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種葡萄,不少人覺得是“果園專屬”,其實陽臺擺個盆就能種。我鄰居張阿姨去年春天栽了棵,秋天就摘了兩串紫瑩瑩的,酸甜多汁,比超市買的還新鮮。想讓盆栽葡萄長得旺、結得多,日常養護不用太復雜,記住這幾個“笨辦法”就行。
第一招:盆和土,得給葡萄“舒服的窩”
葡萄的根不算太“挑”,但盆得夠大——剛開始用直徑30厘米的就行,等根系長滿了,再換大一號的(比如40厘米),盆底下一定要有排水孔,不然澆水多了爛根。
土就更簡單了,別用純園土(容易板結)。撿點小區里的腐葉(就是樹下發黑的爛葉子),混合一半園土,再加點河沙(占1/5),抓一把拌勻,松松軟軟的,葡萄根在里面能“自由呼吸”。要是嫌麻煩,網上買現成的“營養土”也行,記得加一把腐熟的羊糞或雞糞當底肥,土肥結合,根才長得壯。
第二招:澆水別“瞎勤快”,看土干濕度再動手
葡萄怕澇也怕旱,澆水得“見干見濕”。啥意思?就是摸盆土表面,干得發白、往下戳2厘米都沒潮氣了,再澆水。澆的時候慢慢澆,直到盆底漏水為止,別澆“半截水”(土表面濕了,底下還干著)。
夏天熱的時候,早上或傍晚澆,別中午澆(土太燙,冷水一激,根容易“感冒”);冬天冷了,就選中午暖和的時候澆,水別太冰,晾到和室溫差不多最好。
第三招:太陽,越多越好,別怕曬
葡萄是“喜光狂魔”,一天至少得曬6小時太陽。陽臺朝南最好,朝東或朝西也行,就是結果可能少點。要是光照不夠,枝條會越長越細,葉子發黃,更別說掛果了。
夏天中午太陽太毒時,稍微給花盆遮個陰(比如旁邊放個大盆栽擋擋),葉子別被曬焦就行,葡萄本身不怕熱。
第四招:剪枝別手軟,亂長的枝條要“狠心疏”
葡萄枝條長得快,不剪就會亂糟糟,養分都被“雜枝”搶了,結果自然少。剪枝不用學復雜的“造型”,記住兩個時間點:
- 春天長新葉時,看主枝上冒出的新芽,留3-4根壯實的當“主力枝”,剩下的細弱芽直接掐掉,避免浪費養分;
- 長到半米高時,給主枝“打頂”——就是把最頂端的芽掐掉,逼著它長側枝,側枝多了,開花結果的地方才多。
掛果后更要剪:那些沒結果的枝條、太密的葉子,都剪掉點,讓陽光能照到果實上,上色更快,還不容易生病。
第五招:施肥別貪多,“薄肥勤施”最穩妥
想讓葡萄結果,光靠土的養分不夠,得時不時“加餐”,但千萬別一次喂太多,容易燒根。
- 春天剛發芽時,給點“長葉肥”:比如腐熟的黃豆水(泡黃豆的水發酵1個月,兌水10倍澆),或者買現成的氮肥,10天一次,葉子能蹭蹭長綠;
- 開花前1個月,換“結果肥”:用腐熟的魚腸水(或買磷鉀肥),兌水20倍,15天一次,能催著多開花、多坐果;
- 結果后,再補一次磷鉀肥,果實能長得更飽滿,甜度也高。
記住,施肥后第二天澆點清水,幫根系“消化”。
最后幾個小提醒,讓掛果更穩
- 葡萄掛果后,枝條可能會被壓彎,找根竹竿或小木棍綁在旁邊,給枝條搭個“架子”,別讓果實垂到地上;
- 要是開花時陽臺風大,輕輕晃一晃枝條,幫它授粉,結果更多;
- 冬天溫度低于0℃,把盆搬到室內,或者給根部蓋點舊衣服保暖,別凍壞了。
其實盆栽葡萄沒那么“嬌氣”,只要土不爛、光照夠、別亂澆水,每年掛果不是難事。等秋天看著一串串葡萄從青轉紫,摘下來擦一擦就吃,那種新鮮勁兒,誰種誰知道有多值~ 這個春天種下,說不定秋天就能嘗鮮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