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周四五兩場直播,來社群參與抽獎,抱走價值99元的火箭積木禮盒。
今天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聊孩子學編程這件事——怎么規劃、怎么走賽道、怎么助力升學。
我們家Joshua是從四升五開始學C++,Eric則是從三年級開始學C++。剛開始真的就是圖個興趣,想著學點邏輯、敲敲代碼也挺好。
結果沒想到,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刻,是Joshua去年的小升初。
信息學,成了他升學路上的一張意想不到的王牌。
去年小升初環境特別激烈,廣州這邊像廣大附中、二中、鐵一、六中這些頂尖學校,紛紛開放坑班召集對信息學感興趣的孩子學習。
Joshua因為有C++編程的基礎,陸續被幾所重點中學邀請參加他們的官方活動,其中不乏大部分家長和孩子心中的“夢中情校”。
如果你問我,
兩年前有沒有想過這些機會?
說實話,真的沒有。
五年級前,要是有人問我“你家孩子擅長什么?”我一定會說是數學。他數感好、邏輯強,我也一直覺得走數學路線就夠了。
直到他第一次接觸C++,很認真地告訴我:他想學信息學。
我一開始沒當回事,但他自己查書、刷題、周末主動報課,真的一點一點堅持下來了。
從那以后,編程不再只是一個興趣課,而是慢慢變成了他被關注、被看見的敲門磚。
特別是我們所在的廣東省,屬于“信奧第一梯隊”,政策支持多、資源集中,只要孩子有成績,真的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會,主動向你靠近。
我聯合哥哥在學的小圖靈編程課,做了一個面向全國各省市的“信奧編程咨詢群”,給大家分享全國各個省市學校,在信息學方面的重視程度、資源投入和機會方向,感興趣的家長可以直接進群來,我們跟你說下不同梯隊的準備路徑。
所以去年我也是大開眼界了。
本我們只打算把數學學好,但沒想到編程可以直通更大的舞臺。
這兩條路,在很多重點中學眼里,是并駕齊驅、甚至可以互相加分的。
隨著這幾年雙減政策落地、白名單競賽出臺,再加上強基計劃的推行,人工智能專業的興起,計算機專業成了香饃饃后,我越來越意識到:
編程不只是技能,更是一個孩子可以用來連接未來、撬動機會的工具。
所以這篇文章,我就想把我們家的真實經歷分享出來,關于編程怎么啟蒙、路徑怎么選、規劃怎么做……希望對你也有些參考價值。
很多家長說起“學編程”,腦子里浮現的還是興趣班:做個小游戲、搭個迷宮,用Scratch拖幾塊積木,孩子玩得開心,學點邏輯,就覺得差不多了。
但其實,“學編程”和“走特長”根本不是一回事,路徑也完全不同。
我們可以先簡單把它分成兩個方向:
第一種:把編程當工具
這種方式,編程更多是作為思維訓練的一部分,讓孩子在輕松有趣的項目中,接觸邏輯結構、流程控制、條件判斷這些“程序思維”。
這類課程一般從Scratch等圖形化編程語言開始,適合低年級孩子啟蒙,比如一二年級。
孩子通過拖拽指令塊完成任務,看著角色動起來,成就感很強,也容易激發興趣。
如果你只是希望孩子對編程不陌生、未來在AI時代能有基本的信息素養,這樣的啟蒙就挺好,重點在“拓展視野”和“建立信心”。
第二種:把編程當特長賽道
但如果你希望的是——升學有優勢、拿到成績、沖擊重點學校的科技特長生名額,那路線就完全不同了。
在這個方向上,編程不只是“好玩”,它更像是一門“競技類學科”。它有自己的競賽體系、等級認證,也有明確的進階路徑。
常見的幾種方式包括:
★ 等級認證:比如CSP-J(入門)/CSP-S(提高)考試,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是信息學競賽體系的正式考試,全國統一出題、統一閱卷,有含金量也有認可度。
注意,去年開始CSP不再開放給小學生參賽,那么對于小學生來說,它的參與方式就變成了GESP或者各大學校的信息營,俗稱“坑班”,Joshua就是通過信息營參加活動的。
GESP:是國內少兒編程中較為主流的等級考試體系,全稱為“青少年圖形化與編程思維等級能力認證”,由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指導。每年有4次認證機會,考試標準體系清晰,難度逐級遞進,可作為CSP前的銜接與準備。
“信息營”,也就是各重點中學面向潛在科技特長生開設的編程或競賽選拔營,俗稱“坑班”。
這些活動大部分都會對外公開招生,有基礎的入營選拔條件,入營后,營內表現優異的孩子,有機會提前獲得中學關注,甚至獲得自主招生、定向培養的機會。
★ 紅名單、白名單賽事:像藍橋杯、各省市的中小學生信息學賽事等,都是被教育部門認可、簡歷加分、豐富經驗的正規賽事。
★信息學奧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NOI/IOI,全國性質的重點競賽,是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招生的硬通貨之一。
信息學奧賽難度還是相當大的,對于小學生來說,主要是看前面兩個。
那到底,編程這件事,是為了培養素養,還是為了升學加分?
