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當地時間7月4日,特朗普簽署“大漂亮”法案成法,而馬斯克在同日于社交平臺發起成立第三黨調查,二者矛盾似有升級之勢。這一法案究竟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波瀾,“特馬”之間的矛盾又將走向何方,背后的故事并不簡單。
馬斯克(資料圖)
“大漂亮”法案于美國當地時間7月4日經特朗普簽署正式生效。該法案核心在于財政重組,計劃未來十年減稅4萬億美元,同時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企業稅率從21%降至15%,中產家庭年均減稅1700-5000美元,小費和加班費收入免稅,還允許扣除購買美國制造汽車的貸款利息,創建“特朗普儲蓄賬戶”。
在能源政策上,法案取消了拜登《通脹削減法案》中對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的稅收抵免,從9月30日起不再為電動汽車提供稅收抵免,只有在2027年底前投產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才能享受稅收優惠。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該法案將使美國政府未來十年預算赤字增加3.4萬億美元,美國債務規模本就高達36.2萬億美元,未來十年還會再添3.4萬億。
特斯拉在“大漂亮”法案的沖擊下,正面臨諸多困境。法案廢除碳排放積分交易關鍵規則,將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標準罰款設為零,致使特斯拉碳積分收入之路被阻斷。去年,特斯拉碳積分收入達28億美元,占凈利潤39%,其中約四分之三源于美國市場。今年一季度,若沒有4.09億美元碳積分收入,特斯拉便會陷入虧損。此外,特斯拉的電池制造、超級充電站網絡、太陽能屋頂等業務,也因法案失去重要聯邦支持或稅收減免。
馬斯克(資料圖)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關系并非向來如此緊張。在過去,馬斯克曾在特朗普競選期間給予支持,特朗普也曾對馬斯克及其企業表達過欣賞。然而,隨著“大漂亮”法案的推進,二者關系急轉直下。早在6月初,共和黨參議員保羅批評法案,特朗普便猛批保羅“對法案幾乎一無所知”“從來沒切實可行的想法”,而馬斯克力挺保羅,轉發其批評法案的帖子并配上“100%”符號。此后,特朗普于7月1日放話可能驅逐馬斯克,稱要讓政府效率部盯著他,面對威脅,馬斯克回應說“太想讓沖突升級,決定克制”。但克制并未持續,7月4日,馬斯克發起成立“美國黨”的調查,他表示新政黨可專注于2-3個參議院席位和8-10個眾議院選區,“足以對有爭議法律做決定性投票”。
對于馬斯克成立第三黨的計劃,諸多挑戰橫亙在前。選舉專家布雷特?卡佩爾指出,成立新政黨困難重重,需應對各州不同法律。在部分情況下,新興州政黨得提交大量簽名,以使候選人進入選票,且要在選舉周期中贏得一定比例選票。同時,新政黨還會遭到兩黨強烈反對,且需耗費數億美元用于訴訟。
馬斯克(資料圖)
從政治層面看,特朗普憑借“大漂亮”法案鞏固對共和黨的掌控力,若法案順利推行,他在黨內及部分選民中的影響力有望提升。但黨內并非鐵板一塊,保羅等部分共和黨參議員對法案持有異議,馬斯克的反對,可能會進一步影響特朗普在部分群體中的支持率。而馬斯克若真成立第三黨,雖短期內難以對兩黨主導的政治格局形成顛覆性沖擊,但會分散部分選票,增加政治不確定性,尤其是在一些關鍵選區,可能改變選舉結果。從商業利益角度,“大漂亮”法案對特斯拉等新能源企業沖擊巨大,馬斯克的反擊,既是為自身商業帝國的利益而戰,也反映出美國不同產業集團在政策博弈中的較量。
未來,“特馬”矛盾走向充滿不確定性。若馬斯克的第三黨計劃逐步推進,可能引發特朗普政府更多針對性舉措,雙方矛盾或進一步激化。反之,若馬斯克在權衡諸多挑戰后,放緩或放棄第三黨計劃,雙方矛盾可能暫時緩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