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響原創 · 作者|林之柏
市場增量看高端,高端增量看折疊——這是智能手機行業的共識。
然而經過數年狂奔后,折疊屏無可避免撞上瓶頸。IDC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增速為30.8%,歷史上首次從三位數跌至雙位數,其中四季度出貨量增速跌至-9.5%。各大廠商也迎來新考驗,據CounterPoint報告三星去年折疊屏出貨量同比下跌33%。
折疊屏已走到關鍵分岔口。一方面,折疊屏受眾面拓寬:初代消費者以樂于嘗鮮的“科技駭客”、“商務精英”為主,如今則向更廣泛的大眾消費群拓展,消費者對折疊屏的實用性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技術競賽進入深水區:上一階段廠商在折疊模式、輕薄度等單一環節做文章,但表層微創新已很難卷出新意,全方位技術提升才能找到新的差異化優勢。
種種跡象表明,折疊屏手機要想走出瓶頸、喚醒消費者的熱情,就必須擺脫過往束縛、改換思路,從形態創新轉向全面的技術升維,實現全方位的市場重構與技術更迭。這是挑戰,也是機會。
7月2日,榮耀舉辦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輕薄折疊旗艦新品榮耀Magic V5。作為榮耀新一代旗艦折疊產品,在微米級制造工藝、創新材料應用和具有自動駕駛能力的AI智能體技術多重加持下,榮耀Magic V5設計概念、核心性能、工作效率都有全面提升。
數據顯示,7月4日開啟首銷后,榮耀Magic V5打破榮耀歷史折疊屏首銷紀錄,用戶用手投票表達了對產品的肯定。榮耀Magic V5這番表現,既展現了榮耀對折疊屏的全新探索成果,也帶給正處于升級關鍵階段的手機行業全新的突圍啟示。
打破“不可能三角”,從輕薄到全能
站在全行業的視角來看,要想突圍,并不容易。阻礙折疊屏更進一步的技術難點很多,其中最讓廠商們頭疼的是輕薄、續航和精致耐用的“不可能三角”。
和直板機相比,折疊屏的多屏幕支撐結構、鉸鏈以及復雜線路板結構,制作工藝比直板機復雜約2倍,制作精度要求從毫米級躍升至微米級,堪稱手機制造的“奧運會”,難點眾多,只有世界級選手才有資格下場競爭。
比如輕薄和強續航自帶矛盾,續航能力要看電池容量,但增加容量就要增加電池體積;折疊屏使用的柔性OLED面板和鉸鏈都有“易碎屬性”,為了加強保護,一些產品在屏幕增加一層薄玻璃保護層,但無形中又增加了手機厚度、重量。
這些年各大廠商已經想了不少辦法解決上述問題,從未放棄攻克“不可能三角”。有的廠商采用新型轉軸設計和材料,在提高抗摔性的同時保持較小厚度,近年不少折疊屏產品輕薄程度向直板機看齊。
難點即痛點,同時也是廠商技術升維的方向。用戶訴求其實不難理解,歸納起來不過便攜(足夠輕薄)、耐用(抗摔防爆)和安心(可靠續航)。誰能率先在“不可能三角”中找到微妙平衡,就能快一步搶占高地。
基于青海湖刀片電池、新一代航天特種纖維和榮耀魯班榫卯式緩震鉸鏈三大創新工藝打造的榮耀Magic V5,以微米級精密制造破解“不可能三角”,交出一份具有突破性意義的高分答卷:
輕薄度上,榮耀Magic V5折疊狀態下厚度僅8.8mm、展開后 4.1mm,裸機狀態下輕于直板機iPhone 16 Pro Max。
續航上,榮耀Magic V5搭載了行業首個突破6100mAh容量的青海湖刀片電池,硅含量高達25%,將能量密度推至901Wh/L、單疊片厚度僅0.18mm,在擴大容量的同時縮小電池體積。
在可靠性上,機身保護和耐用度雙升級,榮耀魯班榫卯式緩震鉸鏈的第二代盾構鋼材料擁有2300Mpa抗壓強度,大幅提升鉸鏈堅固程度。
仔細分析之下,我們可以看到榮耀Magic V5破解“不可能三角”的核心原理:跳出過往思維桎梏、打破認知局限,看得「更深」、「更遠」、「更全」。
發布現場,榮耀公布一支名為《潛能之光》的視頻,表面上是呈現外觀設計靈感,實則是對品牌理念的深度剖析。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描繪了一個經典的“洞穴之喻”:洞穴里的囚徒一生只看到墻壁上的影子,將這誤認為是真實世界的全部,于是終日沉迷其中,深陷認知囚籠,未能及時察覺外部水溫變化,喪失向外探索的敏銳力——這一認知牢籠,也是榮耀竭力擺脫的創新束縛。
榮耀CEO李健直言,無論對榮耀還是對整個智能手機行業來講,唯有歷經認知的囚籠、覺醒、重構、喚醒,才能充分釋放潛能,走向自由翱翔的新生。從榮耀Magic V5交出的答卷來看,榮耀已經主動走前一步,釋放創新思維。
所謂「更深」,是指從用戶真切訴求出發,反推產品設計,深入洞悉用戶痛點。行業在過往常犯的一個錯誤,是設計理念跑偏:追求極致輕薄、極致續航等單一賣點,務求在短期內聚攏流量與關注度。榮耀則意識到,產品口碑和用戶滿意度才是跑贏長期戰役的真正秘訣。
「更遠」則是指敢于應用各種前沿設計、材料,不拘泥于主流路徑,也不迷信過往經驗。