其實,關鍵不在于學什么語言、報哪個課程,而在于家長的目標是什么。
如果你只是希望孩子多一項技能、提升邏輯思維能力,那圖形化編程趣味性強、門檻低,很適合低年級孩子作為啟蒙。
但如果你希望,孩子將來能通過編程打開更多升學機會,甚至進入重點中學、沖刺強基計劃、參加信息學競賽,那這條路的要求就完全不一樣了——
必須盡早進入代碼編程和算法體系的學習。
我簡單畫了一張圖,帶你清晰判斷不同編程語言的特點和出口:
走興趣啟蒙路線的孩子,后續可以發展機器人、人工智能或科技發明方向,走“科技特長生”路線;
而走編程特長升學路線的孩子,C++幾乎是繞不過去的一關。
很多家長會問我:學C++難嗎?孩子能學會嗎?
我的回答是:它確實難度不小,但正因為門檻高,才顯得它的含金量足。
C++是一門“硬語言”,是信息學競賽(NOI/IOI)體系的指定語言,也是最能鍛煉孩子算法能力的語言。
打好C++的底子,再去學人工智能、科創發明、機器人,會更游刃有余。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看到,現在很多初中階段零基礎起步的孩子,也都被建議直接學C++,而不再停留在圖形化語言上。
但話說回來,會C++≠會打競賽。
信息學這條賽道,說實話門檻不止是語言本身,更難的是“有沒有人帶”。
市面上絕大多數編程課程,還是停留在圖形化、項目制作和興趣開發階段,真正圍繞信息學競賽、以CSP/NOI為導向、對接升學路徑的系統課程,真的非常稀缺。
更不用說專業教練了。
很多城市、很多學校壓根找不到有經驗的信奧老師,孩子哪怕有天賦,也容易因為沒有引導、訓練跟不上而錯失機會。
這也是我為什么去幾年前開始就下定決心,組建戰隊,找到真正懂競賽、懂升學的團隊,一起把這條路真正打通。
最后我們選定的,就是小圖靈編程。
去北京實地探訪小圖靈編程和采訪小圖靈總教練顧老師(乖媽)
它不僅出自清華大學圖靈實驗室背景,有清晰的競賽路徑設計,而且有稀缺的優秀教練資源,能從興趣啟蒙到CSP-J/S沖刺,再到NOI進階,全階段接住每一個階段的孩子。
如果你跟我一樣,在市面上認真對比過各類編程機構,就會發現:真正能夠從興趣啟蒙一路支持到信息學競賽的,鳳毛麟角。
很多課程做到一半就“斷層”了——前期玩得熱鬧,后期一旦涉及算法、C++、競賽準備,就發現沒有合適的老師,也沒有成體系的教學安排。
所以,選擇一個起點扎實、路徑清晰、資源可靠的機構,真的太重要了。
而我之所以選定小圖靈,有兩個非常核心的理由:
1. 清華圖靈實驗室出品,源頭硬,底子正
小圖靈編程的背景是清華大學圖靈研究所,它的創始人是計算機界最頂尖的科學家之一——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熟悉計算機領域的家長可能知道,圖靈獎被稱為“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而在國內,姚老不僅創辦了清華著名的“姚班”,也一直致力于推動青少年信息學教育。
小圖靈就是他們團隊親自孵化的唯一少兒編程項目,在理念、內容、教研設計上,起點就非常高。
所以這不是市面上那種包裝出來的“IP項目”,而是真正有源頭、有沉淀、有學術支撐的專業體系。
2. 顧靜老師親自帶隊,實力不是講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如果你了解過國內信奧圈,應該聽說過“乖神”鄧明揚。
他是目前國內極少數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和信息學奧林匹克(IOI)中都獲得金牌的天才少年,15歲直升清華姚班,后來又被MIT麻省理工錄取。
圖/右一為小乖(鄧明揚)
而在這條“天才之路”的背后,一直陪伴他、指導他走過來的,正是他媽媽——顧靜老師。
如今,顧老師作為小圖靈的信奧總教練,把她親身實踐過的訓練方法和路徑,完整融入到課程體系中。
她不僅理論豐富,還真正知道如何讓一個孩子從0到競賽、從興趣到成績,中間需要經歷哪些關鍵轉折點。
有這樣的總教練親自坐鎮,我很放心。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學得動嗎?”“什么時候開始合適?”“會不會跟不上?”
