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百草廳百家老號經過上百年的積淀,到了白萌堂這一輩,可以說發展到了最鼎盛的時期。
有多鼎盛:從老大白穎園手拿腰牌、能夠自由出入皇宮;從年年舉辦堂會、各路達官顯貴、皇親國戚齊聚白家;從手握一百七十多張秘方、宮中上至太后老佛爺、下至各位嬪妃小主都要靠這些秘藥延年益壽……無一不看出白萌堂手中的白家,別說是在整個藥行,就是在整個北京城,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
可就是這樣鼎盛的豪門、這樣歷史悠遠的大宅院,卻因為老二白穎軒在不知情下,把待字閨中的大格格身懷有孕的實情說了出來,就被惱羞成怒的詹王爺,當街殺了馬、砸了車。
“憨”二爺不明就里,還追著詹王府的人要車馬費,他想不明白,自己做錯什么了,就招來了這無妄之災,而這種無妄之災,還是把你的臉在地上摩擦,永世不得翻身的那種。
醫不可欺
白二爺出這件事時,正是白家的第七孫、二房的長子出生之時。富貴非常、人丁興旺,全家上下一片喜氣洋洋。
老七一出生只笑不哭,越打越笑,讓眾人嘖嘖稱奇,白萌堂遂給這個孫子取名——景琦,也就是后來接過白文氏手中棒,讓白家發揚光大、更上一層樓的“混世魔王”——白景琦。
當二爺灰頭土臉的從詹王府回來,看到沖他樂的兒子,沒有初為人父的喜悅,反而委屈地抱頭痛哭。
媳婦白文氏說:
這事一定要查明白了,不能稀里糊涂受這個氣,不然以后二爺在街面上還怎么做人呢?
等胡總管從詹王府打聽到這位從蒙古來的大格格,雖年過二十九,卻還未成親時,白萌堂已然明了這其中的緣由。但還是忍不住問老二:
你知道不知道,人家大格格還是個未出閣的大姑娘,不會是你把錯脈了吧!
老二是出了名的一根筋,悶聲說道:
她出不出閣關我什么事,喜脈就是喜脈,又不是我讓她懷上孩子的。要說是什么疑難雜癥我看不出來,可我要是連喜脈都號錯了,還怎么端這碗飯?
白二爺說的是實話,白家的規矩,想要行醫,需要先開三五年的藥方,并且還需要名師指點,名師覺得你能獨立行醫了,你才能獨自出診。
白家上下的都是嚴格按著這個規矩來的,白二爺能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可現在卻生生被詹王府砸了飯碗。
在白萌堂看來,詹王府打得不是老二的臉,而是白家老號數百年的招牌。士可忍,孰不可忍!
都說醫不可欺,可詹王府卻欺人太甚。
詹王爺的老母親一直靠著白家大爺開的藥才得以續命;他的二女兒進宮當了嬪妃,同治帝死后,被慈禧老佛爺壓得死死的,整日郁郁寡歡,也是靠著大爺的悉心調理才在宮中無虞;
兩家原本是世交,這才在大爺進宮時,讓二爺替班給老福晉看病,詹王爺還說要給二爺兩倍的車馬費,可等二爺診斷出了喜脈,就立馬翻臉無情了。
他但凡顧及點兩家的交情,感念些白家為王府做得功勞,就不會這樣辣手無情。說到底,還是仗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根本沒把白家放在眼里。
這才是讓白萌堂最寒心也最心生恨意的地方。
所以當管家讓他退一步海闊天空時,他氣急敗壞地說:
退,我為什么要退!白家老號每進一步有多難?他砸的不光是馬和車,砸的是白家上百年的老牌子。他就是砸碎了我這把老骨頭,我也不退!
