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碩士畢業,拿過國獎,實習進過500強,但沒入黨——我算不算優秀?”
每次聽到這種話,我都想反問:連入黨這道坎都跨不過,你所謂的“優秀”到底摻了多少水分?
別跟我扯“入黨是個人選擇”。在高校里,入黨名額永遠向最頂尖的學生傾斜。從提交申請書到成為預備黨員,至少要經過2年考察:成績得穩居專業前30%,得有學生干部經歷,得通過黨課考試,還得獲得至少半數黨員同意。這層層篩選,篩的不僅是思想覺悟,更是綜合能力——連這些硬指標都達不到,憑什么說自己“優秀”?
我見過太多反例:同寢室的學霸小林,年年拿獎學金,卻因為群眾基礎差(總獨來獨往),三次推優都落選;隔壁系的師兄,科研能力強,但黨課筆記敷衍了事,被黨支部書記直接打回。黨組織要的從來不是“單向冒尖”,而是“全面過硬”——既要有專業能力,也要有團隊意識,更得有家國情懷。
更現實的是,職場根本不認“裸奔的優秀”。國企招聘寫明“黨員優先”,選調生報考硬性要求“中共黨員”,甚至連高校輔導員、事業單位崗,黨員身份都是隱形門檻。去年某省電網校招,碩士學歷的非黨員簡歷直接被歸為“備選池”,而黨員身份的本科生卻能優先面試。
別拿“不想搞政治”當借口。入黨從來不是搞政治,而是證明你有追求卓越的主動性。大學四年+讀研三年,整整七年時間,足夠讓一個有規劃的人走完入黨流程。那些說“沒時間”的,不過是把精力耗在了刷劇、打游戲上;那些說“沒必要”的,多半是沒能力爭取又怕丟面子。
真正的優秀,是在同齡人還在迷茫時,你已經鎖定了更高的目標。黨員身份或許不能直接給你高薪,但它證明的是:你有自律性、有責任感、有超越同齡人的成熟度。這些品質,才是職場最硬核的競爭力。
所以,碩士畢業還沒入黨的,與其辯解“優秀與否和黨齡無關”,不如先問問自己:在最該沖刺的年紀,你到底錯過了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