但只要路徑清晰,其實每個階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起點。
小圖靈的課程體系分為三個等級,非常清楚地對標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發展特點:
T等級:拖拽C++(建議年級:開學1~2年級)
以圖形化界面呈現C++語法,降低文字編程門檻,讓低齡孩子也能入門邏輯思維。
別小看這個階段,雖然是“拖積木”,但用的不是Scratch,而是接近真實C++語法的圖形語言,為后續過渡打下堅實基礎。
C等級:趣味C++(建議年級:開學3~4年級)
進入文字編程階段,孩子開始真正“敲代碼”,結合動畫界面和游戲機制,把C++的基本語法變得更有趣、更好理解。
這個階段是從“看得懂”到“寫得出”的轉折點。
L等級:算法C++(建議年級:開學5年級及以上)
正式進入算法訓練和競賽體系,開始做題、刷題、模考,全面對接CSP-J/S考試,為沖刺NOI做準備。
在這個階段,孩子不僅會寫代碼,更會系統性地訓練算法思維:遞歸、貪心、搜索、動態規劃等經典題型都將逐步掌握。
除了課程內容本身,小圖靈還提供了系統的模考訓練、真題講解、學習測評,確保每一個階段的學習都有階段性成果可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模考真題命中率非常高,2022年CSP-J/S模擬題第18題,直接命中了當年真題第20題。參加過集訓的孩子普遍成績提升明顯。
說到底,一切規劃和投入,最終都要落到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上:有沒有效果?
我們來看看小圖靈這幾年的成績表現。
更重要的是,這些成績背后不是“天才”撐起來的,而是一套扎實有效的教學體系、專業教練團隊和孩子們一步步沉淀出來的努力。
很多孩子在拿到CSP高分后,順利升入心儀的重點中學,也有不少同學繼續深耕信奧體系,朝著NOIP、甚至NOI的方向前進。
而對我來說,這也是重新組建“萌芽C++戰隊”的初心:
我不只是想帶孩子去“參加一個比賽”,而是希望他們在這條路上,提升思維力、拓展視野、打通升學路徑,也真正學會在數字時代擁有一項“可遷移”的核心能力。
這個暑假,我們和小圖靈聯合推出了【信息學暑期集訓營】,限招100人。
直播間招募
無論你家孩子是剛入門,還是已經有了一點基礎,我們都會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目標方向,為每個孩子定制專屬的學習路徑。
課程結束后,教練還會結合孩子表現,給出是否適合參加GESP等級考試、或推薦入讀各省市重點中學信息營的建議。
小圖靈編程課程還走進了全國各大知名中小學,入校培養信息苗子。
除了課程安排,我們也特別設置了配套的支持體系:
我個人組建了一個“信奧編程咨詢群”,里面會定期分享升學路徑規劃、競賽節奏建議、實用學習資源。
顧靜老師及其他信奧教練也會不定期進群答疑、做專題講座。
如果你有任何關于孩子學編程、打競賽、升學路徑的困惑,進群就能找到方向。
歡迎感興趣的家長掃碼添加客服,或者在公眾號后臺回復“信息學”進群。
編程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需要耐力的馬拉松。
越早起跑,越能沉淀思維、建立系統力。
特別是在今天這個數字化、AI迅速發展的時代,擁有扎實的編程能力,已經不僅僅是“技術”,而是一種未來的競爭力。
如果你也希望孩子站在時代的浪潮上,擁有一項真正的“硬核能力”,那就別讓這個機會悄悄溜走。
這個暑假,我們一起上路。
直播間見!
感謝你的 點贊 和 轉發,咱們不走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