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到25日,中歐峰會將在中國舉辦,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屆時將會一同訪華。馮德萊恩人還沒到中國,就先提出了三大訴求。
馮德萊恩在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發表講話
馮德萊恩表示,將在即將舉行的中歐峰會上,尋求重新平衡與中國的經濟關系,并要求中國放寬歐洲企業的市場準入,同時讓中國放松稀土出口管制。
在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馮德萊恩聲稱,中國正在擁有“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并向歐盟出口大量產品,而歐洲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變得更加困難。
為此,馮德萊恩表示,如果想讓中歐伙伴關系向前發展,那就需要真正的再平衡,減少市場扭曲,減少中國出口的過剩產能,并為歐洲企業提供公平、互惠的準入。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中國是歐盟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場,歐盟2024年對華出口2133億歐元,自中國進口5178億歐元,歐盟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為3045億歐元。
中國2024年對歐貿易順差為3045億歐元
然而,中國對歐盟3000多億歐元的順差,并非刻意為之,是雙方正常的貿易行為。歐盟大量需要中國的產品,所以才會不斷進口,馮德萊恩的指責是站不住腳的。
至于公平、互惠的準入,中國一直是這樣做的,反倒是歐盟率先破壞市場規則。去年,歐盟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前不久又對中國醫療企業進入歐洲市場設限。
歐盟自己不遵守公平、互惠的準則,馮德萊恩卻對中國倒打一耙,無非是想在接下來的中歐峰會中獲取更多籌碼。至于稀土問題,中方已經有過表態,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應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
除了提出這三大訴求,馮德萊恩還提到了俄烏沖突,聲稱中國給予了俄羅斯支持,讓俄羅斯有足夠的經濟維持戰爭,歐盟不能接受這一點。馮德萊恩表示,中國如何處理俄烏沖突中與俄羅斯的關系,將成為未來歐中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自俄烏沖突爆發后,歐盟就一直聲稱中國對俄羅斯給予了支持,并認為此舉破壞了中歐關系。如今馮德萊恩老化重提,算不上新鮮事。
對于俄烏沖突的立場,中方已經解釋過很多次,中國不是俄烏沖突的當事方,沒有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中國與俄羅斯是正常的貿易關系,不受任何第三方影響。
中俄關系不受第三方影響
如果歐盟總是抓著這個問題不放,中歐關系就很難從根本上改善,但責任不在中國這邊,而是歐盟自己沒有看清問題的本質。
中歐并沒有根本利益的沖突,即便是有再多分歧,也可以通過對話來解決,但如果將中歐關系與中俄關系捆綁在一起,中方是斷然不會接受的,歐盟需要仔細考慮清楚其中的利害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