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比亞迪在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實現乘用車工廠首車下線,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戰略邁入新階段。巴伊亞州州長杰羅尼莫·羅德里格斯在儀式中強調:“這座工廠不僅是產業地標,更開啟了巴中合作新篇章,將推動綠色技術創新。”
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指出,工廠從破土到投產僅用15個月,展現了中國制造的效率優勢。行業觀察認為,該項目作為拉美最大電動車制造中心,成功將中國新能源產業鏈模式復制到新興市場。
巴西市場突破與本土深耕
比亞迪在巴西的進階軌跡已成為行業樣本。2022年銷量僅260輛,2023年飆升至1.7萬輛,2024年突破7.6萬輛(同比增長328%),斬獲“增長最快汽車品牌”稱號。2025年1-5月,其純電車型市占率達92.16%,5月整體品牌市占率攀升至9.7%,躋身當地銷量前四。
值得注意的是,同款車型巴西售價為中國市場2-3倍,仍獲13萬家庭選擇。這種溢價能力源于比亞迪十年本土化深耕——自2013年設立圣保羅辦事處起,通過光伏、大巴等業務建立技術信任,使品牌與“可靠性”深度綁定。
綠色工廠與產業鏈賦能
總投資55億雷亞爾(約71億人民幣)的卡馬薩里工廠,坐落于巴伊亞州工業核心區,依托成熟產業鏈和港口物流,規劃年產能15萬輛。工廠采用太陽能與水力供電,配備雨水回收系統,成為拉美首個實現零碳運營的汽車制造基地。該項目預計創造2萬個就業崗位,并通過本地供應鏈協作構建產業生態。州長杰羅尼莫特別指出:“工廠將加速巴西交通綠色轉型。”行業專家認為,此舉有效化解了巴西階梯式上調進口關稅的貿易壁壘,為中國車企出海提供新范式。
全球化布局與技術背書
比亞迪當前已形成覆蓋泰國、匈牙利等地的全球制造網絡,新能源車進駐112個國家和地區。2025年上半年海外銷售47.21萬輛,同比激增132%,歐洲總部落戶匈牙利標志著本地化戰略升級。技術層面,海獅07EV等7款車型獲Euro NCAP五星認證,海鷗(參數丨圖片)斬獲“世界城市車”大獎,成為中國品牌首例。
為支撐全球化,比亞迪組建6艘滾裝船隊保障物流,預計2025年海外銷量將突破80萬輛。國際媒體評價,這種“研發+制造+物流”的全鏈條能力,正在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比亞迪的巴西征程,揭示了中國品牌出海的共性挑戰。需突破“廉價低質”認知鴻溝,適應更加嚴苛或者有特色法規標準,應對地緣政治風險。例如工廠建設期間,曾因文化差異遭遇輿論曲解。但通過深度本地化運營——如定制化產品設計、本土員工培訓、供應鏈協同等,比亞迪成功將挑戰轉化為機遇。分析師指出,其經驗證明中國制造正從“產品輸出”轉向“技術標準輸出”。隨著拉美工廠投產,比亞迪將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為全球交通低碳轉型注入中國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