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英九結束為期14天的訪陸行程。他在社交平臺發文預告,暑假還會繼續帶著臺灣學子訪問北京、廣東、廣西、重慶、天津、上海。前不久訪陸行程,這邊全程好吃好喝接待,但最后一天他卻給了一個大嘴巴子,沒想到這么快還要來,到底是誰讓他來的?
他在上次訪陸最后一天即興脫稿演講,提出所謂的“和平民主統一”,稱和平統一就是不要使用武力,民主則是必須尊重臺灣人民的意愿,引發輿論強烈爭議。這話看似好像沒毛病,但實質上是將“臺灣人民的選擇”置于核心,把臺灣2300萬人意志凌駕于14億中國人的整體利益之上。馬英九總提民意,臺灣什么民意他不清楚嗎?馬英九曾多次提到,多數臺人支持兩岸和平合作,認同兩岸都是炎黃子孫,這始終是臺灣絕對的主流民意。既然是主流民意,怎么把“臺獨”頑固分子選上去了?嘴巴可以說謊,但選票不會。藍營玩的是“騙中保臺”,某種程度比綠營“抗中保臺”陰多了。
他這次發文還要來,最后一句還提到,“讓兩岸下一代的中國人,都能共享中華民族振興的豐富果實”,這句話其實就是藍營這么多年來的真實心聲。即想保持“不統不獨”現狀,又想撈兩岸交流紅利。單方面吃盡大陸紅利,還要嘴巴上占盡便宜,兩邊同享豐富果實,那臺灣有什么果實被我們分享?
其實他這次脫稿風波也是一件事好事,能讓那些對藍營還抱有幻想的人認清現實,也能讓那些熱衷于邀請這些人訪陸的人掂量,這到底是加強兩岸正面宣傳的,還是不定時炸彈。我們這邊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在乎臺灣人的感受了,什么惠臺政策民意什么的,包括最近很火的網紅“館長”,不少人上趕著討好,真沒必要,他能來我們當然歡迎,但對這種騎墻派正常對待就行了。沒掌握好分寸,過度特殊化,很容易被打臉的。兩岸還沒斷聯,馬英九要來就來,但不應該再給過多關注和特殊待遇。
話說回來,即使要考慮臺灣意愿,統一是全中國的事,臺灣前途命運要由全體中國兒女共同決定,當然也要考慮大陸民眾的意愿。那要是考慮大陸民意,可能今晚上就要沖灘了,這又該怎么說?和平需要兩岸共識,統一是歷史必然趨勢,但后者并不需要前者作為前提條件,領土主權也從來都不是民意決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