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網上曾吵過一張新地圖,標著幾個中文老地名。有人瞅著 “海參崴”“伯力” 這幾個字,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覺得 “故土要回歸了”。
其實,就邊界線問題,中俄已多次舉行了專門會議。最近,7月3日,中俄舉行了邊界聯合委員會第31次會議,雙方剛簽了《邊界聯合委員會第 31 次會議紀要》,已經明說了:中俄4300 公里邊界線,沒波瀾,無爭議。
這就是說,中俄邊界已定調,不會有新的變化。所以,我們還是別翻 19 世紀的老賬了,你我都痛心疾首。那會兒清朝弱,沙俄趁亂劃走百萬平方公里。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名都換了洋文。海蘭泡的血,黑瞎子島的堡壘,都是扎在我們心里的刺。
經過爭取,2004 年,黑瞎子島好歹回來了一半,有人罵 “芝麻換西瓜”。現在再看,值了。界河上,兩國巡邏艇一起轉,電子界碑天天亮,兩邊和平安穩,比鍵盤上喊 “收復” 實在。
俄羅斯人精著呢。一邊讓地圖上標著中文,一邊往遠東擱 S-550 導彈,還拉人去定居。啥意思?歷史賬先掛著,現實得穩住。北約在西邊鬧,東邊再起火,誰扛得住?
邊境上早不喊口號了。牧民點開 “跨境放牧 App”,牛羊過界不吵架。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吊臂,掛著雙語牌子,就連野生動物都隨便出入……
還有人在論壇刷 “收復失地”,怕是沒見過邊境啥樣了。黑瞎子島的界碑,分秒不差亮燈。界河上,兩國船一起巡邏。哈巴羅夫斯克的混血娃,中文俄文換著說。
簽字那天,俄方代表特意用中文念 “海參崴”,但國內網上卻炸了鍋。其實,有啥吵的?19 世紀的地圖早黃了。現在的邊界上,合作比啥都強。
烏克蘭那事擺著 —— 白紙黑字的保證,說撕就撕。這年頭,靠幻想沒用,得靠實打實的合作。中俄說 “國界無爭議”,不是慫,是明白:穩當的鄰居,比天天打打殺殺強。
還抱著老地圖做夢的,該醒醒了。雖說歷史的刺還在,但眼睛得往前看,小日子還得好好過!
當然,我也幻想著有朝一日,隨著國家的日益強大,那些故土能回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