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在寧德市周寧縣禮門鄉仕本村辣椒基地里,辣椒掛滿枝蔓,與忙著采收的村民構成豐收盛景?!?月初進入采收期,日均采摘超1500公斤?!笔吮敬妩h支部書記李國雙滿臉笑意地介紹這片“紅火”產業的收成。
誰能想到,如今的致富田曾是雜草叢生的撂荒地。去年,在禮門鄉黨委引導下,仕本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流轉10畝拋荒地試點辣椒種植,引入龍頭企業構建“種苗供應+技術指導+保底收購”全鏈條服務體系,當年即實現“開門紅”。嘗到產業發展甜頭后,今年辣椒種植規模擴至220畝,帶動50余名村民參與到種植、管護、采收等環節,人均年增收1.5萬元。
村民正在采收辣椒。圖片來源:禮門鄉
“在家門口務工,每月能掙6000元,還能照顧家庭,日子越過越有盼頭?!贝迕窭铖R壽的心聲,道出了當地群眾的共同感受。
在周寧縣菊美專業合作社的蔬菜種植基地,水果玉米、辣椒等作物長勢正旺,工人們正忙著除草、施肥?!坝衩走€有20多天就上市了,現在的管護工作很關鍵?!标愋【战榻B。陳小菊是當地有名的種植能手,種植蔬菜已有20年,擁有豐富的蔬菜種植經驗,其創辦合作社為省級龍頭示范社。自2019年在禮門鄉發展蔬菜種植以來,種植面積達300畝,成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的標桿。
種植戶正在分揀青椒。湯文娟攝
為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禮門鄉創新組織形式,推動菊美專業合作社與禮門村、貢川村等5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聯合成立周寧縣晨曉菊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以及聯合各村成立“欣農富民”聯村聯社黨委。通過整合分散土地、盤活閑置資源,構建“四供一?!甭撧r機制,將小農戶有效融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為農業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聯合聯動”模式成效顯著。禮門鄉蔬菜種植面積拓展至900畝,通過科學輪種玉米、辣椒、茄子等特色作物,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開展6期高素質農民培訓,覆蓋300余人次,培育出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帶動17個村集體年均增收70萬元,吸引200余戶農戶參與產業發展,近100人實現家門口穩定就業。
菊美專業合作社蔬菜采摘現場。李何穎攝
今年,禮門鄉持續以黨建為引擎,推動各村抱團發展,不斷拓寬農業發展版圖。在貢川村,連片花生田綠意翻涌,智能化農機穿梭作業?!巴ㄟ^引入新型旋耕機、播種機等農機設備,農業生產效率有了顯著提升?!必暣ù妩h支部書記陳志強在田間介紹道。
依托“產業+整治”雙輪驅動模式,禮門鄉將環境綜合治理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持續做大農業產業:貢川村、秋樓村盤活160余畝拋荒地,建成蔬菜種植基地,讓“沉睡資源”煥發新生;嶺頭村、山頭村、貢川村等聯合改造200多畝撂荒地用于花生種植,昔日荒坡正逐步成為村集體增收的“綠色銀行”。
禮門鄉全景。陳兆瑜攝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緊扣周寧縣“3+N”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目標,禮門鄉結合發展實際,通過成立“欣農富民”聯村聯社黨委、實施黨員“雙帶雙富”行動,推行“產業+整治”模式等一系列舉措,持續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活力轉化為振興動力,切實推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實現村集體與群眾“雙增收”。
從撂荒地到“金土地”,從單打獨斗到聯村共富,禮門鄉正持續以黨建為筆,以產業為墨,精心描繪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張瑜 李何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