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有帶餌和空鉤之分,這是兩種基礎的調漂方法。空鉤調漂很多釣友認為確定調目比較盲目,比如帶餌調漂更加科學一些。這是因為在不知道餌重的情況下確定一個調目,稱餌重之后目數不太可控,可能沒目數,那就需要重新修剪鉛皮。可能目數比較高,那么就只能釣比較高的目數,從看漂的角度來說,高目是不如低目明顯的。
要是帶著餌料調漂,那么就不用確定空鉤調目了,半水狀態下調漂完畢之后去掉雙餌,那這個目數就是空鉤的調目。帶餌調漂也是有兩種的,第一是帶雙餌,第二是帶單餌,我們都知道調漂的方法不同,并沒有好壞之分,目的在于調整出不同的靈鈍來,最終適應當前的魚情特點。要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帶雙餌調漂是最科學的一種,因為考慮了兩個餌料的重量,可以根據調漂公式調整出任何想要的狀態來。在釣魚的時候就比較有優勢了,知道什么狀態下中魚率比較高,這叫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單餌調漂的方法大致有這樣兩種,第一其實就是空鉤調漂,半水狀態下調整好調目之后掛一個餌料稱重,餌料掛在上鉤、下鉤均可。第二就是始終帶著一個餌料來調漂,具體的方法是這樣的。第一步是重鉛找底,確定好垂釣窩點的水深,然后把浮漂座往下拉1.5倍子線長度。這個就是所謂的半水深度,這個調漂的深度越是接近實際的垂釣水深,調漂就越是相對精準,原因是魚線是有重量的,也會產生浮力,要是調漂的深度比垂釣的水深淺很多,還沒找到底的時候目數就會出現減少的現象,這就會導致你以為是調四釣二,其實是在調二釣二,狀態、靈鈍是完全不同的。雖然找口之后不影響垂釣,但是如果出現了更換子線、餌料時,找回原來高中魚率的狀態就比較花時間了。
確定好半水深度之后減掉兩個魚鉤看目數,這個目的在于稱鉤重,這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牢記稱餌重的目的在于確定最靈釣目,稱鉤重的目的在于確定最鈍釣目,這個最鈍釣目指的是鉛墜沒觸底之前的最鈍狀態。比如說掛單餌調4目,去掉餌料之后是6目,剪掉雙鉤之后還剩下8目,那么說明單鉤的重量是1目,一個餌團的目數是2目。這時候換上新的子線,其實很多釣友在釣魚的時候經常用的浮漂就那么幾支,一般都是知道什么魚鉤壓下多少目的,所以稱鉤重的步驟很多時候可以省略,這樣就減少了浪費子線的現象。
那什么狀態下叫做不靈不鈍?下鉤餌完全躺底,上鉤餌稍稍觸底,這個就是調漂中的不靈不鈍。一般來說下鉤中魚率比較高,但是自然水域野釣的話一般是需要考慮到水底環境的,要是餌料比較中,水底的淤泥比較松軟,那么上餌就不容易陷入里面,還是比較容易被魚發現的。根據調漂同時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來,水底的對釣組的支撐力達到一個餌料重量,一個魚鉤重量時,下鉤餌就完全躺底了,所以應該是釣5目的時候,此時上餌還沒觸底,只需要釣5目多一點,那么上餌就觸底了。此時下鉤餌對釣組沒任何拉力,處于完全躺底的狀態,所以下鉤掛餌就非常隨意了,麥粒、飯粒、蚯蚓等輕餌,包食、蘸小米等重餌全都可以使用,只要上鉤的餌料跟調漂時的重量差不多就可以了。
這調漂方法釣鯽魚的時候經常使用,這是因為釣鯽魚一般不會太鈍,而且鯽魚喜歡的區域大多有淤泥。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