現在北京城里已經沒有不知道這件事了,白家栽在詹王府。這以后不光是老二無法露面,祖上的臉面也丟盡了。
白萌堂不肯咽下這口氣,無論是誰勸都頂用,還為此把二奶奶白文氏大罵了一通。他覺得如若咽下這口氣,自己死不瞑目。
白萌堂作為百草廳的掌門人,他自有風骨,不然也不會把百草廳經營到如此鼎盛。他堅信邪不壓正、世間只有公道,所以無論是出于為二兒子出氣,還是出于維護白家老號的招牌,他都不允許白白受這無妄之災。
他定要詹王府賠他車和馬,他要告訴世人,雖然人間正道是滄桑,但他寧愿受這個滄桑,也要還這個公道。
多年前,看《大宅門》,那時年幼,一切以利弊論得失,覺得后來白家遭受的磨難,全是因為白萌堂一時的意氣用事。
但現如今人過中年,突然看懂了老人家的這身傲骨,作為白家的當家人,他一定是要爭這口氣的,就正如他所說,人家都騎到自己頭上拉屎撒尿了,都把白家老號當塊破抹布在地上摩搓了,他還要隱忍不發,那白家以后在京城的日子,只會任人宰割、被人唾棄。
醫者仁心
白萌堂憋著這口氣,給詹王府的大格格用了安胎藥,他就是要讓所有人看看,二爺沒有號錯脈,白家的醫術”精“得很。
六個月后,大格格的肚子再也瞞不住了,詹王府不得已賠了馬和車。白家和詹王府的一世仇怨從此拉開了序幕。
可能會有人說,如果白萌堂不賭這口氣,白家就不會和詹王府結怨,也就不會走到后來幾乎置白家家破人亡的地步了。
曾經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可現在,我不這樣看。
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仗勢欺人的詹王府,是他們不分青紅皂白,恩將仇報對白家侵犯在先。
可能在他們看來,只要我不高興,只要你做的事情不符合我的心理預期,我就能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他們即便是錯了,冤枉你們了,你們也得乖乖地受著,還得反過來好好巴結著。
令他們想不到的是,他們遇到了白萌堂這樣的硬骨頭,這是個敢拿雞蛋和石頭碰的主,白萌堂不計后果,不權衡利弊,只要個人間公道。
白萌堂為什么有這樣的底氣,因為他一生從未做過一件害人的事,一生都在治病救人。
白家的醫者仁心也為后來重新崛起種下了”福根“:
詹王府的二格格,也就是進宮當了嬪妃的那一位,最終還是被老佛爺害死了,詹王府為了報復白家,硬說是白大爺下的藥里有一味甘草,應了十八反,讓主子送了命。
老佛爺正找替罪羊,大爺首當其沖,被判了斬監侯。
本來已是回天無術,白家亂作一團,大奶奶一聽這個消息,隨后就上吊自盡了。
白萌堂仰天長嘆,他信奉修善積德,不想落得如此下場。
這時被白大爺在大雪天救下母親的朱順找上門來,他正是監管大爺的獄頭,對于大爺的恩德,朱順沒齒難忘,他要利用手中的權力報答大爺,可白萌堂卻說:
這種事太多了,沒有人會記得。這是應當的,身為醫者,不能見死不救。這是白家立足的根本。
說得多么云淡風輕、多么習以為常,可偏偏就是這樣的舉手之勞,為白大爺,也為白家帶來了生機。
白大爺被詹王府冤枉,判了斬監侯,可這時候,老福晉卻非吵著讓大爺給她看病,詹王爺拗不過,求到了白家。(可見詹王爺有多么的厚顏無恥,又有多么的狂妄自大,他害得白家家破人亡,卻還舔著臉讓大爺給他母親看病)
此時的白萌堂,絲毫沒有猶豫就答應了,這是他向詹王府低頭嗎?當然不是!
大兒子已經被判了斬監侯,他本可以給詹王府難堪,讓他們也難受難受,可白萌堂并沒有這樣做,他不想乘人之危,對他來說,病人大于天。所以他說:
治病救人是咱們的根本,不管是什么冤仇,也不能見死不救。告訴老大,答應他們,就說是我說的。
正是因為白萌堂的醫者仁心,正是因為有白家的廣施善德,白大爺才在去詹王府的途中,通過朱順的調包,被成功解救了。
而二奶奶也是因為有白萌堂用一生打造出的”百草廳名片“,有他苦心經營的一百七十張秘方,才能絕地反擊,涅槃重生。
還記得白景琦跟著趙五爺和涂二爺去安國辦藥材時,他們說得話嗎?
趙五爺和涂二爺說:
全藥行的人,都需要等著咱們白家的人到齊了,才能開市。
沒有白萌堂的畢生奮斗,沒有他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給二少奶奶,以及極致的信任和托底,白文氏就是再能干,手段再狠辣,也不能把白家老號給盤回來啊!
白文氏說:
我就盼著百草廳有人承辦,早點開業呢。它一天不開業,咱們就得干等一天,下不了手。只要開了業,一沒能干的人,二沒上等的細料,三沒秘方,這全部在咱們手里,出了簍子,宮里就得過問,那就熱鬧了。咱們啊,先忍著。
等我忍過了這口氣,就一個個地把他們都咬死。
是誰給了白文氏這股霸氣和底氣,正是老太爺白萌堂啊!
正是因為有底氣,京城白家老號在經過磨難后,不僅沒有衰敗,反而迎來了新的的巔峰。而此時長眠于地下的老太爺,也終于瞑目了。
再反觀詹王府,二格格死后就被老佛爺視作仇敵了,后來因為主戰被打發到了新疆,詹王爺死在了途中,從此后家族一蹶不振,徹底沒落了。
即便如此,他們都沒忘了和白家的仇怨,時刻想著要找到”偷換“大爺的證據,置白家于死地。可見詹府一家是多么的歹毒和顛倒黑白,只能說白家遇到他們,是在劫難逃。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從白家和詹家各自的結局,可見一斑。
在一個家庭里,如果家庭成員都積極向善,那么這個家庭就會有更多的福報。相反,如果家庭成員都去做壞事,那么這個家庭就會有更多的禍端。
白萌堂硬杠詹王府,看似是一時意氣、自不量力,可背后卻是白家人刻進骨子里的錚錚鐵骨,是行走于江湖的信念和豪氣。
這也是為何即便是整日只知吃喝嫖賭的紈绔子弟——白三爺,在他生命的最后,竟做出寧愿煙膏子就酒,小命立時沒有,也不肯做賣國賊的豪舉,感動了全北京城的百姓。
因為三爺知道,他是京城百草廳的白家子孫,要活得有風骨,有底線,當強權壓來,他寧死不肯卑躬屈膝。
這是白萌堂留給子孫們最珍貴的財富,也是白家老號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