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車禍、摔傷等意外事件時有發生,出血是這類外傷最常見的傷情。如果不能及時有效止血,傷者可能因失血過多導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掌握科學的現場止血與包扎技巧,不僅能為傷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更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救命技能。接下來,我們將詳細介紹不同出血情況下的急救方法。
認識出血類型:不同情況,區別應對
出血可分為動脈出血、靜脈出血和毛細血管出血三種類型,其特點和危險性各不相同,急救方法也有所區別。
1. 動脈出血:動脈是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的血管,壓力大,一旦破裂,血液會呈噴射狀涌出,顏色鮮紅。若不及時止血,傷者可能在短時間內大量失血,因此必須爭分奪秒采取緊急措施。
2. 靜脈出血:靜脈負責將血液送回心臟,出血時血液緩慢流出,顏色暗紅。雖然出血速度相對較慢,但長時間持續出血同樣會導致嚴重后果。
3. 毛細血管出血:毛細血管分布廣泛且管徑細小,出血時血液像水珠一樣從傷口滲出,通常能自行凝固止血,危險性相對較小。
現場止血:快速行動,科學止血
01
直接壓迫止血法
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止血方法,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出血,尤其適合傷口較小、出血量不大的情況。操作時,用干凈的紗布、毛巾或衣物等覆蓋在傷口上,然后用手掌或手指直接用力按壓傷口,持續5-10分鐘。按壓過程中不要隨意松開查看,以免破壞剛剛形成的凝血塊,導致再次出血。若血液浸透覆蓋物,不要揭去,可直接在上面再加一層繼續按壓。
02
加壓包扎止血法
在直接壓迫止血的基礎上,用繃帶、三角巾等包扎材料對傷口進行加壓包扎。先將紗布或干凈布料覆蓋傷口,然后用繃帶或三角巾從傷口遠端向近端纏繞包扎,力度以能止血又不影響肢體血液循環為宜。包扎后,要檢查傷肢末端的顏色、溫度和感覺,如果出現皮膚發紫、麻木、疼痛加劇等情況,說明包扎過緊,需適當放松。
03
止血帶止血法
這是一種用于四肢大動脈出血的急救措施,非必要不輕易使用,因為使用不當可能導致肢體缺血壞死。止血帶應選擇彈性好的橡膠管或專用止血帶,避免使用鐵絲、電線等易損傷皮膚的物品。操作時,在傷口上方(近心端)適當位置墊上毛巾或布料,然后用止血帶纏繞肢體兩周并扎緊,以傷口不出血為準。記錄使用止血帶的時間,每隔30-60分鐘放松1-2分鐘,防止肢體長時間缺血。放松期間,要用手指壓迫止血。
正確包扎:保護傷口,促進愈合
包扎的目的不僅是止血,還能保護傷口,減少感染風險,固定敷料和骨折部位。
1. 繃帶包扎:常用于四肢傷口。螺旋包扎法適用于粗細均勻的部位,如手臂、小腿,將繃帶呈螺旋狀纏繞,每圈覆蓋上一圈的1/3-1/2;螺旋反折包扎法用于粗細不等的部位,如前臂、小腿下部,每包扎一圈后,將繃帶反折一次,使繃帶逐漸變窄貼合肢體。
2. 三角巾包扎:用途廣泛,可用于頭部、胸部、腹部等不同部位。頭部包扎時,將三角巾底邊中點放在眉間上部,頂角經頭頂垂向枕后,然后將兩底角經耳上向后扎緊,在枕部交叉再經耳上繞回前額打結,最后將頂角拉緊并塞入枕部交叉處。
急救注意事項:細節決定成敗
1. 施救前要確保現場環境安全,避免傷者和施救者受到二次傷害。
2. 盡量使用干凈的物品覆蓋傷口,如條件有限,也要選擇相對清潔的布料。
3. 操作過程中動作要迅速、輕柔,避免過度移動傷者造成骨折移位或加重出血。
4. 完成現場止血和包扎后,應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傷者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掌握車禍、摔傷后的現場止血與包扎技巧,是每個人守護生命的“必修課”。關鍵時刻,一個正確的急救動作,或許就能挽救一條生命。希望這些知識能成為大家應對突發情況的有力武器,在意外來臨時,為生命爭取更多希望。
(登封市人民醫院 急診科 付翔宇)
原創視頻
小米YU7 169元磁吸紙巾全網熱議,車規級配件是創新還是“割韭菜”
奇瑞整合,成立國內業務事業群
掃描進入小程序
第42屆秋季大河國際車展
2025年9月11日-15日
鄭州國際會展中心
汽車豫報 ▏大河車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