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剛給這些苗澆了一遍水,中午關棚四個小時,棚里溫度高,得仔細看看,給部分干了的秧苗再澆澆水。”7月9日下午3點,淄博市臨淄孚瑞加蔬菜種苗專業合作社育苗大棚里,育苗工人王志強一只手架著噴頭給秧苗灑水,另一只手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雖然育苗大棚里各種控溫設備齊上陣,但是人在棚里勞作,不出十分鐘就出了一身汗。
給秧苗灑水的王志強臉頰上流下豆大的汗珠。
“中午頭天氣太熱,我們就把工作時間調整到早晨6點到上午10點,下午3點到7點。為了保證秧苗的生長速度,讓工人在棚里沉住氣工作,今年新裝了環流風機和濕簾,這樣能把棚里40多度的高溫降到36度左右。”侯來國是臨淄孚瑞加蔬菜種苗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十年前,他和村民一起合作經營起大棚蔬菜種植、種子育苗,目前合作社有20多個蔬菜大棚,7個高標準育苗棚,占地10萬余平方米。
盡管已是下午,當頭的太陽不像正午那么酷熱,但是戶外依舊熱浪滾滾,走進育苗棚,一股夾雜著高溫的潮氣撲面而來,大棚里的育苗床上,擺滿了嫩綠色的西紅柿苗、甘藍苗、辣椒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
“每年7月份,是蔬菜大棚的悶棚時間,就是種植戶拔了園,通過7-10天密閉棚室,利用夏季高溫進行土壤消毒,悶棚期間棚內溫度達60-70℃,人進不去。這正是我們育苗棚忙的時候,等種植戶悶棚結束,就開往里重新栽苗了?!焙顏韲榻B,目前育苗棚里共計100萬余株秧苗,秧苗在高溫環境下生長緩慢,為了不影響定植秧苗訂單的交貨時間,必須通過勤通風、定時灑水等措施將秧苗的生長環境溫度控制在36℃以下,于是,侯來國在5月份給育苗大棚新裝了40余臺環流風機,保持棚內溫度濕度更適合秧苗的生長。
育苗棚門口內側的一片空地上,堆著一堆基質土,給幼苗澆完水的王志強,拿了一個板凳坐下,用紙板將一堆黑色基質土分裝到育苗盤內,當身旁的育苗盤摞到十幾層的時候,王志強頭上的汗順著脖頸往下,浸透了上衣,留下一片汗漬。
育苗大棚內,工人在分裝基質土。
在他的背后,幾位女工坐成一排,忙著撒種,只見每位工人面前擺放著一摞育苗盤,育苗盤中有72個小方格,工人需要在每個小格里放一粒種子。王立霞頭頂一條毛巾,熟練地從裝滿種子的碗里一粒粒撥進方格里,順手用毛巾的一角擦去臉上的汗水?!坝绲墓ぷ鞑襟E看似簡單,但是保持一個姿勢坐半天也很累,自從棚里裝了降溫設備,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一名熟練的工人半天不間斷工作,撒種量能達到1.5萬-2萬粒?!?/p>
撒種的間隙,王立霞用毛巾擦汗。
濕熱的工作環境很消耗體力,合作社每天為工人們準備清涼物資用以降溫。“除了調整工作時間,讓工人在午間充分休息,我們還提供充足的開水、冷飲等防暑降溫產品,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防止中暑等情況發生。”
下午4點半,侯來國的手機收到淄博市氣象臺發布的高溫橙色預警信息: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預計10—11日淄博市悶熱型高溫天氣仍將持續,白天相對濕度達60%左右,中北部地區日最高氣溫37~39℃?!斑@么多年經營蔬菜大棚,起早貪黑苦點累點很正常,就算天氣再熱,咱也得想辦法守好工作崗位,為這些'苗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為客戶負責,也是為工人負責,更是為市民的'菜籃子'負責。”看著大棚里綠油油的100萬余株秧苗,侯來國說道。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張吉寶 李鴻斐 通訊員 何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