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一對璧人,離婚當天還能笑靨如花地合影留念,之后卻是幾十年的恩怨糾葛?
1980 年 8 月 28 日這張照片定格了李敖和胡因夢婚姻的最后時刻。
照片中兩人笑容燦爛,仿佛在慶祝什么喜事。
然而這背后卻是一段短暫而風波不斷的婚姻,以及此后長達 37 年的口誅筆伐。
命中注定的相遇
1979 年 9 月,26 歲的胡因夢,這朵娛樂圈里的嬌艷花朵,第一次見到了 44 歲的才子李敖。
這次相遇發生在一個文藝沙龍上,由共同的朋友介紹認識。
胡因夢那晚的裝扮令人過目難忘。
她身著一件淡檸檬綠的長袍,布料輕盈飄逸,隨著她的每一個動作蕩漾出優雅的波紋。
她赤著玉足纖細的腳踝上戴著一串精致的銀鈴,走動時發出悅耳的叮當聲。
她的長發如瀑布般垂落,襯托出她精致的五官,宛如一位從畫中走出的仙子。
而李敖這位以犀利言論和廣博學識聞名的文壇大佬,卻以他特有的方式展現著魅力。
他穿著一件略顯褶皺的白襯衫,外搭一件深色西裝外套,腳上踩著一雙略顯陳舊的皮鞋。
他的頭發略顯凌亂,眼神中透露出智慧的光芒,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痞氣十足的魅力。
初次約會:咖啡與藏書
在這次沙龍結束后,李敖邀請胡因夢去他家做客。
胡因夢被李敖的才華所吸引,欣然接受了邀請。
李敖帶著胡因夢來到他位于臺北市區的公寓,這里就是他的書房兼居所。
李敖首先帶胡因夢品嘗了他親手沖泡的咖啡。
他用的是從歐洲進口的高級咖啡豆,煮出的咖啡香氣四溢口感醇厚。
胡因夢小啜一口,眼前一亮,對李敖的品味贊不絕口。
隨后李敖帶胡因夢參觀了他引以為傲的藏書。
他的書房里擺滿了書架,從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里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近十萬冊藏書。
有中文的有英文的,甚至還有一些稀有的日文和法文書籍。
李敖如數家珍地向胡因夢介紹著這些書籍,從中國古典文學到西方哲學,
從歷史典籍到現代小說無所不包。
他的博學多才給胡因夢留下了深刻印象。
初吻:情不自禁的瞬間
在參觀完藏書后,兩人坐在書房的沙發上繼續暢聊。
李敖妙語連珠,時而幽默風趣,時而深邃睿智,完全展現出了他作為才子的魅力。
胡因夢被他的才華所折服,不時發出銀鈴般的笑聲。
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李敖突然情不自禁地向胡因夢靠近。
在月光的映照下,胡因夢的容顏更顯動人。
李敖注視著胡因夢的雙眼,緩緩地將自己的唇貼上了胡因夢的朱唇。
這個吻來得突然,卻又似乎水到渠成。
胡因夢先是一愣,隨后閉上了眼睛,默許了這個吻的發生。
這個吻持續了僅僅數秒,卻在胡因夢的唇上留下了一個明顯的吻痕,仿佛在宣示主權。
當兩人分開時,胡因夢的臉上泛起了紅暈,李敖的眼中也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這個吻成了兩人關系的轉折點,也成了日后無數爭議的導火索。
瘋狂的追求:愛情與代價
這場邂逅之后李敖如同著了魔一般,開始了追求胡因夢的瘋狂之旅。
他幾乎每天都會給胡因夢打電話,有時甚至一天打好幾個。
他會在電話里朗誦自己寫的詩,講述有趣的歷史故事,或者聊聊當天發生的事情。
李敖還經常給胡因夢送花。
有時是一大束紅玫瑰,有時是精心搭配的混合花束。
每次送花他都會附上一張手寫的卡片,上面寫著或深情,或俏皮的話語。
然而李敖的這種瘋狂追求也帶來了代價。
他毅然決然地向原配劉會云提出分手,大手一揮給了 210 萬臺幣的分手費。
劉會云接受了這筆分手費,但內心的傷痛卻難以平復。
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我們結婚多年,共同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
沒想到最后,我們的婚姻竟然能被金錢衡量。"
同居生活:甜蜜與矛盾
在李敖的熱烈追求下,胡因夢很快就搬進了李敖位于臺北市金蘭大廈的家中,
兩人開始了所謂的 " 試婚生活 "。
在這段日子里,李敖儼然化身為體貼入微的暖男。
每天清晨他都會起床為胡因夢準備熱氣騰騰的茶和牛奶。
有時還會親自下廚,為胡因夢做一些簡單的早餐,如煎蛋、吐司等。
李敖還會陪胡因夢一起看電影、逛街。
他們會手拉手在臺北的街頭漫步,像普通情侶一樣享受二人世界。
有時他們會一起去書店,李敖會為胡因夢挑選一些他認為值得一讀的書籍。
然而甜蜜的背后也隱藏著矛盾。
李敖習慣了獨居的生活,突然多了一個人同住,難免會有不適應。
有時他會因為胡因夢打擾了他的寫作而顯得有些煩躁。
而胡因夢作為一個年輕活潑的演員,有時會覺得李敖的生活太過規律,缺乏激情。
盡管如此兩人還是努力維持著這段關系,試圖在彼此的生活中找到平衡點。
婚姻的波折:相對基金與家庭反對
1980 年 4 月李敖突然向胡因夢的母親璩詩方提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要求:
他要 210 萬臺幣的 " 相對基金 "。
李敖解釋說這筆錢是為了平衡他之前給前妻的分手費以示公平。
這一要求無疑是在胡家人心中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璩詩方勃然大怒,認為李敖此舉是在把婚姻當做交易。
她立刻將女兒帶回家,并極力勸阻她與李敖結婚。
璩詩方對女兒說:" 你看看他給前妻 210 萬,現在又向我們要 210 萬。這哪里是真心要娶你?分明是在做生意!"
