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所指,心之所向!這里是《咔噠時間》特別專欄——“康巴黨旗紅”,在這里,我們觸摸高原脈搏里跳動的紅色基因,聆聽雪域兒女對黨的深情告白;在這里,我們見證黨支部筑起的紅色堡壘,定格各族同胞攜手奮進的動人瞬間。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與黨旗同行,讓黨的聲音傳遍雪域牧場!
一條路,一盞燈,都是祖國的深情!走進《幫扶情深》,聽項目進展,看生活變遷——山海同輝處,盡是心手相牽的永恒溫度!
幫扶情深①
高原紅與蘋果香:
成都師范學院許春梅的鄉村振興札記
在川西高原的褶皺深處,道孚縣木茹鄉古碉村,有位來自成都師范學院的“蘋果書記”許春梅,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她用580多個日夜,在海拔3800米的土地上鐫刻了推進共同富裕的堅實足跡。
2023年的深秋,當許春梅帶著設計圖紙和滿腔熱血踏上這片土地時,這個曾經的設計學院教師不會想到,兩年后的今天,她的面龐會烙上高原紅,藏語說得比普通話還順,更讓“卡拉雅客”蘋果醋香飄成都平原。
“2023年11月7日,零下15℃,扎西書記捧著部分發霉的蘋果干蹲在墻角,那眼神像刀子扎在我心上”,許春梅書記回憶道。鄉村振興,產業是根。古碉村雖然有種植蘋果和制作蘋果干的傳統,卻因宣傳不佳,銷路不暢,剛到古碉村的第一天,黨支部書記扎西多吉就向許春梅求助:“村里還有1200斤的蘋果干滯銷,能不能幫忙銷售出去。”得知四川省服裝商會要到村上來考察時,許春梅和駐村工作隊提前把資料準備好,在考察中積極向商會介紹蘋果干的制作過程和食用價值。當簽訂采購協議后,老百姓激動萬分:“沒有想到,第一書記來了第二天就幫我們解決了難題。”從此村民們親切地稱呼她為“蘋果書記”。
為破解蘋果深加工短板,許春梅與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協商,通過“引企入村、以企興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贏”的模式,引導合作社帶頭發展,不斷帶動農戶穩定增收。2024 年 11 月,古碉村與安巴五月農業公司合作推出“卡拉雅客”蘋果醋飲料,年銷售額突破50萬元,用實踐探索出一條“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鄉村振興之路。
“同學們,我們把牦牛角的曲線畫進唐卡紋樣好不好?”孩子們雀躍地喊:“呀!老師看我的!看我的!”作為高校藝術教育工作者,許春梅一直關注著村里學生的美育培養,她充分發揮幫扶干部的資源優勢,以高校院系和鄉村黨組織聯學聯建為紐帶,推動成都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在古碉村建立藝術寫生基地,積極動員院校師生前往基地開展教學創作,開展“美育浸潤鄉村 賦能文化振興 ”鄉村美育公益課堂,通過書法研習、藝術體驗等課程,幫助鄉村學生提升人文美學素養,帶動餐飲住宿、研學旅行等業態發展。
鄉村治理,關鍵在激發村民“主人翁”意識。許春梅帶領著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一方面打造“有事來協商·古碉協商”平臺,另一方面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超市”,通過“文明實踐+基層治理”模式,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如今,村里亂扔垃圾的少了,主動打掃村道的多了;鄰里爭吵少了,互助互幫多了。村里那棵老核桃樹下,成了鄉親們嘮家常、議村務的“幸福角”。
聽眾朋友們,又是一年蘋果飄香,許春梅書記的駐村日志即將寫滿第三本。當古碉村的蘋果醋走向粵港澳大灣區,當木雅藏寨的白墻成為藝術生的畫布,當“有事來協商”平臺化解了三十載的蟲草山糾紛……這一幕幕畫面不僅記錄了道孚縣木茹鄉古碉村兩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是彰顯了以許春梅書記為代表的廣大駐村幫扶干部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奮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為民情懷。
來源:中共甘孜州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
責編:陳思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