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車企上半年成績單出爐。
廣汽埃安上半年銷量下滑,1-6月份累計銷量108677輛,同比下滑13.97%;
6月份銷量只有19886輛,較去年同期下滑22.6%。
此前,廣汽埃安在2023年年銷量達48萬輛,還曾設定“2024年至少70萬輛,沖擊80萬輛”的目標,但是2024年最終年銷量只有37.48萬輛,同比下滑21.9%。
埃安UT作為10萬級的沖量小車,官方稱月銷目標設定在1-1.5萬臺,但是從上市以來的數據看,月均銷量只在4000輛上下,沒有達到預期銷量,甚至不及其競品海豚(參數丨圖片)、星愿銷量的零頭。
加之廣汽品牌力不如以往,廣汽埃安還面臨品牌標簽難改、內部問題等挑戰。
如今,網約車用戶規模縮減,網約車市場飽和,B端需求銳減,過度依賴B端市場的埃安受沖擊最大,銷量也大幅下降了。
其實埃安這個品牌,之所以難以擺脫網約車標簽,是因為曾經,廣汽埃安以低首付、長質保等政策吸引網約車司機,助推埃安成為新能源銷量冠軍,但是也導致了品牌與“網約車專用”的形象深度關聯。
比如主力車型AION Y、AION S長期以高性價比、低配實用為主(AION Y入門版只有310km續航、2個氣囊),與同價位家用車型相比,缺乏競爭力,產品定位固化。
還有埃安LX嘗試突破28萬價位段,但是因品牌認知偏差導致銷量慘淡,月銷只有個位數。
另外,昊鉑品牌年銷量只有1.44萬輛,未能打開C端市場,高端轉型失利。
其中原因,與消費者慣性的將埃安和網約車劃等號不無關系,可謂是“成也網約車,困也網約車”。
其實在今年6月,埃安就有動作了,宣布推出B端專用品牌,針對網約車市場獨立運營車型與渠道,以此來擺脫“網約車標簽”對C端形象的拖累。
不得不說,網約車這步棋就像是“毒品”,吃了要戒掉很難,更重要的是嚴重傷害了品牌形象,導致恢復品牌力就成了漫漫長路。
埃安2025年目標挑戰年銷100萬輛(含出口),但是上半年只完成約15萬輛,達標壓力不小。
下半年,廣汽埃安將推出首款混動車型,8月份正式亮相,還有至少3款全新或改款車型,是否能給廣汽埃安帶來轉機,還是個問號。
目前,廣汽埃安正經歷轉型陣痛,需要通過如昊鉑品牌升級來走產品高端化,還有市場多元化,降低網約車依賴,來突破增長瓶頸。
你覺得,廣汽埃安,還有轉機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正在說車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