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6月23日,“威爾士親王”號停靠新加坡海濱灣。英國駐新加坡高級專員梅塔、英國國防副參謀長莎朗·內史密斯等人到場迎接。在“威爾士親王”號此次亞太行中,新加坡是第一站。梅塔說,新加坡是英國“極為重要的伙伴”,“威爾士親王”號到來象征著英國對該地區的“持久承諾”,以及英國與新加坡的“牢固伙伴關系”。“在我們慶祝英國和新加坡建交60周年之際,這次訪問的時機再合適不過了。”這也是新加坡海濱灣首次迎來軍艦停靠。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資料圖)
新加坡訪問期間正好遇到中國和菲律賓在黃巖島對峙,菲律賓吃了虧。按理說英國要是真想幫菲律賓,這時候應該在南海露露臉,或者去馬尼拉港口停靠。可這航母愣是沒去,吃完新加坡的補給就走了。更尷尬的是,就在這時候中國山東艦航母編隊剛完成太平洋訓練回到南海,香港那邊也停著。英國航母一看形勢不妙,干脆決定躲得遠遠的。分析說英國艦隊其實挺寒磣的,里面除了英國軍艦還有西班牙、挪威這些國家湊來的船,根本不是齊裝滿員的山東艦對手。
在“威爾士親王”號停靠新加坡濱海灣游輪中心碼頭期間,部分屬艦則停靠附近其他新加坡海軍基地,除此之外,打擊群中的23型護衛艦F239“里士滿”號以及西班牙海軍“巴贊”級護衛艦F104“門德斯·努涅斯”號在上月25日抵達印尼首都雅加達港訪問,停留至本月1日。可是這明明早已寫好的“劇本”,英國卻突然不按套路演了。僅僅幾天后,這支艦隊就在南海南部突然掉頭,不僅直接經過巽他海峽撤回了印度洋,而且向南直奔澳大利亞去了。
對此,英國自己解釋說為了避免刺激中國,但網友可不買賬。社交媒體上罵聲一片,說皇家海軍就是嘴硬心虛。本來想秀肌肉,結果連南海都不敢進去,這種行為確實挺尷尬的。這艘航母8月還要去日本,計劃里還是不走南海,打算繞道菲律賓海。從新加坡到澳大利亞,再到日本,全程避開爭議區域。英國政府雖然跟著美國對付中國,但實力不夠,只能繞著走。
航母搭載戰斗機(資料圖)
目前,“威爾士親王”號打擊群正前往澳大利亞,參加7月13日開始的“護身軍刀”軍演。“護身軍刀”軍演每兩年在澳大利亞舉行一次,由美澳牽頭,近年來開始邀請更多國家參與,不過此行想讓外界展示的美英澳“大團結”未必能如愿。“威爾士親王”號近期在活動中被曝出現技術故障,此次加大與美國等盟友抱團造勢,旨在掩蓋自身不足。但實際上,美國海軍同樣面臨諸多問題。2024年以來,美海軍至少3支航母打擊群處于“超飽和”運行狀態。外媒預計,美國在2025年恐沒有余力與英國組建聯合航母編隊。
山東艦,是一艘大船,滿載的時候有6。5萬噸重。上面可以帶36架殲-15戰斗機。還有一種叫殲-15D的飛機,是用來做電子戰的。船在南海,就是在中國自己的地方作戰。岸上還有殲-20飛機可以隨時過來幫忙,空中的空警-500預警機能看到很遠的地方。再看英國的“威爾士親王號”,它比山東艦還重一點,有7萬噸。但是它帶的飛機不多,只有十多架F-35B戰斗機。這種飛機是短距離起飛,垂直降落的,能飛的距離和帶的彈藥,都和殲-15不一樣。
航母(資料圖)
事實上,中國海軍近年來在南海及周邊海域的常態化巡航與訓練,已形成穩定態勢,區域內的綜合戰場感知能力也顯著增強。無論是天基偵察系統還是岸基雷達網絡,以及各種電子偵察機、潛艇警戒線、水下聲吶基陣,均能夠實現對重點海區的全天候監控。英國海軍“東拼西湊”的這支航母艦隊敢來南海,就要做好第一時間被識別監控的準備,而對于一支遠洋艦隊而言,若無法掌握情報優勢并確保作戰保障,貿然進入高度敏感區域不僅難以達成既定目標,還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