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背景
國土空間規劃是統籌發展與安全 、 協調人與自然關系 、 優化國土空間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工具, 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 全面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經歷了從 “ 多規分立 ” 到 “ 多規合一 ” 的歷史性變革。2019年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 ? 的出臺, 標志著國土空間規劃正式成為國家空間治理體系的核心載體, 肩負著優化國土空間格局 、 保障生態安全 、 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戰略使命。
內容簡介
本書初步構建了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整體知識框架,旨在為規劃從業者、政府管理部門、高校師生及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本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參考資料,內容包含國土空間規劃的基本內涵與基礎理論、規劃編制技術思路與方法、規劃戰略與空間格局、“三線” 劃定與要素配置、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中心城區規劃、實施監督與用途管制等主要內容。
核心亮點
作者多年從事國土空間規劃教學和科研的深厚積累:參加第三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 專題研究等國土空間規劃研究;先后參與了“多學科交叉的國土空間規劃虛擬教研室”、“國土空間發展與治理課程群虛擬教研室”等多個虛擬教研室建設。
每章開頭有“本章導讀”和“重點問題”,讀者可快速抓住閱讀和學習的重點,適合作為高校規劃教育的課程教材,也有助于相關研究人員自學使用。
各章節既獨立成篇又環環相扣:力求體現國土空間規劃方案編制涉及的相關內容以及規劃編制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內容涵蓋國土空間規劃的全鏈條與全要素:從基礎理論到方案編制、從戰略研究到空間格局構建、從 “三線” 劃定到要素配置、從生態修復到中心城區規劃、從實施監管到國內外經驗借鑒。
本書適合土地資源管理、城鄉規劃、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以及地理學、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作為教材,也可供國土空間規劃部門的行政管理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考。
精彩內容
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流程?
國土空間格局劃定一般技術流程?
空間資源要素的全周期配置體系?
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邏輯關系?
國土空間轉化過程的內在機理?
目錄一覽
更多精彩內容,看看前言和目錄吧
左右滑動查看全書目錄及前言
購書直達
本書內容摘編自科學出版社5月出版的
《國土空間規劃導論》
(胡業翠等主編.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25,5)
ISBN 978-7-03-081884-3
責任編輯:李曉娟
標題為本文編者所添加
相關好書推薦
《城市國土空間格局遙感監測分析方法與實踐》總結了城市國土空間空間格局與國土空間規劃、城市體檢評估工作的關系,系統詮釋了城市國土空間要素的概念和內涵,梳理總結了城市國土空間要素遙感監測現狀和主要產品,并充分挖掘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呈現的城市景觀和形態等空間可視化特征,提出了城區邊界、城市低矮雜亂房物建筑區等多項城市內部國土空間要素的遙感監測方法。
(本文編輯:方嘉雯)
地球為你而轉!
歡迎關注:賽杰奧(sci_geo)
科學出版社地球科學訂閱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