胡因夢被母親的話語動搖,開始對這段感情產生了懷疑。
然而愛情的力量是強大的。
經過一個多月的思考和掙扎,胡因夢最終還是選擇了跟隨自己的心。
1980 年 5 月 6 日胡因夢穿著睡衣,如同私奔的少女一般離家出走,直奔李敖家中。
當天上午在幾位好友的見證下,李敖和胡因夢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沒有盛大的儀式,沒有眾多賓客,只有幾個親密好友的祝福。
兩人在民政局登記結婚,正式成為夫妻。
婚姻生活:矛盾的開始
婚后的第一頓午餐,成為了兩人婚姻生活的一個縮影。
當天中午李敖正在書房工作,突然感到口渴,就喊胡因夢給他倒茶。
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要求,卻觸動了胡因夢的敏感神經。
她覺得李敖這是在將她當作傭人看待,而不是平等的伴侶。
一怒之下胡因夢竟然撕毀了結婚證書,頭也不回地回到了娘家。
李敖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他立即趕到胡家,想要挽回這段婚姻。
然而等待他的是岳母璩詩方的雷霆之怒。
李敖硬生生挨了一個小時的痛罵,期間不斷解釋、道歉,最終還是帶回了胡因夢。
他似乎始終沒有意識到,婚姻生活中的平等和尊重,比他所追求的才華和地位更為重要。
115 天的婚姻:愛情的落幕
接下來的三個多月里,兩人的婚姻生活如同一出鬧劇。
李敖依舊保持著他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寫作和閱讀。
而胡因夢則向往更加浪漫和自由的生活,她喜歡熬夜看電影,喜歡和朋友聚會到深夜。
這種生活方式的巨大差異,導致兩人經常發生爭執。
李敖會抱怨胡因夢打擾他工作,而胡因夢則覺得李敖太過古板,缺乏生活情趣。
更糟糕的是,李敖開始表現出強烈的占有欲和嫉妒心。
他會質問胡因夢為什么總是和其他男性演員有接觸,
甚至會懷疑胡因夢的一些普通社交活動。
這種不信任和猜忌,讓胡因夢感到窒息。
終于在 1980 年 8 月 28 日,這段維持了短短 115 天的婚姻畫上了句號。
李敖召開記者會,宣布與胡因夢離婚。
在記者會上李敖表現得異常冷靜,他說:" 我們的婚姻就像一場實驗,現在實驗失敗了,我們選擇體面地結束它。"
有意思的是當天下午,李敖還買了 9 朵紅玫瑰,與胡因夢一同簽署了離婚協議。
就在這個時候兩人拍下了那張著名的 " 笑著離婚 " 的照片。
照片中李敖和胡因夢并肩而立,臉上都帶著笑容,仿佛在慶祝什么喜事一般。
這張照片后來成為了這段婚姻的符號,也成為了人們討論 " 現代婚姻 " 的一個話題。
有人認為這體現了兩人的成熟和灑脫,也有人覺得這不過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公關戲碼。
離婚后的紛爭:法庭上的較量
這個看似和平的結局,卻是更大風暴的開端。
離婚后不久兩人因蕭孟能的財產糾紛打起了官司。
蕭孟能是李敖的朋友,也是胡因夢的前夫。
在李敖和胡因夢婚姻期間,蕭孟能委托李敖保管了一些財產。
離婚后胡因夢站在了蕭孟能一方,指控李敖侵占了這些財產。
這無疑激怒了李敖。
1981 年 9 月李敖因侵占罪名成立被判入獄 6 個月。
在獄中的李敖并沒有消沉,反而利用這段時間寫了大量的文章和書籍。
他在獄中完成了《李敖回憶錄》等作品,這些作品后來成為了他文學生涯中的重要作品。
出獄后的李敖,仿佛變成了一頭被激怒的獅子。
他不僅反告蕭孟能,指控對方誣告,最終導致蕭孟能也入獄 6 個月。
同時他還開始控告胡因夢偽造文書。
這一系列的官司和指控,將李敖和胡因夢的關系推向了冰點。
曾經的甜蜜愛情,此時已經完全變質,成為了充滿仇恨和怨恨的糾葛。
各自的人生:新的開始
經歷了這場感情風波后,李敖和胡因夢都選擇了新的人生道路。
李敖繼續他的寫作事業,出版了大量的著作,涉及歷史、政治、文學等多個領域。
他的鋒芒依舊常常通過文字和演講對社會現象進行犀利的批評。
雖然婚姻失敗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卻越發穩固。
而胡因夢則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1988 年 35 歲的胡因夢做出了一個讓許多人驚訝的決定:
她選擇完全退出演藝圈,前往美國紐約進修。
在紐約胡因夢開始學習心理學和藝術治療。
這個決定像是她對過去的一種逃避,也是對未來的一種尋求。
她希望通過學習心理學,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幫助其他人。
在美國的日子里,胡因夢逐漸找到了內心的平靜。
她開始嘗試繪畫,用色彩和線條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她還參與了一些社區服務,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心理輔導。
多年后當記者問起胡因夢對那段婚姻的看法時,她平靜地說:" 那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經歷。雖然結局并不美好,但它讓我更加了解自己,也讓我有勇氣去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
離婚后的 37 年里,李敖對胡因夢的抨擊從未停止。
那張笑臉照片背后,是無盡的紛爭和怨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