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2024粵港澳公路自行車賽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自行車測試賽舉行。比賽跨越粵港澳三地,途經港珠澳大橋,賽道全長230公里。 新華社發
7月8日,十五運會組委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舉行主題為“開放共享、攜手并進”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了粵港澳聯動辦會舉措階段性成果。作為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全國性綜合運動會,本屆賽事開創性地實現開幕式在廣州、閉幕式在深圳、賽事覆蓋粵港澳三地的協同布局。十五運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十五運會廣東賽區執委會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明忠重點介紹了這個具有開創性的聯合辦賽模式。
聯動 “同頻溝通、同心決策、同步執行”
黃明忠透露,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殘聯、中央港澳辦等國家相關部委的指導下,建立了“1+4”的聯絡機制。“1”指的是國家層面的組委會下設的港澳工作協調部,“4”指的是粵港澳層面的四個常態化聯絡機制,包括聯絡會議、首席聯絡官、聯絡員、聯合工作組。聯絡會議兩月一次,首席聯絡官兩周一會,聯絡員每日溝通,24個聯合工作組定期會商。
“通過這樣高密度的溝通協商,我們在六大重點領域達成共識,包括:跨境賽事、口岸通關、人車證件、食品安全、綠色辦賽、賽事日程。在工作中,我們共同探索出一個‘三地三同’的聯合辦賽模式,也就是‘同頻溝通、同心決策、同步執行’。”他說。
關于十五運會在籌備過程中是如何體現三地聯合辦賽和促進粵港澳融合發展的,黃明忠以“粵港澳公路自行車賽”這個跨境賽事為例,分享了十五運會的“灣區實驗”:
一是在“硬聯通”方面,將實現半天跨三地!在這個賽事過程中,運動員將從珠海出發,通過澳門大橋到達澳門氹仔,經港珠澳大橋到達香港大嶼山,再經港珠澳大橋回到珠海橫琴,最后,再回到珠海市區,全長230公里。在這個半天跨三地的賽程中,選手車輪所走過的每一寸路面,都記載著三地協同發展的印記。
二是在“軟聯通”方面,將實現時速40公里的無感通關。我們在優化路線、競賽組織、監管互認、信息互通等方面密切合作,讓運動員可以時速40公里的速度無感通關,親身感受“極速大灣區”。
三是在“心聯通”方面,將實現千萬觀眾同場感受粵港澳風情。在去年11月舉行的測試賽中,來自全國各地、線上線下的觀眾,跟著賽事領略璀璨明珠澳門塔,呼吸香港大嶼山的清新空氣,最后又回到珠海海島上的“日月貝”歌劇院,可以說是一場視覺、聽覺、味覺的三重享受。
通關 口岸設“專用通道” 持票觀眾走“綠色通道”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港澳工作協調部副部長、省委港澳辦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張志華介紹了對于參賽、辦賽和觀賽人員在通關方面便利性安排以及在推動粵港澳協同發展方面會采取的新舉措。
據介紹,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預計內地前往港澳參賽人員超過6000人,港澳來內地參賽人員超過3000人,是港澳來內地參賽和內地赴港澳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張志華表示,通關就是一把“金鑰匙”,將打開本屆賽會兩大亮點。
第一個亮點,“口岸就是賽道”,跨境賽無感通關。十五運會兩項跨境賽事,粵港澳公路自行車賽,運動員在230公里的賽道上,6次無間斷,通過港珠澳大橋三地口岸,絲滑而過,全程享受“不踩剎車”的通關體驗;深港馬拉松賽,運動員在深圳灣大橋上奔跑時,不用停下來刷通行證,一口氣跑通深港兩地,領略灣區融合之美。
第二個亮點,“通關連接民心”,傳遞東道主熱情。對于參賽代表團,組委會在口岸設立了“專用通道”。代表團可以“團進團出”“即到即走”。對于持票觀眾,開通“綠色通道”,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憑賽事門票還可“急事急辦”,實現“一證在手,說走就走”,共享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張志華還透露,值得期待的是,橫琴口岸的“免出示證件”通道,屆時有望實現直接“刷臉”通關。
香港賽區
選址花大心思 展風貌和特色景點
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介紹了香港賽區賽事承辦和籌備情況。從去年11月底至今年6月初期間,香港已為十五運會在香港賽區承辦的8個競賽項目和兩個協辦的跨境項目順利完成測試賽。
為實踐綠色辦賽,香港沒有為全運會興建新的場館,而是充分利用現有場地承辦賽事,當中包括舉行鐵人三項的中環海濱和維多利亞港、沙灘排球的維多利亞公園、場地自行車的香港單車館等等。這些場地都是現有的社區共享空間,除了可以節省辦賽成本外,在比賽前后,這些場地也會持續開放給市民使用,滿足全民健身和體育發展的需求。
在場地“開放共享”之余,同時著重充分利用香港的特色,打造“精彩”的比賽環境,希望向全國以及海外觀眾展現香港的城市風貌和特色景點,比如中環海濱,不少參加鐵人三項測試賽的選手均稱贊比賽賽道很有特色,可飽覽維港兩岸的美景和多個香港地標。
此外,剛于今年3月開幕的啟德體育園亦將會是全運會香港賽區的主要會場。體育園啟用后,迅速成為香港的地標,無論是國際足球和橄欖球賽事還是世界和亞洲知名樂隊和歌手的演唱會等,均全場爆滿。觀眾對啟德體育園的布局和設施包括擁有可開合上蓋和空調系統的主場館、交通和餐飲配套,以及觀賽氣氛等等,都有非常正面的評價。十五運會中的七人制橄欖球、擊劍和手球,以及殘奧的硬地滾球,將分別在啟德體育園的主場館和體藝館舉行。
澳門賽區
蛋撻、杏仁餅、豬扒包任君選
十五運會及殘特奧委會澳門賽區籌備辦公室主任潘永權介紹了澳門在接待運動員、記者、觀眾方面的措施。
澳門賽區一共承辦7個比賽項目,當中就包括比較多球迷關注的乒乓球、女排,也有節奏明快的5人籃球以及3人籃球,還有群體項目空手道以及兩項殘特奧會羽毛球項目。“賽場都在合適的距離內,周邊吃、住、行的選項多樣,相信對前來觀賽的旅客來說是一次很獨特的觀賽體驗。”潘永權說。
據介紹,澳門賽區在5月以及6月已經順利完成十五運會5個比賽項目的運行測試,效果符合預期。
潘永權還表示,在基礎的旅游配套方面,澳門一共有8個出入境口岸,涵蓋航空、海路和陸路交通樞紐,其中有部分口岸更是步行即可通關。澳門市內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均可往返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各個賽場和市區大街小巷。住宿方面,澳門有超過140家酒店,房間總數達4.3萬間,遍布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
除了在硬件上可以體現澳門的接待能力,他還特別強調澳門作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和“東亞文化之都”,擁有多樣的都市風貌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之城美食之都”,“有各國招牌菜式和網紅餐廳如土生菜及葡國菜、中式點心及菜肴、地道小吃:蛋撻、杏仁餅、豬扒包等等任君選擇。”潘永權說。
采寫:南都記者 汪雅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