深藍汽車也身在此列。但結合其發展脈絡不難發現,這個曾經的“新能源黑馬”品牌上半年的日子似乎過的并不順遂。
先是多次陷入輿論危機,消費者信任度降低;再是主力車型銷量不達預期,整體銷量承壓。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藍汽車累計銷量14.29萬輛,僅完成下調后全年40萬輛銷量目標的35%。
值此之際,多家媒體報道稱,深藍汽車的首任董事長楊大勇秘密“回歸”,參與指導深藍汽車的日常工作。對此,中車網向深藍汽車工作人員進行求證,得到回復稱“僅參與部分工作交流”,針對傳聞的深藍汽車或將迎來組織架構變化,則是直言“沒有接到調整通知”。
從深藍速度到目標“三連敗”
成立于2018年的深藍汽車,曾是市場上當之無愧的“新能源黑馬”。其首款車型SL03于2022年7月份上市,并取得到了上市33分鐘訂單破萬、曾月銷3萬輛的佳績,更是只用了14個月就實現了交付10萬輛的“深藍速度”,曾一度被業界稱贊。
然而,這樣的高光表現未能持續,時間來到2025年,該車走勢明顯出現后勁不足。數據顯示,深藍SL03在今年1月份經歷高光時刻月銷3445輛后銷量持續下滑,到了3、4月份更是僅維持在百輛,其中3月份為944輛,4月份也僅為958輛,5月份雖有了大幅提高達到了1843輛,但距離其銷量巔峰期差距仍巨大。
事實上,在主力車型SL03陷入銷量疲軟期后,深藍汽車就迅速推出了深藍S07和S05進行占位,但這兩款車型在2025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雖上半年月銷量都能維持在5000以上,但與之競品相較仍有差距。從兩款車的銷量占比來看,目前深藍S05和S07是深藍汽車銷量的主要來源,兩款車占比超過60%。
另外,深藍汽車向上沖高的第一款產品G318也以失利告終。在G318發布之初,深藍汽車CEO鄧承浩曾提出“月銷過萬”的野心。但從結果上來看,深藍G318上市后市場表現不佳、慘遭滑鐵盧,常年月均銷量不過千余輛,遠遠不及鄧承浩的預期。2024年全年,深藍G318累計銷量僅有8909輛。相比定價更高的豹5以及坦克400Hi4-T等競品銷量更低。深藍借力越野車市場實現品牌向上的愿景,也隨之落空。
這一背景下,作為承接深藍G318的沖高使命的繼任者,深藍S09正式推出。該車定位于家庭大六座SUV市場,但在這一細分市場中,深藍處于“后來者”位置,想在騰勢、問界、領克等品牌也并非易事。
對于深藍汽車而言,其雖然定位于中高端新能源品牌,但在此前行業激烈的價格戰之下,在其不斷的“以價換量”的措施下,其主銷車型如深藍S05、深藍S07、深藍SL03、深藍L07、等產品已經落入15萬區間以內乃至10萬出頭的級別。因此,它急切需要一款車扛起向上旗幟,但事與愿違。這款被寄予厚望的車型上市首個完整月銷量僅1630輛。
至此,截至2025年6月底,深藍汽車累計銷量為14.29萬輛。盡管在年初鄧承浩將年度目標從50萬輛下調至40萬輛,其完成度仍舊不高,上半年僅完成目標銷量的35%。
而這已經是深藍連續第三年目標落空——2023年目標20萬輛實銷12.8萬輛;2024年目標28萬輛實銷24.38萬輛。更嚴峻的是,要實現調整后目標,下半年月均銷量需達4.28萬輛,而從上半年深藍汽車的銷量走勢來看,今年其銷量目標再次落空的概率很大。
營銷失控和“流量反噬”
如果說銷量壓力是慢性病,那么上半年爆發的系列輿論事件則給了深藍汽車一記急性重擊。CEO鄧承浩倡導的“流量營銷”策略,最終演變成一場品牌信任的災難。
5月27日,大量深藍車主啟動車輛時遭遇強制全屏廣告,內容為S09專屬購車券推廣,關閉按鈕被設計為不顯眼的灰色小字。車主紛紛在社交平臺吐槽,平均需8秒才能關閉,嚴重干擾導航等核心功能。
事件迅速發酵,#深藍汽車強制廣告#話題閱讀量達1.2億。隨著事件影響的不斷擴大,鄧承浩在社交平臺公開道歉,并表示這樣的做法是其希望讓更多客戶知道這一權益。他的言論并未得到車主和網友的諒解,甚至被質疑“二次營銷”。盡管深藍法務部后續聲明廣告僅在P檔彈出,但用戶信任已嚴重受損。
事實上,鄧承浩的多次出格言論都加劇了深藍汽車的輿論危機:5月其“買G318給大家離職機會”的發言被解讀為“變相裁員”;4月S09廣告語“無需多問”“無需多理”被指惡意碰瓷問界和理想。更早前“97名員工賣房創業”的故事,在年輕人中引發“貸款上班”的群嘲。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爭議反映深藍營銷團隊對當代消費者情緒缺乏敏感度——在失業率受關注的背景下,將“離職”與產品推廣掛鉤堪稱災難級失誤。
對于深藍汽車而言,比深陷輿論危機更為致命的是用戶信任的崩塌。從SL03累計降價4.2萬元,到S07上市7個月即推新款降價3萬清庫存,再到G318“永不降價”承諾“流產”...頻繁的價格調整使早期支持者產生強烈被背叛感。
某汽車論壇調研顯示,深藍車主推薦率從2024年的68%驟降至2025年6月的41%,“品牌忠誠度”正成為深藍最稀缺的資源。
此外,在輿論危機和銷量承壓的背后,深藍汽車的財務狀況也不容樂觀。據長安汽車財報披露,2023年和2024年,深藍汽車凈利潤兩年累計虧損45.7億元。截至2024年末,深藍汽車總資產達342.95億元,凈資產為-35.03億元,公司負債率高達110%,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
2025年,長安汽車對深藍的發展提出了兩個要求,一個是實現正向盈利循環,另一個是實現行業領先。但如今來看,這兩個目標似乎都和當前深藍的發展相差甚遠。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升級”為獨立央企,行政提級后其內部必然會有變動,而作為長安汽車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的核心承載者,深藍也或將迎來內部調整。
面對諸多的不確定性,“老將”楊大勇馳援的傳聞也變得有跡可循。而面向新能源市場激烈的競爭和新央企的誕生后的新市場格局,窘境中的深藍汽車能否“破局”變得至關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