看得「更全」,指向榮耀Magic V5“既要又要還要”的設計理念,保證不減配、不為輕薄犧牲續航等性能。同時避免“抓大放小”式折中思維,既大膽創新又死磕細節,以量變積累促成質變升級。
我們總說認知高于行動,思維決定上限,榮耀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個道理。這種思維優勢不僅體現在對“不可能三角”的破解上,更體現在對AI技術的把控,以及隨之而來的生產力革命上。
AI智能體提效,抹平生產力鴻溝
破解折疊屏的“不可能三角”,不僅意味著產品在輕薄、續航和精致耐用性上實現平衡,滿足用戶日常需求,更為進一步挖掘折疊屏功能潛力、拓寬場景邊界奠定基礎。
當代人生活、工作邊界日漸模糊,手機作為一個重要的智能終端,跨場景、跨屏、跨生態協同工作能力愈發重要。走過了以折疊形態、基礎性能和用戶體驗為焦點的多個競爭階段后,折疊屏下一個階段要爭的,無疑是場景價值,也就是生產力。
近些年AIPC的興起,讓外界看到生產力躍升的潛能。算力升級和本地化部署提高了云端響應速度,AI大模型的全面接入和AI助手普及讓文檔處理、數據分析、日程規劃更為便利,多設備協同更是進一步打通了硬件生態。
手機行業同理——AI技術加持下,智能手機設計邏輯正發生深刻變化,逐步抹平手機和PC的生產力鴻溝。榮耀Magic V5正好抓住這個機遇,從算力、兼容性、人機交互和生態互聯四大維度著手,試圖突破智能手機的生產力壁壘。
算力是基礎,榮耀Magic V5搭載滿血高通驍龍8至尊版,并首次引入PC級處理器架構,提供了滿血性能的基本盤。其次在兼容性上,榮耀Magic V5不僅兼容蘋果iOS、Windows等全格式辦公軟件,還支持數十種專業文件格式,滿足不同行業需求。
格式兼容性一直是手機和PC最大差異之一,手機要么無法適配部分格式、要么需要下載額外的處理軟件,既增添內存壓力也影響效率。然而技術問題并沒有想象中難,行業真正的癥結仍在于思維慣性——沒有把解放生產力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榮耀意識到關鍵所在并做出應對,這也體現了團隊對用戶痛點、行業現狀的把控。
榮耀Magic V5搭載滿血高通驍龍8至尊版芯片 圖源:榮耀官網
而要說AI對固有思維的徹底顛覆,無疑是在交互環節。榮耀YOYO AI智能體的一系列功能升級,在日常工作中為用戶節省大量時間,大幅提升生產力。
一方面更主動:YOYO自帶“一語問屏”功能,從被動應答-執行升級為主動響應-完成任務,并對分屏入口進行了優化,提供AI智能分屏體驗,打破傳統單任務操作局限;另一方面更精確,YOYO化身“智能大腦”,從茫茫信息中找到所需內容。
榮耀YOYO各項功能全面升級 圖源:榮耀官網
AI助手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AI技術的探索上依然存在認知囚籠,在原有技術框架下進行漸進式改良,而非著眼于長期的顛覆性突破。或許人們在面對新技術浪潮時總會被淺層表象迷惑,一時間難以觸及本質,把基礎功能當作AI技術的精髓。
不過好在,榮耀并未停留在表層。榮耀Magic V5的獨特之處就在于,用AI為基底構筑智能體“中樞”,把分散性的功能整合成為如毛細血管般遍布設備全身的AI智能化網絡,對喚醒、查找、執行、整理復盤進行全覆蓋。
如果說此前的AI手機是將各項AI功能節省下的時間相加,得出一個簡單的提效數字;那么榮耀Magic V5就是以精密的高等方程式串聯全局,實現幾何級的生產力提升。
最后當然少不了跨越系統、品牌、設備、場景的全生態互聯:打造榮耀“AI全家桶”,打通手機、PC、平板、智能手表和耳機等AI終端;拆掉系統高墻,首次實現蘋果iOS、鴻蒙、安卓、Windows等系統設備的互傳分享。
榮耀打造“AI全家桶” 圖源:榮耀官網
時間碎片化、場景分散化,是當代職場人辦公特點之一,多設備協同辦公是大趨勢。優秀的智能終端,必須具備跨場景、跨設備的互聯能力。這一趨勢也是對近些年AI開源、科技生態融合潮流的響應和放大——榮耀Magic V5首次實現全品牌互聯互通,體現了榮耀著眼長遠,以行業進步、普惠用戶為出發點的大局觀,其影響甚至已經跳出手機、智能硬件行業本身,向更廣闊的領域延伸。
在發布會上,榮耀宣布支持MCP和A2A協議,并將和阿里巴巴、比亞迪、美的等各行業伙伴合作,在智能體服務生態、智慧車聯、智慧家居等領域開展一系列探索。榮耀CEO李健表示,AI時代搞封閉是行不通的,榮耀一直堅持生態、思想和理念的“三點開放”策略,與各行業通力合作,只求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榮耀打造開放智能生態 圖源:榮耀官方微博
毫無疑問,折疊屏手機已站到下一個成長周期的入口。“不可能三角”被打破,技術競爭進入深水區;借力AI,獲得向PC看齊的生產力,則在用戶端創造出全新增量空間。
變幻莫測的市場,考驗與機遇同時涌現,必將對行業原有格局形成沖擊。誰能更早一步跳出思維局限找準未來戰略錨點,更準確洞悉需求并付諸產品創新,就能抓住這一波新增紅利,駛上快車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