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裝是真硬啊。
7月6日深夜,紅海再次起火。一艘希臘商船“Magic Seas”號被胡塞武裝擊沉。
不到24小時,以色列戰機起飛反擊,胡塞導彈隨即破空而來,甚至在空中抗住了以軍半小時。
導彈、無人機、遙控艇、地空導彈齊上陣,胡塞正在用“窮人打法”撕開強國防線。
因為他們已經失無可失了。
貨輪沉沒,一擊即中
7月6日凌晨英國海事部門發出警告:一艘懸掛利比亞國旗的貨輪在紅海北部遭遇攻擊。
這艘船隸屬希臘航運公司,名為“Magic Seas”,標準散貨輪,原計劃穿越蘇伊士運河。
沒等駛入安全水域,就在也門荷臺達港外51海里處,被8艘快艇圍攻,起火、爆炸、沉沒。
其中4艘是遙控爆炸艇,直沖船體。兩艘撞中后引發劇烈爆炸。
火光沖天,那艘裝載一萬多噸物資的龐然大物,最終沉入紅海。
胡塞戰術換了個打法
這不是胡塞第一次襲擊貨輪,但打法變了。
過去他們常用反艦導彈,成本高、技術門檻高,命中率也受限。
這次低成本遙控艇,靈活、隱蔽、精準,破防成功。
這類戰術背后是胡塞在戰爭方式上的轉型。
不再直接拼裝備,而是走“高效、低耗”的思路。
以色列空襲,精準打在能源命門上
船剛沉沒,以色列就來了。
7月7日凌晨,20多架戰機起飛,直撲胡塞控制的紅海港口。
但這次不打彈藥庫,也不打通信站,打的,是能源核心。
胡塞媒體和現場視頻顯示,荷臺達港至少三處港口設施與一座發電站被炸。
重點攻擊目標:柴油儲備、電力調控以及裝卸平臺。
不是簡單“炸點設備”,而是“斷你后勤”,切掉支撐導彈和無人機的后勤動力線。
說白了,以色列打的不是眼前的敵人,是敵人的“未來能力”。
但胡塞反應比預期快
以軍可能沒想到,幾個小時后,胡塞就完成了反擊部署。
7日當天下午,11枚彈道導彈加若干無人機,直撲以色列防線。
有一枚導彈甚至成功命中目標,過程無任何攔截畫面。
視頻顯示,彈頭劃破夜空,直落目標。
外界震驚:以色列的“鐵穹”去哪了?“大衛投石索”怎么沒起作用?
胡塞這波是復合式突防。
利用無人機制造干擾,主攻由導彈完成打擊,分散防空系統注意力。
這套打法異常熟悉。
伊朗干過,真主黨也干過,但胡塞用得更大膽——畢竟他們沒啥可失去的。
空戰30分鐘,胡塞地空導彈首秀
更離譜的是,當天上午,以色列戰機試圖進行第二輪打擊時,胡塞突然亮出一套“新玩意”:地空導彈系統。
不是伊朗贈送,是胡塞自己組裝的。
在也門本地拼起來的“雜牌貨”,竟然和以軍戰機對抗了近半小時。
沒有擊落戰機,但成功壓制火力,逼退對方。
以軍飛了一圈,沒完成任務,提前返航。
這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胡塞的空防從無到有,從弱到能抗,正慢慢成型。
對以色列來說,這意味著未來空襲成本更高、風險更大,再也不是“來去自如”。
美軍尷尬,協議成空紙
今年4月,美國和胡塞談了一次“非正式停火”,想給紅海降點溫度。
三個月內美軍沒動,胡塞也安靜。
但7月這種“默契”被徹底打破。
胡塞不僅擊沉船只,還動用彈道導彈、無人機、地空導彈,幾乎把手上能用的都拿出來了。
協議?像沒簽過一樣。
美軍曾調動兩艘航母、7架B-2A隱形轟炸機,想搞一次“斬首”。
結果情報不準,炸錯目標,誤傷平民集會,國際輿論一片嘩然。
胡塞高層沒死反而更隱蔽。
他們早就不用衛星通信,全靠“人肉傳話、手抄紙條”。
紅海航線,越來越像戰區
“Magic Seas”號不是第一艘被擊沉的商船,也不會是最后一艘。
胡塞過去一年,擊沉英國“Rubymar”號、擊落美軍MQ-9無人機,甚至擊傷美軍艦載機。
紅海航線已經成了高危水域。
多家國際物流公司開始繞行非洲,走好望角,運輸時間增加一周以上,成本翻倍。
保險公司也不傻,紛紛提高紅海保費。
一艘走紅海的貨輪,現在的保費比船本身還貴。
以色列急需軍火、燃料、零部件,卻被紅海這道“火線”卡住喉嚨。
這是胡塞的另一張牌:不直接打你國土,而是打你后背,把你物流鏈咬斷。
結語
胡塞這次不是簡單“搞破壞”,而是在編一本自己的戰爭教科書。
遙控艇、彈道導彈、地空系統、能源打擊,每一招都像是“窮人版現代戰爭”。
他們沒空軍、沒航母,但用辦法、用戰術,讓美以聯盟接連吃癟。。
真正可怕的敵人,不是最強的,而是最不按套路出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