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避坑”關鍵是查資質、細化條款。
暑期進行曲已奏響,家長們紛紛進入假期的“規劃模式”或“執行模式”,研學、游學、夏令營等各類產品鋪天蓋地襲來,“選擇困難癥”也隨之而來。
從文化探索到技能拓展,從知識學習到興趣培養,研學游的形式愈發多樣?!懊Q袑W”“科技探索”“非遺體驗”等琳瑯滿目的路線選擇,價格從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家長們既期待孩子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又擔心高價團淪為“到此一游”的噱頭,或是因選錯路線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在繁榮的研學游市場中,不同定義產品的收獲千差萬別。有的注重知識傳授,有的強調體驗感悟,這些產品的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差異?今年暑期,研學消費市場又呈現出哪些新風向?如何在眾多活動中,避開營銷陷阱,為孩子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成長方案?《消費者報道》將帶你一起探究研學游市場的多元生態,助你做出明智決策。
圖源:某家研學旅行機構的線上購買頁面。
02.
研學VS夏令營,傻傻分不清楚?
研學、游學、夏令營……暑假想為孩子報團,但各種名目的行程看得眼花繚亂。這些活動到底有何區別?
近日,《消費者報道》記者咨詢多家游學機構后發現,不同機構對上述定義的解釋不盡相同。某國內知名教育培訓機構的咨詢客服稱,其機構所指的游學是國際線路,研學是針對國內線路。
另一家專注于兒童戶外教育的機構咨詢客服則表示,其機構所指的研學是冬/夏令營的一種形式,行程主要聚焦讓孩子學習人文歷史類知識。此外,該咨詢客服還表示,除研學類冬/夏令營活動,還提供科技類、軍事類、戶外探索類、運動類的線路活動。
同時,也有旅游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研學是強調與課堂教學內容聯動,如“XX高校研學”“XX文化探索”等,是“知識+素養”的移動課堂;而冬/夏令營重點在于某一專項技能或興趣的發展,如“戶外探險營”“科技營”“籃球營”等,是“興趣+能力”的強化營地。
不過,無論是研學、游學還是夏令營,核心目的都是將課堂知識延伸到線下,組織方都是寄望通過沉浸式、實踐式的學習方式,實現孩子的知識拓展、能力培養或價值觀塑造。因此,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項目時,不妨多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明確希望通過該行程達到什么目的,從而選出最合適的項目。
03.
個性化和多樣化研學成消費新寵
近兩年,研學游的突然爆火為旅游市場注入了強勁動力,在政策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各地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與自然資源,開發出豐富多樣的研學產品。從歷史文化名城的古跡探秘,到自然風光的生態研學,再到科技園區的創新體驗,國內研學市場已進入快速發展期。
同時,在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政策的引導下,研學游的價格也在逐漸趨于合理化,使得更多的家庭能夠參與到研學游中。據北京商報報道,今年暑期研學游產品價格同比下降約30%,部分機構通過新增特色體驗活動、主題工作坊等增值服務,以提升產品吸引力。
圖源:某家研學旅行機構的線上購買頁面。
隨著研學游市場不斷成熟,其發展軌跡也悄然發生變化。以往,研學游主要聚焦于北京、西安、南京等歷史文化名城的古跡探秘,消費者多以觀光打卡、淺嘗輒止為主。但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消費者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式的旅游,而是更加注重價值收獲和深度體驗。這種需求的轉變促使研學項目正趨向個性化、多樣化。
比如,針對想要了解科技原理的孩子,商家推出了科技主題的研學活動,讓孩子走進科技工廠或親自動手參與實驗,通過引入AR、VR、AI等前沿技術,讓孩子親身體驗科技的魅力。
而職業體驗類研學活動,則是通過與企業或鄉鎮合作,為孩子打造真實的職業模擬場景,助力其探索未來職業方向。
“自然派”研學也頗受市場青睞,除海洋生物觀測、雨林探秘、草原騎行等沉浸式自然課堂激增外,剪紙、扎染、捏面塑等非遺體驗同樣成為新熱點?!氨绕鸩┪镳^探訪,我更想讓孩子去探索大自然,親身體驗傳統手工工藝,在實踐中感受自然與文化的魅力,并接受多維度的創意啟蒙?!蹦呈茉L家長向《消費者報道》記者說道。
與此同時,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的親子營成為暑期研學的熱門選擇。親子營不僅讓孩子在活動中學習成長,還能增進親子關系。
據去哪兒相關負責人向《消費者報道》記者透露,今年暑期,親子游、大學生是出游主力軍,長線游占比超六成。而“哪兒涼快去哪兒”也成為親子家庭的熱門選擇,西北、云南、東北等平均溫度低于25℃的地區,憑借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涼爽氣候,成為親子研學的避暑游首選目的地。這些地區不僅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可供探索,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能夠讓孩子在旅行中收獲知識與快樂,同時享受親子時光。
03.
“避坑”關鍵是查資質、細化條款
自研學游出圈以來,市場反饋褒貶不一。有觀點認為研學游能擴寬孩子視野,鍛煉孩子獨立能力,還能為孩子實踐學習提供契機,但也有不少家長吐槽研學游“空有虛名”,花高價報團,孩子最終只是“到此一游”。
部分商家的合同陷阱和服務縮水的問題,更是讓家長們防不勝防。合同條款定義模糊,實際行程臨時變更、住宿餐飲降級等問題發生時,使得家長維權困難;課程質量“注水”,不僅讓孩子失望而歸,還浪費了他們寶貴的暑期時光,家長花費的金錢也打了水漂。
如何規避上述風險,合理為孩子挑選研學項目?
首先,在挑選研學機構時,要嚴格審查其資質,如營業執照、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等。如果是教培機構開展的研學活動,需核查其是否具備旅行社資質,或委托具備資質的旅行社開展活動,否則存在違規風險。
其次,在合同簽訂前,仔細研讀服務條款,明確細化行程安排、住宿餐飲標準、師資配置、費用明細、退費規則、安全責任等。涉及課程內容的部分,建議與機構確認講師/指導老師是否具備相關資質,課程設計方案是否貼合孩子學段,能否對孩子的綜合素養提升起實質性作用。
需注意的是,針對“綜合服務費”“高端研學”“名校交流”“專家授課”等模糊表述,建議在合同中將相關細節具體化,退費規則根據不同情形(機構取消、不可抗力、個人退團等)明確退費比例、時限等,避免發生糾紛時難以維權。
最后,在比對各機構研學項目時,不要盲目跟風高價/熱門產品,也不要一味追求低價。建議家長結合目的地的生活標準,即詢問機構關于吃、住的標準,參考旅游平臺上當地餐飲、酒店的正常價格范圍,初步判定該研學項目定價是否虛高。同時橫向對比同類產品,警惕不合理溢價。
研學項目并非文化知識線路就一定最好。家長可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知識儲備以及家庭預算,選擇真正合適孩子的行程。如小學生可關注智力啟發或生活體驗類活動,初中生可適當參與一些研究性課題,高中生建議選擇與后期求學及職業規劃等相關課題。
綜合而言,選擇研學項目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希望家長們能夠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選擇到真正有價值的研學項目,讓他們在研學過程中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升能力,收獲知識與快樂。
作者:黃歡歡
微信編輯:彭騰歡
責任編輯:肖道
制圖:Judy Chen、Julia
轉載授權、投稿、合作請聯系消道長:
消道長微信:ccrzhusho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