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那檔節目,懂行的都看出門道了。畫面里一批嶄新的殲-10C戰機正試飛,明顯不是自用款,連巴鐵現役那批也對不上號——這是有神秘買家的大單即將交付了!
戰斗機可不是買菜,誰家買也是論“打”起步,至少12架起,輕輕松松10億美元砸下去。買家是誰?官方口風緊得很。可越是藏著掖著,越證明這單子分量十足,非得等全數交貨才肯掀開蓋頭。
前陣子印巴空戰那會兒,殲-10C這實打實的戰場表現,加上新買家用真金白銀投票,等于把印度那點“精神勝利法”戳得千瘡百孔。更扎心的是,央視不經意間抖出個猛料,殲-10C200公里外就能鎖定“陣風”并送它上路!
以往總覺得殲-10C體型偏“輕”,雷達探測距離可能吃虧。如今200公里硬指標一亮,保守估計甚至可能更強。這意味著什么?對那些買不起預警機、建不起作戰體系的國家,殲-10C就是能獨當一面的“全能選手”——自己搜索、自己鎖定、自己開火,單挑強敵也不怵!
歐洲《保加利亞軍事網》去年底就點破,多國對殲-10C暗送秋波。去年珠海航展,阿塞拜疆空軍參謀長圍著殲-10CE細看慢問,當時就引人遐想。如今印巴空戰一錘定音,潛在客戶們恐怕連夜都在趕報告、催預算。
殲-10C憑啥讓人掏腰包?實力說話,國產WS-10B發動機推力十足,航程夠遠,機動性一流。航電系統更是看家本領——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瞄準系統,配上PL-15E這類超遠程導彈,真正“看得遠、打得準”。關鍵它還不貴,價格只有法國“陣風”的三分之一,附加條件?不存在的。
看看地圖,買家早已若隱若現。中亞的烏茲別克、北非的埃及、東南亞的印尼、南亞的孟加拉國...巴鐵已是老用戶,增購也在情理之中。最耐人尋味的當屬伊朗——就在6月的一天,伊朗數架伊爾-76運輸機關閉應答器、悄無聲息飛入中國。所為何事?是否與殲-10C相關?時機巧合得讓人浮想聯翩。
印巴那一場空戰,打掉了質疑,打出了口碑。殲-10C證明了自己絕非“紙上談兵”,四代半戰機的市場,遠比想象中廣闊。不是所有國家都需或買得起五代機,可靠、強悍且實惠的“高端選項”,永遠是剛需。
殲-10C海外訂單的穩步推進,無聲訴說著一個事實,戰場上的真本事,比一萬句廣告詞更有力。當神秘買家揭開面紗之日,不僅是新合同的落地,更是對國際軍貿市場格局的一次有力改寫。
技術實力與戰略智慧的交匯點,往往靜水深流。而真金白銀的訂單背后,是一個國家高端制造業無聲卻震撼的宣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