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土地出讓收入占了地方財政收入的50%,它太重要了。
地方財政有一種矛盾,財權小,事權大,稅收地方分50%,事權支出的占比超過了80%,錢總是不夠花,于是,土地出讓金這一塊給了地方,那么,哪個城市牛,大多是牛在房地產(chǎn),一些城市土地出讓金對財政支出的占比超過了100%; 這意味著一旦失去土地出讓金的支持,財政將入不敷出。
當然,現(xiàn)實的情況還要奇葩。
2021年是土地出讓金的天花板,高達87051萬億元; 就這,當年全國各地方財政,只有上海有財政盈余,其余城市全體入不敷出,那么,再看2024年,土地出讓收入48699億元,比之2021年下降了44%,不難想象,地方財政缺口有多大,這就是為什么2024年九月后會加發(fā)12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
今年又是什么情況?
2025年1-5月,土地出讓收入1.13萬億,同比下降11.9%,按這個節(jié)奏年底應該是27074億元,與2021年比較,下降接近70%。地方財政至少要有6萬億缺口。
這個巨大的缺口怎么補?
北大姚洋說唯一辦法是征收房地稅,城鎮(zhèn)住房總市值約300萬億,按國際一般水平,直接征收的對象約100萬億市值,平均稅率不到1%,算下來不到1萬億,這個量級相比土地出讓收入太小,撐不起地方財政的天,而且,房地產(chǎn)稅是一把雙刃劍,很可能稅沒征多少,樓市崩了。
可不可以暴力加征富人的房地產(chǎn)稅?
這種可能性不大,而且也沒多大用,說它可能性不大,因為政策最大的期待不是剛需,是富人,再給政策,窮人一輩子也在一線城市買不起房,2021之所以是銷量的天花板。約18億平方米,因為有金融屬性,其中50%是富人的投資型消費; 其后銷量腰斬,部分地可以解釋為富人看不到預期退出了,如果暴力征收富人的房地產(chǎn)稅,富人除了拋售還是拋售,樓市徹底失去了預期。為什么又說征了也沒多大用,因為富人按國際上限3%征收,十分有限,中國真正的高凈值家庭206萬戶,平均套數(shù)也只有2.7套,頂多是個開胃菜。
任澤平的說法是要靠他吹了多年的新能源,從行業(yè)權重的角度看,要替代房地產(chǎn)至少也是二十年后的事了,財政說我明天就要發(fā)工資,何況,新能源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產(chǎn)能過剩,是要出清,而不是擴張。不僅新能源,任何行業(yè)在二十年內(nèi)都替代不了。
還有招嗎?
其實還有一條路,而且是最優(yōu)選,只是做不到。
這就是直接削減財政行政性管理開支,將占比從總開支的26.5%(也有說是40%)左右,降至全球主要經(jīng)濟體的一般水平10-15%。德國是2.7%,印度是6.3%,美國是9.9%,俄羅斯是7.6%。
這個量級足以補掉土地出讓金的缺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