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上的新棋局
當蕪湖數據中心集群的機柜燈光在無為市次第亮起,當合福高鐵呼嘯穿過銅陵長江公鐵大橋,這座古稱“濡須”的濱江小城,正以76.61平方公里的城鎮開發邊界為棋盤,落下融入長三角的決勝棋子。
近日曝光的無為市2025年國有建設用地出讓計劃,猶如投入平靜江面的巨石——全年計劃出讓土地,其中中心城區占比超60%,城東戰略留白區驚現近百畝商業用地,高溝產業園工業地塊溢價空間高達30%……一場圍繞“黃金水道”的土地暗戰已然打響!
NO.1|壹
供地密碼里的城市野心
翻開新鮮出爐的出讓計劃表,三條價值動脈躍然紙上:
城東片區上演“雙核驅動”
羽毛羽絨產業集聚區釋放120畝住宅用地,緊鄰在建的比亞迪大道TOD樞紐;馬口河畔98畝商業用地浮出水面,規劃文件顯示將建設區域首座宜鄰中心。更值得玩味的是,城東園區西南角預留的300畝戰略留白區首次解禁,要求“引進智能制造總部或區域研發中心”。
老城更新暗藏“鉑金地塊”
環城河綜合治理工程沿線掛牌3宗袖珍地塊,最高容積率僅1.8,規劃條件明確“延續新中式風貌”。冷凍廠片區棚改釋放的85畝地塊,需配建15%人才公寓,周邊景福橋通車后直達城南體育公園。
高溝鎮驚現“工業地王”
作為中國電纜之鄉,高溝園區西北側220畝工業用地起拍價創歷史新高。已有三家上市公司參與預溝通,要求配套專家公寓和共享實驗室。
NO.2|貳
規劃藍圖中的財富密碼
比土地供應更值得深挖的,是剛獲批的《無為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埋下的超級彩蛋:
交通動脈重構時空版圖
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年內動工,從城東到蕪湖主城縮短至25分鐘;合蕪宣城際鐵路在福渡鎮設站方案獲鐵總批復;更震撼的是無為港區規劃圖顯示,將在泥汊鎮建設萬噸級深水碼頭,直接對接上海洋山港“江海聯運”。
藍綠網絡激活濱水經濟
沿西河布局的18公里生態廊道,將串聯起7個濱水商業節點;環城河兩岸規劃的民國風情街已啟動招商,文件要求“植入夜游燈光秀與非遺工坊”。
產業風口催生超級IP
蕪湖數據中心集群起步區落地開城鎮,配套出臺稅收三免三減半政策;更讓投資客心跳加速的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控規——石澗鎮連片工業用地預留了500畝彈性發展區,明確承接特斯拉二級供應商。
NO.3|叁
房企鏖戰的三大戰略要地
當土地供應遇上頂層設計,三大決戰高地浮出水面:
城東產城融合區:家門口的萬億賽道
在羽毛羽絨產業園上班,到馬口河商業體消費將成為新常態。地塊周邊規劃6所中小學,加上城東院區三甲醫院,自持商業回報率預期超8%。更誘人的是產業人口紅利——華通電纜等企業新基地投產后,將導入2.3萬技術工人。
高鐵商務區:被低估的價值洼地
福渡鎮TOD地塊要求配建200米超高層,這將是無為新地標,承擔區域企業總部功能。周邊倉儲用地轉型劇本殺:某物流巨頭已簽約打造智慧物流園,而相鄰的80畝商服用地正洽談引入奧特萊斯。
襄安文旅帶:隱形的黑馬
這個被忽視的古鎮暗藏玄機:竹絲湖東岸50畝低密地塊容積率僅1.2,要求建設徽派民宿集群;更關鍵的是西河航道整治后,將開通直通巢湖的游輪航線。
第一房研究院觀點:
搶占皖江最后價值洼地
無為市的土地盛宴絕非偶然,其背后是三重戰略機遇的疊加引爆:
空間重構的黃金窗口
全市866.16平方公里耕地紅線與99.97平方公里生態屏障的剛性約束,倒逼建設用地的集約化開發。當城東片區住宅容積率普遍突破2.5,當高溝鎮工業用地畝均稅收門檻提至50萬元,“向天空要空間”成為房企生存法則。
產業人口的雙重紅利
蕪湖數據中心集群帶來的不僅是200億直接投資,更將吸引字節跳動、阿里云等配套企業。保守預測到2027年,新能源與數字經濟將新增8萬就業崗位,這正是房企敢于溢價30%拿地的底氣。
政策紅利的罕見機遇
從“畝均論英雄”的差別化供地,到重點產業項目用地“隨報隨批”的綠色通道,無為市正打造長三角最高效的營商環境。更重磅的是,安徽省財政廳近期批復50億專項債用于長江岸線整治,臨江板塊價值面臨重估。
隨著合蕪宣城際鐵路2026年通車,無為將正式邁入長三角“一小時通勤圈”。那些今天搶灘布局的房企,正在押注一個更宏大的未來——當引江濟淮工程貫通長江與淮河,這座因水而興的城市,終將成為串聯兩大經濟圈的黃金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