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安徽日報客戶端
記者 阮孟玥
萬用表的指針無聲劃過故障風扇的電路板,“科技輕騎兵”王躍悅的目光專注如炬。7月3日,安徽師范大學物電學院“社區科技站”志愿服務隊整裝開進蕪湖市鳩江區四褐山街道管山社區,小小的維修臺前,送來“診斷”的電扇、電水壺已悄然排起長隊。
“風扇不轉啦!”“電水壺罷工啰!”——焦急訴說化作青年手上沉穩的應對。精密儀器化身“聽診器”,隊員指尖如探針在電路間游走,精準揪出電容鼓包、開關氧化的“病灶”。焊接筆尖輕點,火花微閃,汗水浸濕了隊員們的額頭。“修好啰!您試試!”當老舊收音機重煥清晰聲響,失靈的燒水壺再度沸騰蒸汽繚繞,愁容瞬間轉為驚喜贊嘆:“大學生真有本事!太感謝了!”
管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主講人汪啟航將知識融入生活場景。“您看廚房電飯煲、臥室臺燈,哪樣離得開電?”他以廚房潮濕角落插座和老化插頭為警示靶心:“它們可是潛伏高手!萬一觸電,切記——快切斷電源!”臺下居民專注聆聽,頻頻點頭。宣講結束,圖文并茂的《家庭用電安全手冊》遞到老人手中,掌聲如潮響起——那是樸素心聲對知識甘露的真摯回響。
“真是雪中送炭!”社區居民劉爺爺感慨不已,“用電安全實用,維修更解了‘舍不得修、無處修’的疙瘩,暖到心坎里!”社區負責人對這支隊伍充滿期待:“大學生帶來了技術服務與青春活力。希望這支‘科技輕騎兵’常駐社區,持續引入高校智慧,共建更溫暖幸福的家園!”
俯身焊接,傾情奉獻專業技能;用心科普,知識筑牢安全籬柵。安師大物電學子化身“科技輕騎兵”,以專業之手在煙火街巷間熔鑄科技紐帶——這行走的課堂,不僅為青春寫下滾燙注腳,更為社區點亮了電表穩守、燈火恒暖的嶄新圖景。青春背靠專業而行,其步伐必將踏得更穩,其光亮亦將照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