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近日,一則消息在國際輿論場掀起波瀾。6月20日,歐盟根據《國際采購工具》(IPI)出臺措施,限制中國企業和產品參與其醫療器械公共采購。而在中方外長王毅結束對歐洲訪問,專機還未回國之際,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廣泛關注。緊接著,7月6日,中國財政部發布通知,即日起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部分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采取對等限制措施。這一來一回,背后有著怎樣的復雜糾葛,又釋放出了何種強烈信號?咱們不妨深入剖析一番。
其實,歐盟此番針對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的限制舉措,并非孤立事件。近年來,中歐之間在經貿領域的摩擦時有發生。遠的不說,就拿電動汽車領域來講,2023年9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公平競爭為理由,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經過一系列操作,當地時間2024年10月4日,歐盟成員國表決通過了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提議,并于10月31日起正式實施為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 。這一做法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干擾了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不僅阻礙中歐貿易投資合作,延緩歐盟自身綠色轉型進程,還影響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努力 。
馮德萊恩(資料圖)
如今,在醫療器械領域,歐盟再次故技重施。6月2日,歐盟成員國依據《國際采購工具》投票決定,禁止中國醫療器械制造商未來5年內參與價值超過500萬歐元的歐盟公共采購項目招標。據了解,《國際采購工具》是歐方的單邊工具,其有針對性做法釋放出令人擔憂的信號,不僅加劇了中歐經貿關系的復雜性,也與歐盟所倡導的開放市場和公平競爭原則相悖。早在2024年4月22日,歐盟就首次調用IPI,對中國醫療器材采購啟動調查。可以說,歐盟在這條限制中國企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中方在面對歐盟這些舉措時,一直保持著極大的克制與誠意。在電動汽車反補貼案中,自2024年6月開始,中歐雙方基于事實和規則,就開展了十余輪技術磋商。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多次與歐委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會面,進行全面、深入、建設性的磋商 。即便在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最終反補貼稅已成定局后,中方仍在尋求通過價格承諾等方式解決問題。
在醫療器械問題上同樣如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多次通過雙邊對話表示,愿與歐方通過對話磋商和雙邊政府采購安排等方式妥處分歧。可歐方呢,不顧中國釋放的善意和誠意,依舊我行我素,采取限制措施,構筑新的保護主義壁壘。這種“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行為,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面對歐盟的強硬姿態,中方不再沉默,果斷采取了對等限制措施。7月6日,財政部發布的通知明確規定,采購人采購預算金額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時,確需采購進口產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后,應當排除歐盟企業(不包括在華歐資企業)參與。對于參與的非歐盟企業,其提供的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占比不得超過項目合同總金額的50% 。
這一措施可謂精準有力。一方面,明確針對歐盟企業,不搞擴大化,在華歐資企業生產產品不受影響,體現了中方的理性與克制;另一方面,從采購金額和產品占比等方面做出細致規定,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這表明中方在反制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并非盲目應對。
歐盟(資料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強調,相關措施是為了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環境。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憑借自身實力參與競爭,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歐盟無端設置貿易壁壘,對中國企業進行不公平對待,中方此舉就是要讓歐盟明白,這種做法是行不通的。
歐盟此番行為,背后有著多方面的考量。從經濟層面看,歐洲一直將制造業視作“皇冠上的明珠”,但近年來,其制造業面臨諸多挑戰。以德國為例,衡量德國制造業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德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雖然近期有所上升,但6月仍停留在49.0(低于50表明行業萎縮) 。在這種情況下,歐盟一些人將中國的發展視為對其制造業的威脅,試圖通過貿易保護措施來維護本土產業。法國財長隆巴爾就聲稱,要加強貿易壁壘,對抗所謂“可能損害歐洲工業經濟的中國進口產品”。
從政治層面講,歐盟內部一些勢力受美國影響較大。當前國際局勢復雜,美國不斷在全球范圍內挑起貿易爭端,試圖維護其霸權地位。歐盟部分政客認為,通過對華強硬,可以向美國示好,在美歐關系中獲取更多利益。但他們忽略了中歐之間龐大的經貿合作基礎以及合作帶來的巨大利益。
再者,歐盟在戰略判斷上出現了失誤。原本歐盟預期特朗普第二任期會延續對中國的強硬政策,想借此在中美博弈中左右逢源。然而,特朗普近期與中國的“關稅戰”很快偃旗息鼓,還取消了對華芯片設計軟件、乙烷、噴氣發動機的出口限制。這一變化打亂了歐盟的如意算盤,為了重新找回“平衡”,歐盟選擇在對華政策上采取更強硬的姿態。
中方這次果斷出手,釋放出了多個強烈信號。其一,表明中方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過去,中方在面對貿易摩擦時,往往先通過對話、磋商等方式解決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中方會無底線地容忍對方的不合理行為。一旦中方的善意被忽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中方必將采取有力措施進行反擊。
其二,提醒歐盟要珍惜中歐合作的成果與機遇。中歐建交50年來,雙方在經貿、科技、人文等諸多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給雙方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今歐盟一些短視的貿易保護行為,正在破壞這種來之不易的合作局面。中方希望歐盟能夠清醒認識到這一點,回到對話合作的正軌上來。
特朗普(資料圖)
其三,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維護公平、自由的國際貿易秩序的立場。在全球貿易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當下,中國始終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歐盟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做法,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中方的反制行動,是對這種錯誤行為的有力糾正,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表明任何企圖破壞公平貿易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抵制。
歐盟在中方專機還未回國之際,就對華醫療器械企業出手,這一錯誤做法引發了中方的果斷反制。未來,中歐關系走向何方,關鍵在于歐盟能否正視中方的立場與訴求,摒棄錯誤的貿易保護主義思維。中歐合作空間廣闊,只有通過平等對話、互利合作,才能實現共贏,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